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遣散

灰熊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虎狼最新章节!

    部下们对此都很怀疑,不过连许平都一筹莫展,他的手下当然没有任何的好主意。

    许平苦笑一声没有说话,若不是把周围的明军打得这么惨,这场洪水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这个回答让许平吓了一跳,他认为军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物资问题,不过仍如实地回答了李自成的问题,李自成略一沉吟,便判断道:“我们大概能养五、六万人过冬。”

    这个数字和许平估计的差距不大,但就算李自成把生活标准定的低一些,少给难民口粮,这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打短工过冬在农村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就是在和平时期,也经常会有外地人向农家请求借宿一冬,然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做补偿。在灾荒年代,逃难打短工是大部分难民得以幸存的生活途径,比跟着闯营起来造反的人要多得多。

    许平承认自己对农民没有太多的认识,在他的印象里农民就是很穷很能忍耐,在他训练军队的时候,只要让农民兵吃饱喝足,他们就能承担最严酷的训练并且乐在其中。

    自从闯营把明廷的河南地方官赶走后,这里出现了山东一样的情景,大批抛荒的农民开始返回家乡,不少结寨自保的土匪也离开山寨下山耕种。这些农民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把荒芜多年的土地重新开垦出来,既然回到家乡开始新生活,他们同样需要修缮房屋、祖坟、祠堂,这些活计无一例外需要大量的人手。李自成由此认定打短工过冬是件很不错的工作:以前官府抽重税、一次大旱过境就是一府一府地逃空,农民都能撑过去,李自成觉得没有道理现在反倒不能:“农民们大部分都担忧我们撑不了几年,天知道官府什么时候就突然回来了,去岁冬天河南各村都缺人手缺得厉害,就是因为大家都忙着干活,想趁官府回来前多存下一点东西,今年回乡的人比去年还多,许兄弟不用担心。”

    其实许平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个,听起来李自成的意思是只保留一部分士兵和军属难民,大部分闯营的军队会被解散,而且打短工显然需要精壮,恐怕不能在这个天气里把孤寡、老子和童子轰出去。

    听到许平的疑问后,李自成点点头:“不错,要养的就是老头营、童子营和女营这些,精兵我们手里留个五千左右,保证官兵不敢轻易来打我们就是了。”

    许平明白李自成是想藏兵于民,但关键问题在于,如果这些士兵日子过得不错,很可能就不回来了。河南到处是抛荒的土地,解散分出去打短工的士兵,很可能发现一片无主土地就可能留下来开荒,在大乱之后的河南,许平知道有很多村子是鼓励异乡人留下以增加元气大伤的村中人口的。

    许平哑口无言,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有官员向崇祯天子建议免去河南的赋税,以便同闯营争夺民心,而且在这些提议的官员看来,这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买卖:因为河南基本已经不向明廷纳税了,崇祯皇帝就算免去了河南的赋税也不会影响朝廷收入。

    但崇祯皇帝仍然不同意,因为他担心河南的叛乱可以在三年之内镇压下去,崇祯皇帝认为作为天子不仅要关心眼下,更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如果河南的叛乱没能持续三年、或是河南部分地区的叛乱在三年之内得到控制,那他就亏本了。在之前的历次解围行动中,崇祯皇帝也是急不可耐地抽签选拔地方官,每次都早早做好对河南各府县恢复征税的准备。

    想到这些许平点点头,正常的君王,无论是否真的爱民如子,至少会有点恻隐之心帮那些实在活不下去的百姓一把;独夫民贼,就算舍不得民脂民膏,至少也会做些口惠而实不至的事情来装点门面;而崇祯皇帝还要等而下之,看起来只要河南巡抚衙门这个招牌一天还在,他就舍不得放弃对河南征税的权利——哪怕是幻觉中的。

    回到营中后,许平和部下们讨论李自成的解决办法,围绕在许平身边的不少是教导队出身的军官,他们都很怀疑这种解散军队的办法是不是自杀。

    这就是陈哲对解散军队的评价,但既然他拿不出任何可行的方案,许平决定还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他命令参谋们准备保留的人员名单:保留全部的军官,士官和老兵也要尽可能地留在营中,而普通士兵要做好工作,设法让他们能在开春或是收获后返回军中。至于军属,当然要留在营中,陈哲称之为“人质”,许平不是很喜欢这个词,但不得不承认他说得也有那么点道理。

    这段时间来许平一直忙着指挥部下收拢难民,而卫士早就报告说是有一些打着明廷旗号的救援船前来黄泛区,这些救援船对附近的百姓缙绅宣布,他们是来打捞尸体,并且进行赈济。正在征用附近的船只。早在这些明廷船队开来之前,附近的一些有钱的缙绅,就已经纷纷自发捐钱购买船只,进行这类的善后工作。明廷的船队开到后,便把这些自发的救援船队一并征收起来。这个情报让闯营的军官感到有些紧张,他们觉得自己大营附近有一支明廷的船队在活动,终归是一种威胁,当即有人就建议许平出动军队,将其驱逐。

    但许平断然否定了这个建议,他对部下说道:“明廷这支船队,是为了将亡死的百姓打捞起来,使他们能够入土为安,而不是葬身鱼腹。这种善行我军本来要去做,现在我们人手不足忙不过来,又怎么能够干扰其他人去做这种事呢?”

    可许平仍然反对:“你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将来若是尸体腐烂,瘟疫横行,附近的百姓会记得是闯营阻止明廷这么做的。

    因此许平严禁自己的部下打扰这些明廷船只,更不许抢夺他们船上装着的赈济粮。

    但尽管许平三令五申,可最后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些家人在大水中遇难的闯荡士兵,看到明廷船上的旗帜之后,最终还是按捺不住袭击了他们。今天当许平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些袭击民军船只的人,已经带着俘虏返回营中。勃然大怒的许平下令立刻将这些违反军令的人抓来见他,这几个领头袭击的闯营军官被带到许平面前仍昂然不屈。

    许平刚开口大声怒喝,那个军官就迎着许平的目光说道:“大人,请您先听听俘虏是怎么说的,再责备卑职不迟。”

    那个军官手一挥,几个闯营士兵就把他们抓住的明军带了过来。被俘的明军中为首一人显然是个宦官,见到许平时,这个人浑身直打哆嗦,不等许平发问就连忙辩解道:“大王,这不干小人的事,此乃皇爷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