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 司狱

灰熊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虎狼最新章节!

    见许平不再说话而是陷入思考,顾炎武就不再多说而是说起来意:“许将军,今日我来拜访,为了开封、归德两府的讼师而来。”

    许平、孙可望控制开封、归德两府后,大量有审案经验的地方官都被闯营赶走或消灭,他们紧急组织的司法系统更加脆弱、人员极端缺乏经验,讼师也因此变得更加猖獗。闯营治下的地方官纷纷向许平抱怨:说看起来很简单的案子,经讼师一吵就变得怎么判都不对,而且无论怎么判都会让有讼师在背后煽风点火的原告、被告双方不满,这不但极大加重了闯营地方官的工作量,而且削弱了闯营新政权的威信。

    大概就在半个月前,孙可望拿出一份报告给许平看,今年开封府内官司比大明治下多了五成还多,而闯营手忙脚乱的司法系统让讼师觉得有机可乘,加倍用心地鼓捣百姓出来打官司,一些本来可以民间自行解决的纠纷也要拿到公堂上来见真章。在军事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许平感觉无法容忍这种内乱,孙可望更将这种行为定性为仇视闯营政权的人在发起挑战、煽动叛乱。

    既然讼师被认定为敌对势力,那么许平、孙可望就决心采用强硬手段进行镇压,十天前开封、归德两府闯营政权严禁讼师出堂,对违者最严厉的处罚可以是斩立决。八天前,闯营再次追加禁令:所有状子都不得有讼师参与,如果不识字可以由人代写,但每一个字都必须出自苦主之口,代写者不得自行添加一字或是提出任何意见,否则以讼师论处。

    更严厉的命令则于三天前颁布到开封、归德两府全境:所有告状的人都必须在递上状后当堂向闯营的地方官背诵状纸内容,如果发现有错——哪怕只有一字之差,也会被断定为是请讼师代写,则其人打二十大板逐出,该案不予受理。

    顾炎武摇摇头:“许将军你从根本上就错了,讼师怎么可以禁?”

    顾炎武冷笑一声:“许将军,你和孙将军看的都是心学么?”

    以前对儒学的交谈虽然不多,但许平知道顾炎武对心学颇有不满,只是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修心重德,有什么不好么?”

    见许平仍是一脸的茫然,顾炎武摇头叹息一声,满脸朽木不可雕也的表情,低头想了想问道:“许将军觉得,我朝士大夫,比前宋多了什么?”

    许平沉思片刻,摇头道:“在下不知,请顾先生赐教。”

    顾炎武端起茶杯饮水:“许将军知道的,再想想,休要懒惰。或说,是我朝士大夫比较前宋,都多了什么好处?”

    许平又潜心思考片刻:“我朝多诤臣,前宋望尘莫及。”

    许平若有所思:“所以顾先生对心学如此鄙夷。”

    许平心悦诚服:“顾先生所言极是。”

    许平略一沉吟,便侃侃而谈:“司狱,治国之大事,自然也有司狱之理。讼师,其辈心术不论,却是精通其理之人。若我不与他们讲理,而是贬低其心术品德,那么我闯营治下,必然冤狱横行。我许平是一个武人,若不循理治军,必然大败。若不循理治国,必然大乱。”

    顾炎武静静听完许平这套说辞,才道:“第一,许将军怕百姓明理便不好控制。驱黔首如群羊,使民无知,这是法家心术;第二,许将军明知讲理讲不过讼师,但不想着反省改悔,却打算焚书坑儒封人之口,这是法家的征诛之术。好吧,老夫是圣人门生,道不同不足与谋,只好请辞。”

    话虽然这样说,顾炎武端坐着毫无起身的意思,许平苦笑一声:“只是朝令夕改总归不妥,我先在河南拨出三县给顾先生以为用武之地,其余从长计议,如何?”

    说罢顾炎武起身边要离去,许平没想到顾炎武答应的这么痛快,心中一松忍不住把藏在肚子里的担忧说出:“甚好,在下还担心顾先生不得全胜,誓不收兵呢。”

    正要离去的顾炎武闻言收住脚步,看向许平:“许将军不是自称念过书么?我怎么看不像?好吧,老夫再来考一考,儒学四书都是哪四书啊?”

    许平连忙答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站在营门口的顾炎武上下打量许平两眼:“许将军,这里不是詹事府,老夫也不是教谕,你更不是龙子龙孙。自己体会吧,下次老夫再来时会考考许将军在中庸之道上的进度。许将军不是黄侯的弟子么?一开始功课不必太重,论黄侯在觉华岛的中庸好了。”

    许平还在说话时候,顾炎武已经迈出了他的营帐,同时用一声大吼打断了许平的追问:“读书!”

    新军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兵时,李自成已经返回河南,高一功等将领则被他留在四川继续攻打成都。在闯军归途上,楚军闻风而逃。但是再一次,闯军过境后仍没有留兵驻守,左良玉在确认李自成走远后将这些州县重新收复。

    听说李自成回到河南后,许平也很高兴,得知闯王轻骑赶来视察开封府他就更加得意。其他地区旋得旋失,只有许平治下的两府蒸蒸日上,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成绩展示给李自成看。

    进入十月以来,开封府界内的粮价仍然没有什么波动,极小的一点涨幅也是因为闯军又进一步提高粮食的过路费。孙可望对顾炎武和夏完淳接过一部分开封府的司法工作毫无意见,这期间他在归德府的人手也相当不足,就因此把这些腾出来的手下调去自己身边效力。

    只不过孙可望认为这种政策必然导致官司数量大大增加,因此他提出官司不能像以前那样由官府无偿提供服务,他说服许平下令对打官司的人收费,收入用于抵偿人员开支。对这种改革顾炎武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是夏完淳认为不妨一试,因为这看起来似乎也符合社会合同述的思想。因为现在这几个县司法和负责收税的地方官分开,夏完淳就干脆雇佣了一批讼师来当暂时法官,效果看起来还不错,这些人对律法的精通程度远远强于许平和孙可望紧急建立起来的地方官,甚至也远远强于顾炎武这样的理学大师。

    九月时,河南境内的粮价已经与周围各省持平,预计十月以后就会渐渐被山西超过。闯军提高粮食的过路费主要目的是预防粮食流出境外,等开春以后,闯营更会严防四境,粮食许进不许出,只是眼下还没有添加人手的迫切需要。而律法改革虽然磕磕绊绊,但日益改善,只是每次看到讼师出身、披上官袍的法官和他们的前同行在公堂上咆哮争论时都会让顾炎武觉得有些斯文扫地,不过夏完淳看得很开心,还高兴地表示因为旁观过新式堂审后他对律法的见解都深刻了许多。看到司法靠收取诉讼费实现自给自足后,孙可望还想提高收入以便让司法系统补贴闯营库房,但是这计划被顾炎武坚定地否决了,夏完淳则认为稍微盈利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就是这笔钱不能给孙可望拿走,而是要留下用以培训法官,或是修缮司狱公堂。

    李自成到达时,内政大功臣孙可望此前正在归德视事,对孙可望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许平都萧规曹随。听说李自成赶来后,许平派人连夜去通知孙可望,后者也急忙赶回许州。等李自成抵达后,许平就让孙可望向李自成报告政绩。牛金星陪同李自成前来,但闯军的军师宋献策则不在列,众人对此都不以为奇。许平在闯军高层呆过一段时间以后,很清楚牛金星才是李自成的谋主,至于宋献策不过是一个幌子,一个用来激励军心的招牌——很多闯军士兵都觉得军中需要一个类似三国志通俗演义里诸葛亮似的人物,宋献策神机妙算的形象因此应运而生。

    太阳黑子活动正在恢复正常,肆虐地球七十年的小冰川干旱期即将过去,虽然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这一点,但眼前的景象让每一个人都充满希望。

    李自成在许平和孙可望的带领下巡视了许州各营。

    孤老营配给的各种物资比以前增加了很多,营内也有足够的炭火;而抚养孤儿的童子营也拥有足够的衣服,孩子们不用穿着单衣、赤脚度过崇祯二十二年的冬天。童子营内超过六成都是女孩,在这个大饥荒的年代,父母总是先抛弃女儿,试图保住男孩。军队行进途中,这些弃儿随处可见,因为年龄小,不少孩子连自己的姓名都不记得。往年,即使闯军收留这些孩子,他们也会因为衣食不足而成批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