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章 怪象

战地黄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古墓惊魂录最新章节!

    他身后的年轻人拿着蜡烛往棺材里照去,他却惊讶地发现,棺中女尸的腹部是高高隆起的,那腹部大的简直就像怀孕七八个月的孕妇一样,年长这人这人伸出另一只手,触摸女尸的腹部隆起的地方,稍微还有弹性,他的眉头皱了一下,脸色变得很怪异。

    跟他一起的年轻人指着女尸肚子满脸疑惑的说:“三叔你看,这具女尸是不是怀孕的?”

    我惊疑道:“不可能的吧!这具女尸的都不知死了多少年了,怎么可能怀孕?这有点太不可思议了?”

    年轻人又说:“不是的,我的意思不是说现在怀的孕,我是说她生前是不是怀孕难产死的,或者孩子还未生下就被人下毒毒死了!”

    “嗯?”这下我更加惊讶了,我看看棺材里这具女尸隆起的腹部说道,“那要真是这样,不如我们就此离开吧!我记得我家祖辈的书上记录过,说越是这样的人死后的怨气就越重,尤其是肚子里还有尚未出生孩子的女尸,怨气就更重了。孩子没出生,还是属于阴世的东西,没有见过光,不干净,如果起尸了,后果不堪设想!在阴阳先生口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子母煞’!”

    说完,我的头皮都感到发麻,心中惶惶不安,万一要是起尸了,我们都得死在这里。

    所谓起尸又叫行尸。“行尸”是藏语“弱郎”是指人死后再起来到处乱闯,危害活人。所谓“弱郎”既非复活也不是诈尸。藏族所言“弱郎”,就是指有些邪恶或饥寒之人死去后,其余孽未尽,心存憾意,故异致死后起尸去完成邪恶人生的余孽或寻求未得的食物,但必须在其躯体完好无损的状态中才能实现。

    我在祖上留下的书里看过,起尸是有征兆的。那些将要起的尸,其面部膨胀,皮色呈紫黑,毛发上竖,身上起水泡,然后缓缓睁眼坐起,接着起身举手直直朝前跑去。所有起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会讲话,不会弯腰,也不会转身,连眼珠子都有不会转动,只能直盯前方,身子也直直往前跑。

    另外在我祖上水潭清的书里还记录一个真实经历的起尸之事。

    说的是有一年我祖爷爷水潭清宿住在一个藏传寺庙的别院里,寺庙的主持死了,全寺僧众将其遗体安放在本寺经堂里,然后大家排坐殿内昼夜诵经祈祷,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合眼,主持的尸身已经僵了。就在第三天晚上,那些念得精疲力尽的僧众忍不住个个倒地睡去,鼾声如雷。

    其中一个胆小的小僧因恐怖之心毫无睡意,目不转睛地盯着主持的遗体。下半夜,他突然发现那僵尸竟坐起来了。小僧吓得忘了喊醒众僧,拔腿冲出门外,反扣庙门只顾自己逃命去了。结果,全寺几百僧众一夜之间全变成了僵尸。幸亏他们冲不出庙门,只是在庙内横冲直撞,闹得天翻地覆。当时水潭清住在寺院别院里,躲过一劫。

    后来,别院里的一位法力无边的隐士发现了这不可收拾的场面,他身披袈裟,手拿法器,口念咒语,单身一人来到庙前,打开寺门跳起神舞,边舞边朝前缓缓而行,众僵尸也在他后面边舞边紧紧跟上。他们渐渐来到一条河边,隐士将众僵尸领上木桥,然后脱下袈裟抛到河里,于是,僵尸们也纷纷跟着袈裟跳入河心再也没有起来。

    不知这具女尸会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年长这人不顾这些,再次用手触摸到女尸隆起的腹部,尽管这么做很不礼貌,他也不顾那么多了。不过年长这人这人触摸之后,竟然发现摁下去之后却感觉不到腹中残存的婴孩,难道已经化为了肉泥?触摸之后,他诧异的说道:“不对,这女尸的肚子里好像……好像根本就不是胎儿?”

    年长这人说完,又触摸了一下,这一下他稍微往下按了一下,这次一按下去之后,女尸的嘴忽然张开了,露出白森森的牙齿,却非常奇怪从口空流出大量的液体,而女尸长嘴的那模样,看上去比先前更加狰狞恐怖了!

    年长这人拿着蜡烛照去,我立刻就发现,从女尸嘴里流出来的东西,散发着金属亮光,成圆球状滚落下来。我终于看清,这流出来的液体,居然是是世上唯一的一种液体金属——水银,这种液体金属学名叫汞,是一种剧毒化学物质,但却具有极强的防腐作用。

    湘西赶尸人最喜欢用的就是水银,他们将尸体用水银浸泡过以后做防腐处理,然后在将内脏之类的去除,背着要赶尸人的尸体去目的地,水银防腐因为水银浸泡后让整个尸体带上剧毒,不会被微生物分解,更不可能腐烂。

    据文献记载,中国最古老的帝王秦始皇的陵墓中就灌满了水银。据说秦始皇的地宫内是以水银为百川,布满种种机关,而且陵墓周围汞超标,这说明,秦始皇也知道水银可防腐。

    而这具女尸之所以使用水银,是因为水银不仅有毒,而且能够防腐。

    我问年长这人:“女尸肚子里装了水银无可厚非,但怎么会那么多水银?”原本他以为女尸是怀孕后死的,而当他按压女尸的腹部之后才知道,女尸的肚子隆起是因为腹中被灌入大量的水银。

    身旁的年轻人也不禁发出感叹:“这女的真可怜,肚子里被灌入那么多的水银,她死前一定很难受吧!”

    年长这人看着女尸说:“不一定是生前灌下的,也有可能是死后灌下的。水银有剧毒,而且具有防腐作用,很多人死后为了保持肉身不腐,采用水银防腐的措施。甚至有的人为了落叶归根,在客死他乡之前,首先服下水银,让水银随着血液循环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他们宁愿在痛苦中死去,也要保护尸身不腐。”

    以此看来,古代人对视死如视生的观念一点也没变。死,或者就是另一种生,但是,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不想去死。

    我用手电照着棺材里的女尸,那静静的身躯上,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我再仔细一看,却见女尸贴身的衣服上缝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金属,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我忙对年长这人说道:“这衣服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东西?”

    年长这人一看,确实是金属片,而且还是金色的,他伸手想要剥去女尸身上的这件衣服,可是,他剥了好大一会儿,也不曾剥掉。于是他解下自己的腰带,又让我和他的侄子也解下腰带。

    我不明所以的问道:“你这是要干什么?难道你要我们轮番上阵?”

    “放屁!收起你肮脏的思想,看我怎么做的,学着点!”他提醒我们。

    我心里暗说:靠!你也太毒了,连个女尸都不肯放过!

    这是违背道德的。

    坊间说,在福建泉州农水镇,一村民在双乳山盗取一荒芜古墓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该墓穴多次被盗),但意外发现墓室中有一百多年前但是栩栩如生的未腐烂女尸,于是将尸体在墓穴中强奸。后来有将尸体背回家中同床七天七夜,因尸体散发出阵阵香味,该村民害怕被发现后又将尸体送回墓穴埋葬。但是从第十四天开始,该倒斗贼浑身水肿,并腐烂,甚至当众撕下自己的身上的肉也毫不痛苦,一个星期后离奇死亡。

    难道这个年长这人也要步人后尘?

    我且不说话,看他如何捣鼓!

    只见他把自己的腰带打了个扣儿,拴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接过我和他侄子的腰带,两个接在一起,由于他把我们的腰带都连在了一起,形成一个两头带圆形套口的物件,慢慢的把另一头套在了女尸的脖子上。

    我心里暗说,这个老鬼,还怪会玩,还想来重口味的。

    套好了之后,年长这人弓着身子,顺着另一头套在女尸脖子上腰带,慢慢用力将女尸拉起。

    然而,他才拉起一点点,便拉不动了,因为这女尸已不知时隔多少年了,身体机能全部丧失,几乎僵了,就连女尸身上的肉也都已变了样子。

    于是他慢慢放下女尸,此刻从那女尸口中又流出更多的水银。当我往棺材里再看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这女尸的一只眼睛不知何时睁开了,正偏侧着头圆睁望着我,十分恐怖。

    我瞥见此情此景,内心惊惧不已,顿时头皮发麻,赶紧把头缩回来,全身就像被泼了一盆凉水一样,冰凉冰凉的,浑身不住的颤栗。

    妈的!女尸难道要尸变吗?

    于是,我指着棺材里的女尸说:“不好,刚才我看到女尸睁开眼了,而且还……睁眼瞪我!”说完,我拿矿灯照着棺材里的女尸,却见这女尸一副安然的表情躺在棺材里,乍看上去就像睡着了一样。

    年长这人劝我说:“年轻人,你心情紧张我能理解,你刚才怎么想的,我也知道。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派别,但你祖上的水族人,相互也都认识,你我在此相见,也算机缘,有我在这,你就放心吧,不要害怕,一切安好!”

    我赶紧申辩:“不是的,我并没有害怕,刚才我的确看到女尸的眼睛睁开瞪着我了,要是……”我还未说完,他便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再次试图拉起女尸,可是,他越是往上拉,女尸口中流出的水银就越多,而且把身前的殓服全都染上水银。

    我见年长这人这么费劲的拉着,走上前说:“我来帮你,拉起来就是了。”说完,我便要伸手帮忙,他却一把把我推开说:“难道我不知道使劲拉吗,我之所以这么小心,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我惊奇的问,怀疑他是故弄玄虚。

    年长这人扯住腰带的这头,不紧不忙的给我说:“你听说过朱漆脸吗?”

    我努力回想,谁是朱漆脸?我认识的人当中根本就没有叫朱漆脸的,就对他说道:“我不认识朱漆脸,他是谁?摸金校尉还是卸岭力士?外号叫什么?”

    “哼!连朱漆脸都不知道,真不知道你们水族的同行是怎么教你的?”显然,他有些愠怒的说,“这‘朱漆脸’并不是现代人,他也不是哪个人的真名,而是外号,这个外号的由来与他倒斗有很大的关系。”

    说是朱漆脸带着自己的同伙去盗掘赵匡胤的陵墓,当这伙人进入墓室后,边指挥下面的人打开赵匡胤的棺椁,取走无数价值连城的随葬品。可能是赵匡胤尸体葬到了风水宝地或者是防腐措施做得好,他的尸体竟然完好无损,就想刚下葬一样。

    就在他们将要离去的时候,朱漆脸意外发现赵匡胤的尸体上有一条玉带,以他多年的经验判断,这玉带价值连城,便想方设法要搞走这条玉带。可是,最犯难的就是,棺材空间太小,尸体又僵硬的像块咸肉,他们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取下这条玉带。最后,他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这个绝妙的办法跟我这个差不多。”

    “我不明白,你说的跟你这个差不多,是个什么意思?”我非常疑惑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