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冤家路窄

郑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边境大亨最新章节!

    这个人他认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人给他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他长得跟何西有些像,当初何西跟杨笑彬热恋的时候,他出现了,给何西讲了一个老头钓鱼的故事,对了,就是他,杨笑彬的舅舅。

    看到杨笑斌的舅舅,何西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何西重生后的第一场恋爱,就是被他给拆散的,他虽然很含蓄,却也很直白地把理由说充分了,那就是何西无法给他的外甥女应该有的生活。

    那一次,何西的自尊心真是被伤着了,而何西的性格又是从来不会死皮赖脸地巴结谁,所以,何西压根就没争取,他跟杨笑斌就这样结束了。

    说真心话,何西今天的奋斗不是为了杨笑彬,但是,内伤却是留下了,现在看到了杨笑彬的舅舅真是别扭。

    但是反过来,何西又很庆幸,不管怎么说,何西今天的成就让他看到了,这就足够了。

    正式开会了,杨笑彬的舅舅做了自我介绍,原来他姓李,叫李敬敏,原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这次被派到了龙城工作。

    做完自我介绍,李敬敏开始让人介绍在座的企业家,毕竟以后他要加强跟各企业的联系,这个环节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因为何西坐在最边角的位置,市府方面的人是从靠近市长的位置介绍,因此很长时间没有介绍到何西。

    而李敬敏听情况也很细,介绍的人一边介绍,他一边在笔记上记录,什么名姓了,企业名称了,注册资本了,企业效益了,企业的产业特性了,等等,问得很细,记得也很细,速度也很慢,何西就几次想离开座位,推出会场,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动,留在了那个座上。

    终于轮到了何西,工作人员声音有点激动,道:“西河集团,董事长21岁,现在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

    李敬敏下意识抬起头,看了何西一眼,这一看之下,他就愣了一下,随后,介绍的人继续说道:“董事长叫何西,是咱们本土企业家。”

    没错,就是那个外甥女念念不忘的人,听名字、看长相、听身份都对上了,就是那个何西。

    李敬敏心里有点苦,又有点恼火,他真是想不明白,龙城这边政府的人都是什么水平?自己要他们通知企业家开会,结果连大学生都通知来了,弄得名头还不小,还什么集团,还什么董事长,估计是感觉到叫着很热闹,就什么头衔大叫什么。

    他冷冷地扫了一眼何西,没有点出何西的身份来,像不认识一样,却说了一句:“据我所知,集团公司,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说白了,集团公司不是随便叫的,必须是拥有众多生产、经营机构的大型公司。它一般都经营着规模庞大的资产,管辖着众多的生产经营单位,并且在许多其他企业中拥有自己的权益。不知道何董事长的手下管理着多少经营单位啊?”

    大家这回终于听明白了,想必这个市长没有瞧得起这个大学生,这是在挤兑这个年轻人呢。

    只见何西脸上没有丝毫的变化,就好像这个事说的不是他一样。他在等着政府方面做介绍的人给他介绍呢,结果,那个政府做介绍的见他半晌不说话,冷了场子,就连忙隔着桌子喊他:“何总,李市长问你话呢。”

    何西这才如梦初醒,他道:“哦,对不起,我还等着官方介绍呢。是这样,惭愧得很,我们下面只有两个分部……”

    李敬敏听了脸上现出讥讽的神色,道:“两个分部……,小何呀,你的创业精神是可嘉的,但是一定要学学《公司法》,这个集团不是乱叫的,一个集团下面只有两个经营单位,那称不上集团。”

    何西故作恍然道:“你说经营单位啊?那我们一共有25个,”李敬敏的笔不由得顿了一下,他抬起眼来追问道:“年营收?”

    李敬敏的惯性思维又作怪了,刚才问了这些企业,最高的年营收7个亿,那已经是吊得不行了,说话已经很有腔调了。

    他估计何西顶多也就是弄个大学生服务社之类的,弄个小卖部,为了装比,三个人两个人就是一个分部,就是一个经营单位,以他的猜测,顶多何西一年拿下个十万八万,或者二十万的,那估计也很牛比了,就如同三四岁的儿童背了五首六首的古诗,然后到人眼前来炫耀一番就是了。

    何西还是一副不惊不怒,不温不火的样子:“昨天我刚看的财报,第三季度营收5亿3.”满屋的空气都晃荡了一下,不少人的眼皮不由得一哆嗦,李敬敏艰难地写下了这个数字。

    这时候,政府方面参会的人笑着对他介绍道:“今年咱们省飞机制造业改制重组遇到了资金上的难题,关键时刻,是何总投资十个亿,推动了企业改制重组。”

    李敬敏的脸上的笑容特别僵,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刚才他把话说得太满了,还特么给人家普及集团公司的知识呢,还特么说,一个集团下面只有两个分部,那不叫集团公司呢,现在看,在座的企业,能比得上他的不多了,也就是三家四家的,这让自己这个话怎么说?他只能说:“下一个。?”

    李敬敏把所有的情况都搂了一个底儿后,就开始座谈了,他请各企业谈一下,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做什么。

    挨着何西说话了,何西心想:“我说了你能办啊?都是些杀鸡问客的手,”于是,他闷闷地说了句:“没有什么。”

    不料,这样一句回答,又让李敬敏瞧不起了,他心道:“这小子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估计是顶着个别人的壳子,他懂什么啊?”这么一想,不由得嘴角牵了牵,谁知道,这个细微的动作被何西看到了,他心里明白了,感情是自己不说话,对方还以为自己这钱是大风刮来的呢,瞧不起自己了。

    他就琢磨着该用什么方式刺激李敬敏一下,这么想着,座谈会进行了第三个环节,由企业家谈未来的打算。

    何西知道,这回必须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了,他拿起笔来,在自己面前的便签上写了几个关键词,人口、刚需、资源、和谐、转型、风口。

    这一轮,说话的不多,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想暴漏自己的企业秘密,李敬敏逐个点名发言,大家也就是说个三句四句的,然后就推给别人。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话筒递到了何西手里,后者抬头看看大家,大家也都好奇地看着这个,企业家里年纪最小的人,都在琢磨,他的财富是怎么来的,所以,全都希望他说几句,看看到底肚子里有多少水。

    何西只好接过了麦克,他静默了两到三秒,会场也都静了下来。

    何西说话了:“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当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例到达6-8%时,地产行业成为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我们国家人均GDP还远没有达到这个规模,但是,我国的人口高峰已经来临,住房问题是人们的刚性需要,因此,在人本身的生活需求驱动下,我们提前动手,发展了地产业,以及教育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国家城市人口住房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同时,我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要推进城市化率,以城市化统筹人口、医疗、教育、文化、产业、人均收入水平等等诸多方面的不平衡,诸多的矛盾,因此,我认定,我们的这个产业还将大有作为,我们现在还正处在产业的风口上,因此,我未来的第一步,要保持和加大地产业、教育业的发展势头。“

    说实话,在座的企业家都没听过何西的生意经,不知道他为什么生意那么好,虽然知道他有背景,但是,有背景的人多了,能把背景转化成生产力的并不多。

    这些人都是改革开放最先富起来的那伙人,都是抓住政策机遇,靠摆地摊,倒买倒卖发家的,他们的生意经就是坑蒙怪骗,像何西这样有理论根据的不多。

    听到何西议论,大家都张着嘴,傻傻地看着他,心里道:“看看人家,这是赚的知识钱呢。“

    何西说出这些理论来,李敬敏只是稍作惊讶,但是何西说出了城市化,他吃惊了,因为作为国务院的发展研究部门出身的人,深知国家打的什么算盘,居然被这个小子得知了,这小子单凭这一点不得了呢。

    正在想,何西又说话了:“但是,鉴于我们国家民族产业,民族经济心理还不是那么成熟,跟风上的特点尤其突出,这就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造成了人口与自然、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我们国家的产业水平在低位徘徊,经济质量不高,我们的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欠发达,我们只能出于世界产业的末端,到时候国家将着力推进产业转型,产业升级,那么我们不如现在就做好准备。“

    李敬敏傻掉了,这些理论是他的导师三番五次提出的,但是一直没有人听,没有人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