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恩威并施

君不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不良引最新章节!

    天色放晴,武则天站立在紫宸门的城墙上远眺,诺大的大明宫尽收眼底,身后传来沉稳谦恭的脚步声,停在武则天身后十步之外,直到武则天微微额首,那脚步声才敢上前。

    “卑职已遵太后秘旨,将那两人缉拿入京,现在已妥善关押在地牢,并安排人日夜看守。”来人是一位御林军将领,埋头低声道。

    “可有意外之事?”武则天头也不回问道。

    “没有,一切顺利,无人知晓也无人生疑。”

    “没本宫懿旨任何人不得接触此二人,不必刑讯好生照看,本宫只要他们活着就好。”

    将领领命后转身离去。

    武则天的视线还注视在含元、宣政两殿四周来回巡逻的禁军身上,拉了拉披在身上的裘衣,目光移向城楼不远处一名持戟,目不斜视警戒城墙下的守军,让身旁侍奉的宦官传守军过来。

    守军听闻后,顿时手足无措,放下手中长戟跟在宦官后面快步上前,同样是在十步之遥的距离就屈膝跪下。

    “你走近些。”武则天和颜悦色招手。

    守军向前跪行三步,始终不敢抬头,武则天淡笑一声:“再近些。”

    “卑职不敢。”

    “满朝文武都不敢忤本宫所言。”武则天笑言道,“你小小兵卒竟敢公然抗旨不尊?”

    守军一听吓得瑟瑟发抖:“将军有令,皇宫守军无论官职高低,无谕僭越太后十步之内者当场诛杀。”

    “哪位将军下的令?”

    “左卫上将军。”

    “季将军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忠勇可嘉让本宫甚为欣喜。”武则天面露悦色,“可问题是,你是听将军的还是听本宫的?”

    跪地守军是憨厚之人:“卑职当然是听命于太后。”

    “那还不到本宫身前来。”

    守军埋头跪行到武则天面前。

    “抬头。”

    “卑职身份低贱,不敢直视圣颜。”

    “你小小兵卒怎么这么多礼数。”武则天被面前守军逗起兴致,“本宫命你起身抬头。”

    守军这才站起身,武则天打量一番,守军年纪颇轻还带有几分稚气,目如卧弓,其色通黄,透着忠良纯性。

    “你是何地人?”

    “卑职阳城郡吉平人氏。”

    “家中可有老小?”武则天饶有兴致问道。

    “尚有高堂健在。”卑职对答如流。

    “阳城郡距京有千里之遥,本宫听闻此地贫瘠穷苦,你身为男丁为何不留家乡供奉双老。”武则天声音轻柔,“圣人有云,父母在,不远游,你弃双亲岂不是不孝。”

    “阳城确是荒芜之地,耕种难聊以生计,卑职空有蛮力只能从军凭军资供养双亲,此次被征调入京换防,卑职心中甚是挂念父母,不过……”

    守军欲言又止,不敢再往下说。

    “但说无妨,本宫恕你无罪。”

    “圣人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还有下一句,游必方。”守军不卑不亢道,“卑职尽忠职守,只为有朝一日能光耀门楣出人头地,若能衣锦还乡也不枉双亲养育之恩。”

    “好!好一句游必方!”武则天面露赞许之色,“可你现在只是区区一名持戟郎,每日守着这城墙也不会有人多看你一眼,你想要出人头地又谈何容易?”

    “卑职愚钝不懂钻营,但唯明做好本分,即便是守城墙也会兢兢业业,卑职只知人在城门在,若有人想擅闯城门唯有从卑职尸骨上踏过去。”

    武则天怔住,重新打量面前兵卒,单薄的衣衫下却是一颗赤子之心,天寒地冻坚守城墙,持戟的手被冻的通红,凸起的指节上全是裂开的冻伤,武则天心头一暖,取下身上裘衣亲手披在守兵身上。

    此举让守兵惶恐无地,双膝一曲再次跪倒在武则天面前。

    “你刚才这番话,本宫甚慰。”武则天伸手将其扶起,“你今日守城门,他日便可为本宫守国门,栋梁之才岂能让你屈就在这城墙上。”

    身后传来矫健的脚步声,在数步外骤停,季元宏奉诏前来,刚好看见武则天将凤裘披在一名不知名的兵卒身上,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愣在原地都忘了下跪拜见。

    “季将军来的正好,强将手下无弱兵,区区一名守兵便让本宫大吃一惊。”武则天兴致颇高,招呼季元宏到身前,“他有报国之志,让他当一名持戟郎是屈才了,将军统领禁军,不妨说说委他何职好?”

    “太后圣烛独照,末将不敢妄言,悉听太后恩旨。”季元宏明白缘由,对答得体。

    “按说升任禁军是将军的职责所在,既然将军都这么说,那本宫就越俎代庖一次。”武则天转头看向面前守军,“你初入京畿为兵,虽有拳拳之心可既无军功也无建树,所谓无功不受禄,本宫赏封你官职不是难事,怕就怕你难服众,你既然想要游必方,不如就留在本宫身边当近卫,待你游出功绩,本宫自会委你重任。”

    守军感激涕零,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件凤裘你就留着,一为取暖,二为警示,就当本宫时时刻刻都在督促你一言一行。”武则天赏罚分明道,“希望你切莫辜负本宫期望。”

    守军长跪不起磕头谢恩。

    武则天让宦官将其带下,转身对季元宏和颜悦色问道:“本宫听他说自己是阳城郡的府兵,怎会被调入皇宫当禁军?”

    “皇城乃大唐社稷重中之重,自太宗起便对禁军选拔调换有严格规定,为防止禁军驻守皇宫时间过长引起事端,因此皇宫禁军每年依制都会悉数调换。”季元宏神色恭敬答道,“此次兵部从阳城、大宁、西河、定襄、昌华五郡抽调府兵共计三千余人,都是千挑万选的精锐接防京畿皇宫防务。”

    “禁军的新旧交替是件繁琐的事,将军所言不差,皇宫安危系天下安危,容不得半点闪失纰漏。”武则天面露赞赏之色,“不过有将军为本宫运筹帷幄,本宫自然无须担心。”

    “太后放心,大明宫内禁军日夜巡查,明暗哨卡不计其数,西北、东南两角的九仙、太和两门外还驻扎有数千羽林军,别说有人想要祸乱皇宫,就是一只蚊蝇也难靠近太后。”

    “是吗?”武则天似笑非笑,“将军现在不就站在本宫面前。”

    季元宏一听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急退数步跪地请罪:“末将罪该万死。”

    “快起来吧,本宫只是与将军一句戏言,将军又何须如此认真。”武则天笑了笑,示意季元宏到身前,抬手指着远处一道城门,“将军可知那里是何处?”

    “凌霄门。”季元宏看了一眼,诚惶诚恐道,“此处是大明宫后宫三大门禁之一,末将为防止有丁点闪失惊扰太后,特命禁军在凌霄门严查出入人等,莫非是末将有何疏漏懈怠?”

    “将军升任上将军一职以来,本宫因被政务所困一直未有机会召见将军,皇宫的守备由将军负责,本宫自然是高枕无忧。”武则天望向远处的凌霄门,感慨万千道,“本宫入宫时走的就是这道门,没想到这一进来便是数十载。”

    “太后英才远略,鸿业大勋是天选金尊,一切皆是顺应天命。”季元宏埋首恭答,“自太后入宫以后,协作先帝,辅佐新君,令四海慕化,九夷禀朔,乃是大唐社稷之幸事。”

    “天命?”武则天畅声一笑,“本宫向来不信命。”

    季元宏:“末将妄自揣度圣意,请太后赐罪。”

    “将军也无须如此拘谨,本宫只是想与将军闲聊罢了。”武则天笑了笑宽慰战战兢兢的季元宏,“本宫入宫时可没想到有今日,就和刚才那名守兵一样,他为生计选择从军,本宫何尝不是与他一样,未想荣华富贵只求衣食无忧。”

    “太后人中龙凤,雷霆其武,日月其文。”季元宏心悦诚服道,“太后是凤潜九渊,只待时势移到便能风云际会。”

    “本宫想与将军闲聊,可将军却处处恭维迎合。”武则天并未因季元宏的言词而喜,“本宫不是贤达更不是圣人,如今境遇不是天命眷顾,而是本宫一点点斗来的。”

    季元宏生怕自己再说错话,不敢轻言,埋首垂听武则天继续说下去。

    “初入宫时,本宫还只是五品才人,入宫没多久,天不作美太宗龙御归天,本宫被遣去感业寺为尼,本宫心有不甘便与天斗,结果不想本宫胜了天又重入宫闱,接下来就是和萧淑妃斗,把她斗到了冷宫又来了王皇后,本宫没有夺位之下心,她却有取本宫性命之意,到最后本宫赢了。”武则天停顿良久,叹息一声道,“若告诉将军,本宫从来不想与人争斗,只是身边不断有苦苦相逼之人出现,本宫迫不得已去应战,将军可信?”

    “末将不敢质疑太后。”季元宏战战兢兢道。“太后无论说什么,末将都铭记于心,深信不疑。”

    “哎,将军也不肯在本宫面前说句实话,你信本宫所说不是发自肺腑,本宫问将军,在世人眼中本宫可是贪恋权势,只手遮天之人?”武则天忽然加重语气,“本宫只想从将军口中听一句实言,将军只需回答是与不是,若再口不对心,本宫治你欺君罔上之罪!”

    季元宏额头渗出冷汗,嘴角蠕动半天:“是。”

    武则天淡淡一笑。

    “虽有无知之辈诋毁太后,但太后还是受万民敬仰,太后神威又岂是匪民所能明白。”

    “这不是诋毁而是事实,本宫就是贪恋权势,也就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武则天语出惊人,让季元宏吓的不敢抬头,“本宫从未有过与人争斗之心,本宫不想斗不代表本宫不会斗,在这深宫中斗了几十年,从五品才人斗到如今的太后,本宫的敌人现在都长埋黄土,现在回想其实本宫并未忘记入宫时的初衷,当年为了活下去,现在也是为了活下去,本宫一生树敌太多,除非独掌乾坤否则早就被他人算计,不是本宫贪恋权势,只是本宫想活下去。”

    “太后现在权倾天下,大可高枕无忧,再无人敢与太后争斗。”

    “自有文史开始,初可到武王伐纣距今已有千年,但凡有权势就一定有争斗,这高墙深门的大明宫将本宫圈禁了数十年,本宫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倦了,瞧不出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可宫墙外却有不少人想着如何入主此地。”武则天环视大明宫,神色威严道,“只要这大明宫还在,争斗就永不会停歇,本宫斗了大半生,和人斗与天争至今还未输过,剩下的后半生想必也要继续斗下去,大明宫在本宫眼里并不大,却是社稷根本所在,本宫将大明宫全权交托给将军,还望将军能身先士卒,恪尽职守。”

    季元宏朗声道:“末将愿为太后肝脑涂地,誓保皇宫固若金汤。”

    “将军快快请起,本宫向来恩威并重,将军自接管皇城防务以来,兢兢业业,如霆如雷,本宫甚为满意,一直想对将军有所赏赐。”武则天从地上扶起季元宏,“听闻将军在灵州时,与岭南经略使易锦良之女有婚约,可事后却未闻将军喜讯,难不成有什么变故?”

    “不瞒太后,易公之女在成婚前逃,逃婚……”季元宏声音黯然。

    “前些日子本宫还在宫里见过此女,聪慧可人颇有她娘几分神韵,与将军若能成百年之好倒不失为一桩美事。”武则天轻描淡写道,“如若将军愿意,本宫亲自为你赐婚如何?”

    季元宏一听大喜过望:“太后圣恩末将无以为报。”

    “近日宫中是非不断,等再过些日子一切尘埃落定后,本宫择一吉日为将军下诏赐婚,下月初五是黄道吉日的金匮,相书有云,婚者女子用事,宜嫁娶,所作必成,所求皆得……”武则天说到此处黯然伤神。

    “太后为何事烦忧,末将不才请命愿为太后分担。”

    “本宫刚才想起,先帝便是在金匮之日封本宫为昭仪,当年之景恍惚就发生在昨日,一转眼先帝已西游极乐,独留本宫还守着这大明宫。”武则天幽幽道。

    “先帝与太后伉俪情深,恩爱无双令世人羡叹,先帝驾鹤仙游定能感知太后此番深情。”

    “本宫与先帝之情绵长如水,深厚似山,先帝独游极乐,本宫心中所痛无人能明。”武则天神情伤感,叹息一声道,“本宫近日多有夜梦先帝,每每醒来孤寂之情溢于言表。”

    季元宏忧心忡忡道:“太后如此挂念先帝才会夜有所梦,末将担心长此以往太后会思念成疾。”

    “本宫打算近日静处悼念先帝,先帝在位时喜静,本宫担心兵甲戾气会冲撞到先帝龙魂,大明宫内苑的麟德、长安、仙居、拾翠四殿,撤出所有禁军。”武则天神色笃定,郑重其事道,“以百步为界,没有本宫懿旨,一兵一卒都不得越界靠近四殿。”

    “谨遵懿旨。”

    武则天话音刚落,就见上官宛如急匆匆上了紫宸门,看她神色严峻就知有要事。

    “婉儿因何事如此惊慌?”

    “回禀太后,裴相病危呕血不止。”上官婉儿踌躇不宁。

    武则天大惊:“何时的事?”

    “今早,派去为裴相诊治的太医回来禀告,说……”上官婉儿犹豫不决。

    “说什么?”武则天心急如焚。

    “说是裴相病入膏肓,怕是大限将至。”

    “多事之秋,若裴相撒手人寰本宫独木难支,快,快传本宫懿旨,让太医署所有人前往裴相家中,日夜照料诊治,若裴相有恙,众太医陪葬!”

    上官婉儿摇头道:“太医说裴相是劳心国事,导致旧疾复发,已伤至肺腑难用汤药,太医署的太医也束手无策,已,已告知裴相家人,准备为其操,操办后事。”

    “裴相劳苦功高,为社稷鞠躬尽瘁,本宫不能让裴相为国事劳作而亡,去,去本宫寝宫取新罗国进贡的那支千年参王,给裴相送去为其续命。”武则天对上官婉儿说道。

    “取,取参王?!”上官婉儿大吃一惊,“那支参王乃天地奇珍,有延年益寿的神效,太后气虚体弱,元气虚极,当年先帝为太后专门命新罗举国搜寻方才找到唯一千年参王,若赐予裴相,太后万一……”

    “本宫当然知晓参王能延命续脉的神效,裴相是社稷肱骨之臣,能救裴相一命,莫说一根参王就是倾尽天下之力本宫也在所不惜。”武则天主意已定,不由分说转头看向季元宏,“裴相于你有知遇之恩,若不是他的举荐,你即便是璞玉也难有光耀之日,你随宦官去寝宫取参王亲自送到裴府,代本宫转告裴相,让其安心养病,本宫即刻下诏召天下名医入京诊治。”

    季元宏听闻裴炎病危也是痛心疾首,领命谢恩后连忙随同宦官前去取续命参王。

    武则天站在城楼上心力交瘁:“多事之秋,所有不好的事全都聚到一起,裴炎若是撒手人寰犹如本宫断臂。”

    上官婉儿在一旁欲言又止,武则天久未闻其声,转头见上官婉儿愁眉不展,似有事犹豫不决不敢提及。

    “还有什么事?”武则天察言观色,深吸一口气,“但说无妨,本宫还经受的起。”

    “韦玄贞流放钦州,出城后婉儿便命人前往截杀,派出去的人未能回来复命,奴婢担心事有波折,便再增派人手驰援。”上官婉儿战战兢兢道,“刚才派去的人回来。”

    武则天泰然处之:“出了差错?”

    “派去的人回禀,在半路山林寻到韦玄贞一行人踪迹,韦玄贞的家眷崔氏以及四子韦洵、韦浩、韦洞和韦泚全都被杀身亡,包括随行押送的兵将以及第一次派出截杀的人无一生还。”上官婉儿低声道,“未,未寻得韦玄贞尸首,推测其人已逃逸。”

    “嗯。”

    武则天点头应了一声,反应出乎上官婉儿预料,心知武则天对韦玄贞恨之入骨,若不是碍于皇室脸面早将韦玄贞千刀万剐,现在韦玄贞逃脱,武则天非但没发怒反而表情平淡。

    “奴婢立即派人四处追查韦玄贞下落。”上官婉儿想将功补过。

    “不用了,由他去吧。”武则天声音平淡如水。

    “奴婢担心韦玄贞逃脱后会散布谣言,有损太后威严。”

    “他活不长,想要他命的并非只有本宫,落在他人手中相信韦玄贞更生不如死。”武则天一脸平静,“那人倒是帮本宫除去心头恨。”

    “指示韦玄贞弑君谋逆的主使!”上官婉儿反应过来,但脸上疑色不减,“奴婢有一事不明,既然韦玄贞受人指示,为何太后不将其缉拿严刑逼问,让其交代出幕后之人。”

    “你也太看得起这条丧家之犬,韦玄贞不过是一枚随时可舍弃的弃子而已,他根本接触不到幕后主谋,刑讯也无济于事,从他口中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此举反而会落人口实,说本宫大兴酷狱,失德失政。”武则天神色精明狡黠,“此事交由刑部去查办,婉儿就无须再插手,只会刑部一声,韦氏在流放途中遭遇草寇贼匪,被劫财害命,着刑部追查匪患。”

    上官婉儿心领神会:“奴婢会去死牢寻几名死囚顶罪,也让刑部有个交代,剿灭之后再公告天下,免得污了太后圣名。”

    “甚好。”武则天点点头,取出一样东西交予上官婉儿,“替本宫走一趟,将此物交给他,以他才智见到此物定会知晓本宫用意。”

    待上官婉儿双手毕恭毕敬接过东西领命退下,武则天才移步下了紫宸门,季元宏处事滴水不漏,即便奉命前往裴府送参王,也没忘记武则天交托之事,武则天入了内苑发现禁军不留一兵一卒,悉数撤离。

    武则天屏退宫女宦官,走过空无一人的殿前石阶,心如止水拨动手中佛珠,嘴里细细念着波若心经。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来到麟德殿前,手中佛珠停下,伸手推开殿门,武则天望向殿内时嘴角露出晦暗难明的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