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杏花知春

君不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不良引最新章节!

    众人纷纷抬起头,刚说着要等鱼自己送上门,这就有人扣门拜访,这也未必来的太巧,聂牧谣点头让婢女将人带进来。

    不一会,众人见到跟着婢女走入宅院的人,婢女纤瘦的身体更加衬托出那人的肥硕,远远看过去像一团起伏的肉山,等婢女移开身子,站在众人面前的居然是严鄂。

    见到聂牧谣,严鄂咧嘴笑了笑,不过笑容很拘谨,寒冬腊月,他额头上还是渗出一层薄薄的汗珠,想必是来时匆忙,加之一身赘肉让严鄂轻声喘息。

    聂牧谣没想到来人会是严鄂,上次见到他还是在西市,连忙让婢女添了茶杯。

    “今儿什么风能把严令丞吹来了,我在曲江置办的这处宅院已有些年,想想严令丞还是第一次来。”聂牧谣满脸迎笑,客气的请严鄂入座,“严令丞今儿是赶巧了,你早来一天我都不在。”

    “上次聂娘托我留意西市里上好的羊脂美玉,前些天有于阗国玉商入市,我从中挑选了几块 ,不知道合不合聂娘心意。”严鄂一边说一边将三块玉器推到聂牧谣面前。

    玉器质地细糯滋润,在阳光下透着玉液光泽,雕工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一看便知是难得一见的宝玉。

    “严令丞有心了,区区几块白玉怎能劳烦您亲自送来,知会一声我派人去取便是。”聂牧谣对手中玉器甚为满意,抬头看见严鄂还站在,连忙亲手为他倒了一杯茶,“来了我这儿,严令丞怎么拘起礼来,今儿难得雪后放晴,我专门沏了一壶谷雨前提采的君山银针,茶香清高,味醇甘爽,严令丞也尝尝,回头我让人送一盒到府上。”

    严鄂满脸赔笑,擦拭着额头的细汗,头始终低埋不敢看对面的秦无衣,鸟语花香的宅院在他看来犹如阴曹地府,而坐在对面的秦无衣便是随时能判他生死的阎王,若不是想着家里妻儿,打断严鄂的腿他也不会来这里。

    “上次西市一别已有一月,严令丞别来无恙。”秦无衣神色淡漠,一语双关。

    “无恙,无恙。”严鄂头埋的更低,额头又渗出一层细汗。

    “来者是客,站着算什么事,传出去还让外人以为牧谣不懂礼数。”秦无衣吹拂杯沿浮茶,淡淡说道,“座!”

    秦无衣开了口,严鄂这才战战兢兢入座,其他人并没看出其中异样,都以为严鄂是太胖,一路过来都喘出汗水,殊不知那全是冷汗,每每想到那日秦无衣持刀架在他脖子上,严鄂就会惊出一身冷汗。

    聂牧谣打量严鄂一番:“严令丞气色不是太好,难不成是最近西市署公务繁忙?”

    “有劳聂娘挂心,严某一条狗命,办的都是操劳之事,自然比不得聂娘清闲。”严鄂在脸上挤出生硬的笑意,“可能是近日西市闭市,本来就是劳碌命,突然闲下来反而有些不适。”

    “闭市?”聂牧谣一怔,西市作为大唐与诸国通商门户,除了发生极其重大的变故,否则不会闭市场,聂牧谣立即敏锐觉察到事出有因,“上月我因事离开京城多日,莫非城中出了什么事?”

    “难怪,我来了好几次,婢女都说聂娘外出为归。”严鄂这话是说给秦无衣在听,接过聂牧谣递来的茶继续说道,“聂娘不在这段时间,京城还真出了两桩大事。”

    顾洛雪神色一紧:“京城中又有妖案发生?”

    “倒不是妖案。”严鄂摇摇头说道,“太后亲封高僧慧云为靖国大法师,并赐真身金花十二环锡杖,诏入广兴寺,由太后择了良日,请大法师在开坛讲经,太后为弘扬佛法,凡在京官员,不论官品高低皆要入寺旁听,大法师传经期间,东西两市不得开市买卖。”

    “慧云禅师来了京城!”羽生白哉欣喜若狂。

    秦无衣:“你认识这个和尚?”

    “是禅师!”羽生白哉瞪了秦无衣一眼,“慧云禅师可是得道高僧,早年遍参名寺古刹,更在泰山灵寺藏经楼闭关阅藏数十载,念佛三昧,心证菩提,证道之后禅师广弘佛法,度化众生,我曾与禅师有一面之缘,幸得禅师点拨初悟佛道,白哉一心想拜入禅师门下参悟佛礼。”

    秦无衣奚落一句:“送你入唐研学的人可不想你归国时成为四大皆空的和尚。”

    “佛法弘大,修行并非要遁入空门,白哉心有菩提世间万处皆是菩提,难得慧云大法师能入京传经,禅师曾与我有约,若日后有缘再见再指点白哉,明日我就去送上拜帖,祈愿禅师能赐见一面。”羽生白哉神色虔诚。

    “我也听阿爹提及过这位禅师,据说大法师法讲佛布道,止恶兴善,座下信徒万千,阿爹一直遗憾未能一睹神僧风采。”顾洛雪拉了拉羽生白哉衣角,“你既然与大法师有缘,若慧云禅师愿赐见,你也把我带上吧,我也想见见这位彻悟自心、圆悟藏性的神僧法相。”

    羽生白哉点头答应。

    秦无衣自顾倒了一杯茶,冷冷问道:“太后让慧云讲什么经?”

    “大云经。”

    严鄂话一出口,秦无衣骤然一怔,举着茶壶的手不经意抖动一下,茶水溅落在石桌上,羽生白哉看在眼里,因严鄂在场不便详问。

    聂牧谣只顾着和严鄂交谈,没觉察到秦无衣举止有异:“严令丞不是说京城最近出了两桩大事,另一件是什么?”

    严鄂神色谨慎,压低声音说道:“上将军李群与子李蔚谋逆,欲行刺陛下,事情败露被抄家问斩。”

    “什么?!”顾洛雪霍然起身,手中茶杯掉落在地上,“李,李将军谋反?!这,这不可能!”

    聂牧谣也大吃一惊:“李将军两朝为臣,而且李家世代深受皇恩,李氏一族皆是国之栋梁,怎,怎会突然谋反弑君?”

    “朝中大事我一个小小令丞又能知晓多少,不过听闻李蔚杀敌有功,被陛下召回京城封赏,还专门为李家父子在麟德殿赐宴,席间李家父子图谋不轨,被殿前侍卫擒拿,当时太后也在场,据说差一点陛下就遇刺,不过……”严鄂欲言又止说道,“不过此事坊间还有另一个说法。”

    “怎么说?”

    “李家父子东窗事发后,当晚裴相就带兵清剿了李府,连同李家父子在内一共百余口当场被灭杀,后来裴相上疏说,李家宗亲抗旨不从,负隅顽抗,试图畏罪潜逃,迫不得已裴相下令剿杀。”

    “即便是十恶之罪,按唐律处以极刑也该先由刑部审核,再提交圣上批复后方能行刑,谋逆弑君之罪,为何如此草率了结。”顾洛雪愤愤不平说道,“裴相带兵围捕,难不成还敌不过李家百来人,我看分明是裴炎公报私仇,连给李将军辩解的机会都不留,没想到堂堂辅国大臣竟如此不堪。”

    聂牧谣一脸错愕:“裴炎为人谨慎,处事滴水不漏,李家父子谋逆弑君,这等大罪当该交由三司审办,他怎会一声不响就把人全给杀了,太后和圣上追查下来,他就不怕没法交代?”

    “交代,这还需要什么交代,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谋逆弑君而且被擒后供认不讳,太后和圣上颜面何存,再说,裴李两家有世仇,交恶多年,这下让裴相逮到机会,还不趁机斩草除根。”严鄂声音压的更低,“事后太后与圣上也没追究,全权交由裴相查办,别看裴相为人敦厚刚直,可手段之凌厉这次算是见识到了,一夜之间,非但将李家九族连坐,还把所有和李将军有往来的亲信将领全都调换。”

    顾洛雪缓缓坐回到石凳上,叹息一声:“这才离开京城一月,竟然发生这么大的事,李家满门忠烈,忠君爱国,说什么我也不相信李家父子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严鄂面前的那杯君山毛尖他一口都未喝,起身便要告辞,聂牧谣也没挽留,亲自把严鄂送到门口,拉住严鄂的手塞了一枚金开元,严鄂说什么都不要,只收了一盒茶便道谢离去。

    送走严鄂后,聂牧谣打算回流杯楼,京城发生这么大的事,一定有不少消息传出来,聂牧谣想打探打探是否另有隐情,羽生白哉担心聂牧谣身体陪她一同前往。

    “你也回一趟大理寺。”等聂牧谣和羽生白哉走了之后,秦无衣对顾洛雪说,“既然除了我们之外还有人在找宋开祺留在质库里的东西,一定会继续翻找城中各个质库,你回去探查一下,大理寺那边可有什么发现。”

    顾洛雪点头,立刻起身前往大理寺。

    等所有人都离开,秦无衣换好炭火重新温了一壶新茶,端起茶杯轻品一口,茶香醇厚轻凛,余味悠长,透过氤氲蒸腾的茶雾,秦无衣视线落在对面的石桌上,之前严鄂就坐在那里。

    一朵四瓣玲珑的杏花放在茶杯边,花色淡雅可窥幽香,想来是刚采摘不久,花瓣上还沾有雪露,玲珑剔透宛如秦无衣手中那杯清澈明亮的茶汤。

    ……

    杏花知春。

    孔子当年在杏林讲学开创了儒教,加之杏花报春最早,正好是各地举子赴京会试之时,故杏花又名“及第花”。

    金榜题名的少俊侠萃会在曲江设宴庆贺,并栽种杏树尊孔尚儒,年久成林,便有曲江杏园的由来,每年杏花盛开时,极目远眺整个杏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飞花飘入曲江池水中,犹如一幅极赋神韵的山水画。

    凛冬未过,杏园内积雪压枝,秦无衣穿行其中,未见满园春色,尽收眼底只有破败之景。

    秦无衣走到曲江边,手里还拿着那朵初摘的杏花,随手一扬丢入曲江,落花荡起阵阵涟漪模糊了秦无衣的身影,等到落花随波远去,清澈的水面倒影出站在秦无衣身后的人。

    秦无衣没有回头,身后的人距离秦无衣有三步远,那是严鄂认为安全的距离,虽然严鄂心里清楚,对于眼前这个人来说,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严鄂不想来,但又不敢不来,就算躲到天涯海角,这个人早晚有一天会将刀再一次架在他脖子上。

    “查到了?”秦无衣冷声问。

    严鄂额头渗出的冷汗顺着眉角往下流,声音颤抖:“没,没有。”

    “三月期限。”秦无衣面若冰霜,“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事情过了五年,何况当年参与那件事的人都隐藏了身份,要追查主使并非易事,不过,不过倒是让我查到点眉目。”

    “说下去。”

    “当年的围剿中,我因为在你面前露了相,事后被立即调离,负责遣送我回去的人,在路上我与那人闲聊,一来二去和他有了交情,回到寿州后我还拿了一些钱财酬谢,后来我托人进了西市署,不曾想在西市又遇到那人。”严鄂战战兢兢说道。

    “然后呢?”

    “我备了酒席与他叙旧,他告诉我,他原先是海州府兵的一名校尉,和我一样,五年前被抽调参与围剿。”

    秦无衣眉头微皱:“你被抽调前是寿州副尉,而这人却是海州校尉,寿海两州相隔千里,而且隶属于不同的折冲府,可见参与围剿的兵将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这需要兵部调令才能实施,就是说,五年前的事兵部中也有人参与。”

    “我只是奉命行事的小卒,其中缘由和始末不是我能知晓的,不过那人倒是告诉了我些事。”严鄂一边擦拭额头冷汗一边回答。

    “你怕惹祸上身,隐姓埋名躲在京城,难道他就不怕?”

    “这人好赌,拿了赏金后没多久便输光,还在军营聚赌,触犯军规被革职,走投无路想来京城谋生,在西市遇到我后,总是隔三差五来找我借钱。”严鄂不敢有隐瞒,对秦无衣和盘托出,“你让我查五年前那件事的主使,我便想到这个人,给了他一笔钱就从他口中套出话。”

    “他都说了什么?”

    “那人没参与围剿,是在军帐中负责传递军令,据他说,指挥围剿的人也戴着面罩,不过身上穿着光明铁甲,上有对虎纹饰。”严鄂埋头说道,“按唐礼,在唐军之中只有左右骁卫的三品武官才配虎纹,由此可见此人是左右骁卫的一名将军。”

    “围剿的军令就是由此人下达?”

    “那人说,所有参与围剿的兵甲皆听令于他,那日你率人厮杀欲要突围,指挥兵将围杀你的也是他,事后,事后……”严鄂不断蠕动喉结,声音细若蚊吟,“事后那些跟随你的人力战不降,下令撤军箭袭并割去他们首级,最后焚尸的也是此人。”

    秦无衣猛然转身,向前一步,严鄂犹如惊弓之鸟,连忙跟着退了一步,秦无衣神色忿怒,抬手就是一拳击在旁边的杏树上,手背青筋暴露,只听咔嚓一声,手腕粗的杏树竟裂开一道缝,树枝上积雪激落,衬出秦无衣那张雷嗔电怒的脸。

    “接着说,还查到什么?”秦无衣胸口起伏,声音越愈发冰冷。

    “此,此将所用兵器是一把虎头亮银枪。”严鄂吓的瑟瑟发抖,好半天才定了神,“听那人说,将军所用兵器乃是精钢混金,枪长九尺,枪头为鎏银虎头,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利无比。”

    “虎头亮银枪……”秦无衣眉如悬剑,暗暗在心底思索一番,三品以上的左右骁卫武官之中,并没人使用这种兵器,而且虎头亮银枪多用于疆场杀敌,喃喃一句,“难道此将是边军中的将领?”

    “我猜也是。”

    “为何?”

    “那人在酒后告诉我,起初见到那名统军的将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军帐中行兵布阵,而且举着不像寻常武夫,还以为只是一名只会纸上谈兵的儒将。”严鄂连忙接着往下说,“最后一役,在你负伤昏厥后,跟随你的那些人以为你战死,不惜一切也要从大军之中抢夺尸身,此将见状,亲自提枪上阵,所使枪法变化莫测,神话无穷,一看便知是常年征战沙场的招式,你的人好几个都是死在此将的枪下。”

    秦无衣拳头骨节脆响:“可知此将姓名?”

    “我询问过那人,他也不知道,不过这名将军所用的虎头亮银枪上刻有一个“陆”字,我推测此将或许姓陆,对了,还有一件事,此将在与你的人交锋中,手背中了剑伤,那人为将军清理包扎的伤口,据说伤口深可见骨,即便痊愈也会留下伤疤。”

    “姓陆?”秦无衣再次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却始终没有符合严鄂所说这些条件的武将。

    “你交托我查的事,我尽全力也只能查到这些,五年前那场围剿,能调动这么多兵将,并且能掩饰到至今都没丝毫风闻外传,你应该比我清楚,不管主谋是谁也一定是位高权重之人,绝非是严某力所能及,你即便就是杀了严某,我也无能为力。”严鄂深吸一口气,声音诚恳说道,“严某自知难逃一死,只求你放了我妻儿。”

    “无名之辈,我杀你何用。”秦无衣都没正眼去看严鄂,转身没入杏园,擦肩而过时冷声道,“带你妻儿今日就离开长安,有多远走多远,有生之年不要再出现在我眼前,否则,再见之时,热血刀寒。”

    秦无衣甚至都没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放过严鄂,若是在五年前,自己绝对会毫不犹豫让严鄂血染杏花,杀严鄂对于秦无衣来说易如反掌,明明是动了杀心,但想到严鄂的妻儿时杀意全无。

    秦无衣对自己有些失望,曾经杀伐果断的自己不知从何时起变的优柔寡断,分不清到底是那五年的牢狱让自己真变的迟钝,还是身边有人潜移默化影响了自己,秦无衣想到了顾洛雪,突然发现这个不谐世事的女子竟然在慢慢改变自己的。

    看着秦无衣消失在杏园的背影,严鄂如释重负长松一口气,一阵风袭来,顿感后背冰冷刺骨,渗出冷汗湿透了衣衫紧紧贴在身上。

    严鄂抹去额上汗珠,归心似箭向家里走去,从未向现在这般迫切的想要离开京城,严鄂还没细想要去哪儿,不过只要能远离秦无衣,去什么地方都无所谓。

    回到家就叫上六娘收拾细软,这些年在西市署也捞了不少油水,足够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六娘见严鄂惊慌失措也不敢多问,舍不得置办的宅院和家当,一边抹泪一边收拾包裹。

    严鄂等不及,生怕秦无衣反悔寻上门,抱起在院中玩耍的孩子,一把拉着六娘上了马车,赶在宵禁前严鄂驾车出了城,漫无目的一路疾驰。

    过了十里亭,严鄂回身望了一眼,一轮残月悬于天际,星星点点的灯火远远勾勒出京城的轮廓,严鄂一直悬而未决的心这才终于放下。

    突然马匹不知受到什么惊吓,抬蹄引颈嘶鸣,险些将严鄂从马车上颠下来。

    严鄂定睛一看,昏暗的月辉穿过树枝的缝隙照射在道路上,道路的中间正蹲着一只毛发纯黑的猫,那猫摇摆着尾巴,琥珀色的瞳孔在幽深的月夜散发着令严鄂毛骨悚然的光芒。

    严鄂大声恐吓也无济于事,那只黑猫就蹲在马车前一动不动。

    严鄂心一横,重重向马身抽了几鞭,马匹像是很畏惧那只黑猫,不断嘶鸣就是不肯向前迈出半步,严鄂愈发觉得黑猫邪性,从身上拔出刀下车驱赶。

    可等严鄂下了马车,忽然发现那只黑猫消失在月色中,寻了半天也没见黑猫的踪迹,就在这时,一声猫叫从身后传来,等严鄂回头才看见黑猫不知道何时蹿上了马车。

    马匹的嘶鸣声惊了孩子,在车里嚎啕大哭,六娘点了一盏灯在车里询问严鄂出了什么事,还没等严鄂开口,黑猫身形敏捷进到马车中。

    严鄂看见车窗的剪影中多了一只猫的身影,随着灯影的晃动,张开的猫爪犹如刀刃般倒影在车窗上,六娘惊恐的喊叫和孩童的哭泣声交织在一起,严鄂刚要冲过去,猫爪凌厉的挥下,骤然间,几抹鲜血溅落在车窗上,六娘和孩子的声音戛然而止。

    严鄂僵硬的身体呆滞在原地,灯影中,看见车窗上映出那只猫舔舐猫爪的影子,转身从马车上走下来,猫的身影从车窗上消失的那刻,站在严鄂面前的居然变成了一名撑伞的女子。

    冥蓝色的油伞阻隔了月辉,严鄂看不清那女子的面容,只是女子身上一袭黑衣就如同之前那只黑猫一样深沉。

    他居然没有杀你……

    他居然没有杀你!

    相同一句话,女子接连说了两遍,第一次是质问,第二次透着幽怨,像是说给严鄂听,又像是说给自己。

    严鄂听不懂,也不想懂,车内的六娘和孩子是他的唯一,为了这两个人严鄂可以放弃一切,现在,现在他什么都没有了。

    手中长刀一提,眼里只有无法宣泄的仇恨,大喊一声向女子斩去,认识严鄂的人都习惯了叫他严老狗,因为他有一只比狗还灵敏的鼻子,但没人知道严鄂的刀远比他鼻子还要犀利。

    刀影急若电闪,刀势猛若雷霆。

    严鄂已有多年未用刀,但杀一名弱不禁风的女人已绰绰有余,但刀光闪过的那瞬,严鄂脸上的愤怒变成了深刻的惊诧,在刀刃落下的刹那,女人如同烟尘般消失。

    他居然没有杀你!

    女人的声音从严鄂身后传来,这一次声音充满难以平复的戾气。

    严鄂一惊,这些年习惯了当一名中饱私囊的西市署令丞,早忘了自己真正的身份,动作慢了,手中的刀也慢了,女人是何时到身后,他甚至都没有看清楚。

    惊愕中严鄂仓促转身,忽然身子抽搐一下,高举的刀在颤抖中掉落在地,慢慢低下头,女子五指如刀稳稳刺入严鄂胸口,随着女子缓缓抬起头,手没入严鄂胸膛越深。

    严鄂终于看清了女子的脸,在认出女子的那一刻,浑身抽搐的严鄂瞪大双眼,犹如看见鬼魅一般,好似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嘴角溢出一丝鲜血,吃力的抬起手指向女人:“你,你……”

    女子稍微用力,尖锐的指尖撕裂了严鄂的心脏。

    严鄂倒下时依旧瞪大双眼,瞳孔中的光泽随着黯淡的月色渐渐消散,凝固在他脸上惊讶愈发深刻,从胸口潺潺流淌的鲜血在严鄂身下汇聚成一滩血泊,蔓延到他眼角,越来越模糊的视线变成一片血红。

    在那片血红中,严鄂临死前,在那片血红中看见撑伞的女子缓缓消失在幽暗的道路中,一条漆黑的猫尾没入女子的裙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