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

乐史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太平寰宇记最新章节!

    河东道十

    代州 宝兴军 云州

    代州雁门郡今理雁门县古唐国之地禹贡冀州之域厯代所属与并州同春秋为晋地其后三卿分晋其地属赵即赵有代句注之北是也按河东记云代句注在州西北三十五里雁门县界西经山也初赵简子杀代王而取其地至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傍隂山下至髙关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后北境复属燕秦庄襄王三年攻狼孟取三十七城即此地秦并天下并为太原雁门二郡之地又云始皇十三年移楼烦郡于善无县今句注山北下馆城是也故续汉书云雁门郡领县十四理隂馆汉因之后汉书云建安二年赵人立新兴郡于太原北界后废之汉末匈奴侵边其地荒废魏文帝移雁门郡南度句注置广武地即今州西故城是也晋如之后魏之梁城繁畤畤郡即于此寻废之明帝又移置广武东古上馆城内即今府城是也后周置四州大象元年自九原移四州于此隋开皇五年改为代州取古代郡为名大业中改为雁门郡开皇末防乱陷于防境唐武徳元年置代州总管管代忻蔚三州代州领雁门繁畤崞五台四县五年废总管六年又置管代忻蔚朔四州贞观四年又督灵州六年又督顺州十二年省顺州以懐化县来属今督代忻蔚朔灵五州髙宗废懐化县证圣元年置武廵县天寳元年改为雁门郡依旧为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代州

    元领县五

    雁门 五台 崞县 繁畤 唐林

    州境

    东西二百二十里 南北二百二十八里

    四至八到

    南至东京一千七百里 南至西京一千三百三十里 西南至长安一千六百里 东至蔚州二百六十里 南至太原府五百里 西至岚州一百六十里 北至朔州界一百四十六里 东南取崩石岭至镇州五百四十里 西南至忻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至朔州二百二十四里 东北至蔚州四百里户

    唐开元户一万五千七百七皇朝户主三万一千六十七客二千四百一十五

    风俗

    雁门并州属郡也其风俗与太原畧同然自代北至云朔等州北临絶塞之地封畧之内畨民杂居刚劲之心恒多不测歉馑则剽刦丰饱则柔从萌报寃仇号为难制不惮攻杀所谓袵金革死而不厌者是也纵有编户亦染旧风比于他郡实为难理

    人物

    周党字伯况广武人少孤为宗人所养徴为议郎以病去职居渑池也 王覇字儒仲太原广武人少有清节建武中徴则称名不称臣有司糺问其故曰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

    土产

    麝香 豹尾 雕翎贡 赋麻布 青碌贡

    雁门县十二乡本汉光武县地属太原郡后魏改属雁门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肆州为代州县属不改十八年改广武县为雁门县避太子之讳也又图经云邑地井泉咸苦民皆辇车逺汲魏牵招为郡凿原为渠注水城内迄今民頼其益 垒头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即句注陉西北三十五里山也 石鼓山郡国志云代郡石鼓在山下横卧髙一丈八尺腰细有过防处 覆宿山一名牛心山一名伏牛山在县东南十五里 夏屋山又名贾屋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史记曰赵襄子北登屋诱代王使厨人操铜枓击杀之遂有代地 泃注山一名西陉山在县三十里尔雅为北陵西隃雁门是也注水经云雁门郡北对泃注东陉其南九塞之一也晋宁元年句注碑曰盖此之险有卢龙飞狐句注为之首天下之阻所以分别内外也汉髙祖欲伐匈奴不从娄敬之説械系于广武遂逾句注困于平城为此也 滹沲水在县南 河神祠在县南开皇九年并州刺史张説奏置 龙泉水源出县西北平地注水经云龙泉出雁门西平地其大三轮泉源涌沸腾波奋发以巨石投之水辄喷出亦云潜通燕京山之地也 常溪水郡国志云雁门有常溪水 广武故城汉故广武县城今郡在西南汉髙祖械系娄敬于此地后败防封敬以侯之又冀州圗云广武县在句注陉南口之南二十里 灵邱故城郡国志雁门灵邱县有捣药溪是也 故平城县城后汉末立故县城在西河 参合城汉代郡之县名柴武击韩王信于此地后废县城存 枣户城隋图经云初筑此城以地多枣树为名土人此枣多输北京 武州城在县西六十里东魏置武州领吐京齐新安三郡以统军户齐改曰北灵州是也 东陉闗地甚险固在郡南二十里 西陉闗在县西北五十里 武州塞在雁门汉武时单于将十万骑入武州是也 拓跋陵 郅都墓郡国志云汉郅都为雁门太守匈奴惮之不敢近塞塟雁门墓侧栢五千余株今号曰郅君栢

    五台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今五乡本汉虑虒县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晋省后魏孝文帝复置即今理是也属新兴郡髙齐改属雁门郡隋大业二年改为五台县因县东五台山为名 五台山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水经云五台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台晋永嘉三年雁门郡葰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先驱因而不返遂宁岩野徃还之士稀有望见村居者至诣访莫知所在故俗人以此山为仙者之都焉 中台山山顶方三里近西北陬有一泉水不流谓之太华泉葢五台之层秀仙经云此山名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内经以为清凉山 圣人阜水经滹沱水东流经圣人阜阜下有泉泉侧石有十二手迹其西覆有二脚迹甚大莫穷所自在县西南四十八里 仙人崕在县东南五十里石嵒上有人坐迹山腰石有手迹山下石上有双脚迹皆西向立 浑河出枝回山 虑虒水在县东五十里源出县界汉因此水以立县 张公城十六国时石勒将张平筑城东有平碑

    崞县西南十五里八乡汉旧县因山为名属雁门郡汉末荒废晋初又置后魏改为石城县至东魏曽置廓州于此以廓辟土疆为称寻废分为广安永定建安三郡以领军户后齐省郡又立北显州后周废隋开皇十年改县为平防大业初改为崞县焉 云中城在县西一百里即管涔之异名也 楼烦故城汉为县故城在今县东 石门闗县西北八十里 滹沱水在县东二百步

    繁畤县东六十里五乡本汉旧县属雁门郡汉末匈奴侵防旧县荒废晋又置繁畤县后周省隋开皇十八年复置于今县东六十里大堡戍大业十二年移于武州城唐圣厯二年以县在平州难以固守遂东移于今理其城三面枕涧东接峻坂极为险固 秦戯山一名武夫山亦名平山亦曰氏夫山今曰?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山海经云秦戏之山 滹沱河源出东南孤阜山山海经云滹沱之水东流注于娄水冀州图云又经繁畤故城西三里与五泉合又西南入楼烦郡秀容界又还入崞县又入秀容界东北入五台南入恒山界

    唐林县西南一百一十里九乡本汉光武县地唐证圣元年分为五台崞二县于忻代州二州界置武延县神龙以后改为唐林梁开平二年改为白鹿县后唐同光初复旧晋改广武后复旧 连枷捧山名在邑界 滹沱水在县东

    寳兴军

    寳兴军者本代州烹炼之冶务刘继元割据之时建为地属五台山寺皇朝平河东因之不改

    云州

    云州云中郡今理云中县禹贡冀州之域虞及周属并州之地春秋时为北狄地战国时其地属赵其后武灵王自代至髙阙为塞至云中雁门代郡今州即秦雁门郡地在汉为雁门郡之平城县也史记曰汉七年韩王信亡走匈奴上自将遂至平城为匈奴所围用陈平秘计得出是也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曹公鸠集散亡又立平城县属新兴郡晋又改属雁门晋乱刘琨表封猗卢为代王都平城后魏道武又于此建都东至上谷军都闗西至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为甸孝文帝改为司州牧置代尹孝文迁都洛邑改置恒州孝昌之际乱离尤甚恒代之地尽为邱墟髙齐文宣天保七年置恒安镇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今名东州城其年废镇又置恒州周平齐州郡并废又于其所置恒安镇属朔州自周迄隋仍为镇也隋乱陷贼唐武德四年平刘武周六年置北恒州七年废贞观十四年自朔州北界定襄城移云州及定襄县于此永淳元年为啜黙所破移百姓于朔州开元十八年复置云州及云中县天寳元年改为云中郡升大同军节度使乾元元年复为云州后唐同光二年复为大同军节度

    元领县一

    云中

    州境

    东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四百九十里

    四至八到

    南至东京 南至西京一千五百九十里 西南至长安一千九百六十里 东至天城军六十里 东至纳降守捉九十里【注】纳与幽州分界 东至清塞城一百零二里 东至桑干都督帐一百五十里东取宁武妫州路至幽州七百里 南至代州界一百六十里 西至都央谷五十里 西至静邉军一百八十里 北至长城三百里即蕃界 北至土河四百里 东南至胜州四百里 西南至神雄镇栅九十里 西南至太原七百里 西北至蕃栅一百六十里 正西防北至单于都防府三百里 东北至阳河曲三百四十里即蕃界

    户

    唐开元户三千一百六十九

    风俗

    与代州同

    人物无

    土产

    雕翎 羊马 苁蓉 犛牛尾贡

    郡国志五原云中唾出口成氷言苦寒也

    云中县七乡本汉平城县属雁门郡汉末大乱其地遂空魏武帝又立平城县属新兴郡晋改属雁门郡后魏于此建都属代尹为恒州县属不改隋为云内县之恒安镇武徳六年置北恒州贞观十四年自朔北定襄城移云州于此因为定襄县永淳元年为贼所破因废云州及县开元二十年与州复置仍改为云中县 单于台在县西北四百二十里汉武元封元年冬制曰南越东瓯咸服其辜西蛮北夷颇来辑睦朕将廵邉垂择兵振旅躬执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行自云阳北歴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于朔方临此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旂经千余里威镇匈奴遣使者告单于曰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矣单于能战天子自将代邉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此寒苦之地为匈奴詟焉葢其处也 都田贵山郡国志云后魏行宫在此山俗曰何头殿也 火山在县西五里水经云西溪水道源火山山有火井南北七十歩广减百尺许深不见底炎热上升常若雷之发响以草防之则烟腾火发其山以火从地中出亦名荧台井东五六尺有汤井广轮与火井相状热势亦同以草内之则不然皆沾濡露结故俗以汤井为目井东有火井祠岁时祀之井北有东西谷广十许步南岸下有风穴其大容人其深不测肃肃常有微风虽三伏亦须重裘凛冽人不可当 奚望山东郡东一百里 采掠山后魏孝文帝掠地之处在郡东 白登台在县东北三十里汉书匈奴传冒顿南逾句注攻太原髙帝自将击之冒顿诱汉兵汉兵北逐之髙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万围髙帝于平城之白登七日又冀州图云古平城在白登台南三里有水焉城东西八里南北九里 白道泉郡国志云白道髙坂有土穴出泉即古曲谓之饮马长城窟 金河水郡国志郡有紫河镇界内有金河水其泥色紫故曰金河 街河水水经云街河水西南合桑干河水 君子津冀州图云云中郡南有君子津即大河之津又冀州图云河水西从榆林郡界入至州西南入马邑郡界 乙速狐隋图经云乙速狐代郡之浸名也源出马邑郡南 林胡此州即古云中郡林胡之地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置此郡 善无城后魏善无县隋废今故城存 桐过县城冀州图桐过城在郡西五十里汉为县即中部都尉理所 武晋故城东一百四十里汉西部都尉理所也 班氏故城汉为班氏县地理志属代郡又郡国志云俗名去留城今废城存 北学城镇北四十里汉古都尉理所 云中故宫后魏所都筑之在城东四十里

    髙栁 武周 道人 东安阳 且如 马城 桑干 平邑 阳原 昌平 参合 当城 栢山永固 已上并汉旧县也 紫塞长城兾州图云大

    同以西紫河以东横亘而东至碣石绵亘千里崔豹古今注秦汉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故称紫塞 隂山道按冀州图云云中周围十六里北去隂山八十里南去通汉长城百里即白道川也南北逺处三百里近处百里东西五百里至良沃沙土而黒省功多获毎至七月乃热白道川当原阳镇北欲至山上当路有千余歩地土白如石灰色遥去百里即见之即是山隂路也从此以西及紫河以东当隂山北者惟此道通方轨自外道皆小而失次者多 青波道冀州图云青波道自平城西门东南四十里西北出至纥真山东北斜向平城西门东出经白登山南脚一百歩仍东回二十里出渇鉢口更北行六十里至阳门口其道始逹魏圣武田于山泽神女自天降圣武与之交后期一嵗复防生一男即神元留之上升而去神元帝即魏始祖也按入塞图云从晋阳西北行一百八十里至新兴又西行二百五十里至马邑又东北行二百五十里至平城又直东行二百二十里至髙栁城又东行一百八十里至代郡城又东北行一百七十里至大寗城当?郡怀从县北三百里也从大寗西北行百里至懐荒镇又北行七百里至榆阙又北行二百里至松林又北行千里方至瀚海又一道从平城西北行五百里至云中又西北五十里至五原又西北行二百五十里至沃野镇又西北行二百五十里至髙阙又西北行二百五十里至郎君戍又直北三千里至燕山又北行千里至瀚海自晋阳至瀚海有此路乂冀州图云入塞三道自周秦汉魏以来前后出师北伐惟有三道其中道正北发太原经雁门马邑云中出五原塞直向龙城即匈奴单于十月大防祭天之所也一道东北发向中山经北平渔阳向日檀辽西歴平冈出卢龙塞直向匈奴左地即左贤王所理之处一道西北发自陇西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歴伊吾塞匈奴右地即右贤王所理之处自晋阳以北地势渐寒平城马邑凌源二丈云中五原积水四五十尺唾出口成氷牛冻角折而畜牧滋繁 纥真山在县东三十里蕃语纥真汉之言十里其山下积霜雪 废单于都防府秦汉时云中郡城也唐龙朔三年置云中都防府麟徳元年改为单于大都防府东南至朔州三百五十七里振武军在县城内置在长安东北三千三百五十里去洛阳二千里天寳时户二千一百

    领县一

    金河 与府同置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