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美国庄家

全行缺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财富人生最新章节!

    “关键是也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啊,这雅虎股票今天一天就涨了10%,三百六十五亿那就是三十六亿美金,不仅仅是雅虎的股票涨了,连带这微软的股票也涨了不少呢,这微软才是真正的得到了实惠。”

    对于这种眼红的行为,李世玉一向来是不喜欢的,不过封余出发点是为了公司,不少为了自己,也是将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才会这样,倒让人感动。

    开解道:“不要那么想嘛,这雅虎股票在我们手里,他也涨不了这么多的,大家就是冲着微软这个名头去了,这钱合该他赚的,再说了,他微软购买这雅虎股份是要成为雅虎股东,要长期持有,又不是拿来炒的,涨幅再多也还不是那么多的股份,又不会变成钱,没什么的。”

    周年瑁也说道:“以前李董和我说网络泡沫,我还不大相信,这几天我在美国亲身感受到了美国股民的浮躁,像雅虎这样一年只盈利几百万美元的公司,有没有什么实业,就是一些数据,技术,一旦有什么变故,股价很容易就受到影响,再说了现在这美国股市,和90年代的日本很像,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大。”

    在坐的只有周年瑁经历过90年代的那场日本金融危机,李世玉和封余那个时候都还小,虽然听说过,但是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周年瑁接着将日本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强大到可怕程度,日本疯狂地购买欧美企业资产。SONY耗巨资34亿美元购买“美国的灵魂”的好莱坞哥伦比亚公司:松下斥资61亿美元购买环球电影公司;三菱重工出资8.5亿美元“美利坚标志”之称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

    日本国内充斥着乐观,对未来无限的幻想的情绪之中,日本人对股票、债券、房地产投机变态的痴迷,日本股票已经连续25年持续上扬,似乎日本的股市是永远上涨的神话,但是神话毕竟是神话,很快日本人就会为自己的疯狂投机付出惨重的代价……熟悉经济理论的人都明白,市场经济生来注定是跳不出经济周期的范围,只不过经济周期的年限不同,他是一定要经历波峰,波谷的。可惜,人类是贪婪的动物,在股票、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有谁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呢?体会到了投机带来的无限的刺激和幻象,必定会有人要承受资本泡沫破灭造成的损失,这是必然规律。

    日本人不切实际的追求财富带来的盈利快感是直接造成20世纪90年代初严重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日本政府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把握不当和滞后的调整机制也难逃其责,日本国内的银行和金融市场鼓励投机氛围、发放低息贷款、贷款的审核不力等给日本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当利率从持续多年的2%调整到3.25%,当时日本央行行长是主张刺破泡沫的强硬派,又把利率调高到4.25%,人们对日本经济前景突然感到迷糊和不安,当时许多大经济炒家纷纷抛售股票,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都疯狂的抛售股票,日本股市大跌,股市的跌势又造成了债券和房地产市场市值严重萎缩,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强烈要求债务人企业和投机者个人增加保证金或是还清贷款,债务人只能把股票和房地产当作抵押物,抵押物又大幅度的贬值,许多中小型银行都相继破产,企业融资形式受到严重威胁,很多企业不得不申请破产,日本经济似乎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这场经济危机对日本国内带来最大的危害就是日本金融业几乎崩溃。

    听了周年瑁的解释,封余仔细想了想,觉得现在美国的情况还真的有点像,不够也感到有点不可想象:“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发生,美国人怎么会一无所知呢,要知道美国可以说是世界金融中心,金融人才遍地都是,怎么也轮不到自己这些非专业人士来发现啊?”

    只是封余忘记了,以前他也是在证券公司上班的,也是一个专业人士,只不过这些年将自己的专业忘得一干二净了。

    李世玉看封余还是有点不明白,叹了口气,说道:“这个道理美国人未必不明白,只不过这人心都是贪婪的,那些大公司,大银行掌握着大量资金,股票,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好通过各种手段维持这种高速增长的状态,越是到最后,越是疯狂,不管是媒体,还是股民,都是一样的。”

    格雷在一旁说道:“的确如此,就像这次雅虎的股票一样,不管是微软收购了还是其他的银行公司收购,都会被那些金融机构通过电视台的财经节目,专家访谈,报纸专访等等手段进行宣传,来抬高股价,等广大股民购买的时候,他们就好出手了。”

    封余这个时候倒是想起几年前李世玉也是从股市发家的,但是自从哪之后就退出了股市,对股市的了解怕是不低,想来也在知道这个套路的。

    李世玉点头道:“这个套路在哪里都是一样,虽然说美国对这一块监管得比较严格,但还是被那些金融机构用了无数遍,只是手法各不相同而已。”

    格雷作为资深银行经理,对这些东西懂得更多,接着说道:“ 美国股市在早期同样是价格操纵行为盛行,当时的一些人甚至企图为价格操纵正名,认为这是市场本身规律决定的。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票欺诈几乎成为整个市场体系的一部分。

    “强盗贵族”时代的多数大人物,如洛克菲勒、摩根、肯尼迪等,或多或少地都通过不光彩的手段和欺诈发迹。在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前的那轮过热的牛市中,坐庄的行为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