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虎符兵权

空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战狼血帝最新章节!

    殷永的计划是主力从江南出兵渡过洛江直接进逼洛都。而北边则保持着大军压境的态势。之所以从南边发动攻击,最主要的原因是殷永的嫡系部队都在江南。这些部队的主官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少壮派军官,使着顺手。而北线的部队主官大多是殷震弘的那些老兄弟。他们的都是殷永的长辈,相对而言,殷永去指挥他们总有些不适应的地方。索性就让北线部队作为侧后威胁之用。

    这个计划出台之后,第一个反对的就是郑虎臣。他的部队一直都在对洛的前沿,伐洛之战不论怎么说都应该是他做先锋。如今却让那些少壮派打头阵,他又怎么会心服。郑虎臣也找过殷震弘抱怨。可殷震弘却劝他,年纪大了,适当的让年轻人冲锋陷阵。这个话传出来之后,那些老将都有些怨言。不过他们也知道,这是殷震弘为殷永将来能够接位而做的布置。

    对于这一点柳长青看得最清楚:“虎臣,你也别在意。皇上这样安排自有其用意的。你没看见二公子都回家闭门思过了吗!”

    对于殷昊的遭遇柳长青和郑虎臣这些老将也都感到可惜。他们自然也能看出殷永和殷昊之间的差距。从感情上来说他们是支持殷永做太子的。毕竟长幼有序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但作为军人来说,他们都觉得殷昊更贴近他们这些军将,所谓的英雄惜英雄就是这个道理。

    被柳长青这么一说,郑虎臣也没话了。相比起殷昊来说,他的确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部下之中有这种情绪,殷震弘是不知道的。其实他对于殷昊一直都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殷昊当年出质图勒受尽了磨难,作为父亲来说,他是有愧疚的。但作为一个皇帝,他却不能不防。

    特别是殷泰拿来了那个玉玺之后,他甚为震惊。殷昊竟然藏着这东西。建国的时候也没见殷昊拿出来。这件事情他叮嘱过殷泰,绝对不许说出去。从那一刻起他就对殷昊起了猜忌之心。他到底想做什么?

    殷震弘的内心深处一直在问着这个问题。对于这件事情的真伪,他也并不是没有怀疑的。殷泰一直以来和殷永走得近,对同母兄弟殷昊反倒一直很排斥。这些情况,他不是不知道。特别是当殷震弘让殷泰将告密之人带来的时候,他却说人死了……还指责是殷昊派人去他府里杀人。

    这件事殷震弘也让人查了,可最终却因为原都守备的欺罔之举不了了之。殷震弘当时就对殷泰的用心产生了更深的疑问。随后,他命殷泰去江南,到殷永军中效力。让将殷泰支走,除了不想见到他生气之外,也是让他远离原都,免得兄弟反目成仇。也算是一种保护措施。虽然殷震弘对殷泰的说法不是很相信。但对于发生在原都的这起劫盗案他还是有些猜测的。

    没有真凭实据,他自然不能对殷昊做什么。但这件事情却从此如一根刺一样在殷震弘的心里扎下了根。

    没多久,伐洛大军传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殷永指挥失当,被纳延哲大败,丢了江南七郡之后向鹰扬府败退。在鹰骑军的帮助下,殷永的军队才稳住了阵脚。如今在陇山郡胥口一线和纳延哲的洛军形成了对峙之势。

    这一战的成败功过如今也没必要讨论。最关键的是殷永这次大败将原本江南三郡和越地的四个郡一并丢了不说,殷泰也成了俘虏。可以说这次出师不利大大折了新成立的东皇帝国的面子。

    “照我说,还是要打……”郑虎臣开口就是打。他的意见在原州老将中立刻得到了响应。老将们本来就对殷永这次伐洛将老将撇在一边重用少壮派有些看法。如今战败了,他们自然有话说。

    “打什么!庆王殿下还在他们手里呢!”这种意见刚刚起了个头就被柳长青一声断喝制止住了。

    殷泰的这次意外被俘的确是非常被动的。众人看了一眼殷震弘铁青的脸色就都不说话了。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

    殷永已经被召了回来,战败的原因也已经清楚了。殷永的指挥失当是一个主要原因,但这次战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殷泰建功心切中了纳延哲的计。两万先锋全军覆灭,随后各郡的民众在轩辕道的煽动下民变四起。这才是真正导致殷永战败失地的主因。

    这一切都被殷昊说中了!

    殷震弘看了一眼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殷昊之后,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见父亲叹息,殷永连忙请罪道:“父皇!儿臣……”

    “起来!现在不是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殷震弘没让儿子说下去。他现在已经是太子了,战败之后只能将责任推到小儿子殷泰头上,殷永不能承担罪责。这是他已经早就下了决定的。

    看了一眼四周的众臣,殷震弘说道:“我已经决定了……和谈!”

    此前殷昊得知殷永战败的情况之后,立刻进宫求见。具体的和谈建议是殷昊提出来的。殷震弘看了一眼殷昊之后,缓缓地将殷昊的意见提了出来:“之前称帝的时候,景亲王提出景州暂时不上表归附。当时还有人借此指责……现在我可以将其中的内情公开了。”

    景州不归附的根源在于一个人——云晋。

    云晋已经七十高龄了,他身为白虎旗掌旗。这么多年来在景州人望颇高。但此人是绝对忠心于洛室的。而且署理景州都护的贾演是他的女婿。为了不让贾演陷入两难的境地,殷昊和殷震弘解释了原委之后去信阻止了景州上表归附。

    “和谈的事情,就以让出景州为条件,让洛廷放回被俘人员,双方已实际控制区域为界,互不侵犯。”殷震弘将这件事情解释了一下之后,下旨和谈,具体事务由辛澄负责。

    让出景州是殷昊提出的。关于如何运作,他也做了一番具体解释。由辛澄这边与洛都商谈。具体的条件就是由殷昊下令将忠于他的苍龙和玄豹两旗撤往漠南。景州白虎旗和贾演属下的白虎军团向洛都上表效忠。

    如果运作得当的话,景州还在贾演的控制之下,洛都只是拿到一个名义上归附于洛廷的景州。一方面能够让云晋在晚年能够以忠于洛廷的忠臣保节,另一方面也能让贾演不致太为难。

    起初对于殷昊的用意,殷震弘还有些疑虑。但当殷昊将节制景州军的虎符交出之时,他也就打消了对殷昊的怀疑。殷昊交出了景州军的虎符的同时,已经下令将所有景州军军团主官全数解职,召回原都以示其诚。

    上次殷昊自请贬谪,这次又自解兵权,儿子做到了这样殷,殷震弘也不能再说什么了。此前殷如萱辞行的时候,曾经问过殷震弘为什么要让殷昊回家闭门思过。当时他就将那玉玺的事情说了。殷如萱的反问让殷震弘无言以对。

    “这玉玺是从殷昊手里偷来的,有真凭实据吗?殷泰是不是在撒谎构陷呢?昊儿如果真有异心,景州军和图勒汗国只要他一声令下立刻就能奉命反叛。他有过这方面的行动吗?”殷如萱的话如今再次浮现在殷震弘心头。

    他思前想后,殷如萱所说的可能性非常大。仅凭殷昊好几次都表现无异于储位就能说明一切了。想到这里,他不禁细细地回想了一番,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对殷昊起了疑心的。最终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这根刺竟然是从徐文建那句“显德夺嫡旧事”的暗示开始的。

    徐文建和殷昊的恩怨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徐文建设计让殷昊顶替殷永去洛都招赘。后来北海大营那场未遂的黄袍加身……一直以来徐文建就一直将殷昊视作殷永的敌人。

    就在这时他恰巧看到了一份礼部上呈的奏本,列举了数位配享太庙的已故臣下的名单。徐文建赫然在名单之首。礼部尚书封定国是徐文建的学生!

    殷震弘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恶寒。他提起朱笔就将徐文建的名字划掉,并附上了一段批语:“太庙之中如今仅先皇之位供享。配享太庙的已故臣下亦为与先皇共事之臣。先皇何曾认识徐文建是哪个!”

    本身对徐文建离间挑拨他和殷昊之间的父子之情就有愤怨,偏巧这封定国竟然将徐文建的名字列在那些殷震弘叔伯辈的老臣之前,想要配享太庙。这是殷震弘发怒的缘由。他这么一条明显含愤带怨的御批发回礼部的时候,封定国吓了一跳。

    此前明明是殷震弘封赏众臣的时候,因为徐文建之死而提出要让那些已故的老臣配享太庙的。可如今却又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让封定国也不知道怎么就得罪皇上了。

    他是殷永的人,遇到这事自然是要告诉殷永的。可谁料殷永听了之后也是勃然大怒将他骂了一通之后赶了出来。

    本来殷永因为这次战败就心情不好,没想到封定国竟然在这个时候为了他老师配享太庙的事情到他这个太子这里来抱怨皇帝的作为。

    这可是犯大忌的事情,如果传出去对于殷永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封定国这个蠢材!”殷永愤愤地怒斥了一句。

    新任东宫詹士侍读江晗意味深长的说道:“徐大人留下的这些学生,可不一定都是忠于太子的。他们的心里,您是徐大人的女婿,而并不是他们的主子。”

    其实从殷永羽翼渐丰围绕在他身边的年轻士子与徐文建一系的官员,还有那些以徐文业为首的将领与那些军中少壮派,虽说都支持殷永。但他们双方的关系却并不和睦。

    原州一系的官员将领总体来说分为三派。一部分是殷震弘身边的老将老臣。还有一部分是徐文建徐文业兄弟的故交友好。殷永身边真正忠心于他个人的并不多。除了些少壮将领之外就是些不得志的年轻士子。如今这些将领大多在江南军中,而这些年轻士子因为遭到老臣和徐文建一系官员的排挤,大多聚集在太子东宫的詹士府中。

    他们为了自己的前途,无时不刻在寻找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