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见闻一——神山、圣湖和鬼湖

老顽童幼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老顽童回忆录:流逝的岁月最新章节!

    普兰见闻一——神山、圣湖和鬼湖

    我在1984年一进西藏的时候,曾经去普兰县考察选址。普兰县距狮泉河镇398公里,从狮泉河出发,路经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峰,山顶海拔6721米,终年积雪,云雾缭绕,很难见到山顶真面目,这里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圣中心,被藏民、印度和尼泊尔的信徒称为“神山之王”。

    我们的车到达神山山脚的时候,路过一条河,虽然不宽,但是水流很急,很多车都陷在河里无法动弹。驾驶员让我们五六个人下车,赤脚站在刺骨寒冷的河水里一起从汽车后面推车,驾驶员同时加大油门,有惊无险地把车开过了河上了岸。岸边的山脚小路上,从印度、尼泊尔和其他藏区前来转山、朝圣的信徒络绎不绝,每个信徒神情庄重而虔诚,绕着神山三步一长拜(全身趴到地上磕头),一般需要好几天才能转完一圈。甚至有些信徒会死在转山的路上,在他们看来,这是结束生命最高尚的方式。

    汽车继续往前开了两公里,左右各出现了一个大湖,我们就在两个湖中间穿行。一个湖被称为“圣湖”(玛旁雍错),朝圣者都在此转经、洗浴,他们认为在这里洗掉心灵上的五毒(贪、嗔、痴、怠、嫉);另一个湖被称为“鬼湖”(拉昂错),因为它是咸水湖,湖水太咸以致周围没有植物和牛羊,也就没有了生机。

    路过两湖不久,一条河与公路平行结伴而下,一直流到普兰县。这条河就是孔雀河,又称卡尔那利河,是中国-尼泊尔的界河。来自孟加拉湾的海洋季风越过喜马拉雅山吹到这里,形成了青藏高原难见的湿润气候。孔雀河谷树木葱郁,气候温和,海拔较低,故人称“阿里的小江南”。我们在孔雀河谷路过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半米多高的石墙把大片农田划成了一块块小田地,每块小田地种植着不同的农作物,青稞、豌豆、多种蔬菜,石墙上爬满了牵牛花,石墙下长满了美丽的格桑花。从浙江奔波到新疆,又到了西藏,一路所见都是寸草不生的戈壁和荒原,突然见到大片的绿地和庄稼,好像又回到了我的江南老家!

    ================================

    注释(来源于百度百科)

    其实圣湖、鬼湖原本为一湖,由于气候变化,湖泊退缩,水面下降,才由一条狭长的小山丘把它俩分开。有一道河槽连接两湖,当地百姓至今还说两湖底是相通的,如有一天圣湖之说沿河槽流入鬼湖,且同时流入金色鱼与蓝色鱼,则鬼湖的水也会变得像圣湖之水一般清甜了。

    拉昂错与圣湖玛旁雍措相邻,两湖之间的地带是进出普兰县的必经之路。拉昂错湖属微咸水湖,由于湖水不能饮用,且湖岸周围植物绝少,故被称为“鬼湖”。据考证,拉昂错与玛旁雍错曾经相连,后因湖面下降,才分成了两个湖,至今两湖间还有一河相通,圣湖的水可以流到鬼湖中。

    在藏传佛教中,鬼湖亦被视着圣湖,传说释迦牟尼普度众生,用大米救济穷苦教徒,现在的湖水是淘米水积聚形成的,因此,佛教徒们常来此顶礼膜拜,这里逐渐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与玛旁雍错相比,拉昂错一直被冷落,这主要是因为强加于它的传言:它是罗刹王的主要聚集地,印度古代《罗摩衍那的故事》中诱拐美女斯达的九头罗刹王就住在这里。更有人称在此湖边遇到一引起不吉利的征兆。另外一个原因是,此湖周围没有温泉可以沐浴。在冬季湖周围气候寒冷,景色荒凉,仅就面积而言,也比玛旁雍错小,只有70平方公里。

    据说鬼湖是无风三尺浪,湖边暗红色的小山,颜色迷离,湖里还有一个小岛,也是暗红色的。行至湖边,耳边阵阵波浪声,卵石滩象一条白亮亮的银带,镶在湖边。

    拉昂错紧紧的依靠在圣湖玛旁雍错的旁边,在她的西面,勾画出一个美丽的月牙状同样蔚蓝的湖泊,而玛旁的形状宛如太阳,她们本来的形状,就展示了一种和谐,一种金刚不二美的极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