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老和尚与佛像

周末更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大牛市最新章节!

    11月28日,星期五,晴。

    昨天因为央行罕见的大幅度降息降准,市场大幅高开,最终却上演了高台跳水的一幕闹剧,留下了一根长长的假阴线,让股民们从希望到失望,再到愤怒。

    市场盼了这么久的降息利好,难道就换来大盘1%的小涨?股民们很是想不通。

    好在有不少股评家都坚称这是主力在洗盘,今天会补涨,所以股民们多少还是报了一点希望,指望着今天多少能补涨一些。

    不过现实是无情的,今天沪指开盘报1901点,低开近1%,之后最高上冲到1915点,在接近红盘的时候迅速掉头向下,再次跳水,下午更是再度跌破1900点大关,创出了1856点的近期新低。收盘报1871点,大跌46点,跌幅达2.44%,成交量再度萎缩,只有517亿。

    由于全天都是低开低走,指数根本没有拉红过,因此昨天追高进去的资金,悉数被套。

    而包钢稀土也同样没逃脱下跌的命运,开盘6.94元,收盘报6.86元,下跌3.11%,全天成交6401万元,换手率仅2.25%。

    倒是黔源电力今天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停牌一天,让齐飞有种躲过一劫的感觉。

    “见光死!果然是见光死!”刚收盘,齐飞就在群里唉声叹气,“我擦,这些主力怎么就不能换个花样呢,每次都借利好出货!借利好拉升会死吗?白白浪费了降息这个大利好。”

    所谓见光死,是股市的一种奇特现象。因为股价上涨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期效应,一旦预期变为现实,预期就没有了,股价往往不涨反跌。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司有潜在的利好消息时,主力会提前运作,使股价连续上涨。而当公司正式公告这个利好消息时,股价反而经常会下跌,这就是让很多股民最怕的“见光死”现象。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股民往往是看到利好消息才去追涨的,而把股价拉到高位的主力正愁没机会出货,往往就会借着利好带来的资金蜂拥而来的效应,把股票卖给散户们。

    体现在股价上,往往是利好公布的次日,股价大幅高开甚至涨停,之后却迅速跳水,卖盘和成交量大增。期间股价虽然有所反复,但最终结果,一般都是一根高开低走的大阴棒,将当天追进去的股民套在里面。

    昨天的大盘虽然收盘还保持了1%的涨幅,但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见光死特征,同样是一根高开低走的大阴棒,犹如乌云盖顶。

    “我倒觉得没什么大事,今天大盘再次缩量下跌,沪指虽然创出了1856点的近期低点,但刚好踩到30日线就开始反弹,说明30日线还是有一定支撑的。”

    小伙爱炒股倒还算是比较乐观,说道,“反正昨晚我们刚好说到均线止盈法,对大盘也是这样操作为妥,跌破30日均线这根生命线,三日内不能收回,就说明短期多空力量已出现逆转,我们需要暂时清仓,出来观望。否则的话,可以一直保持仓位。”

    “嗯,再看看,不要怕。”丁旭也觉得问题不大。

    收盘后,齐飞打了个电话,说这个周末太阳证券营业部要搞一个大型的投资策略报告会,为客户们总结今年的行情,展望明年的投资机会,并制订明年的投资策略,由于丁旭今年的操作成绩很牛,在大熊市里也获得了几倍的收入,是怀仁市营业部最牛的散户,因此营业部经理陈正秋要当场给丁旭颁奖,奖金高达五千块。同时齐飞非要丁旭去现场领奖,同时代表散户作一个报告。

    丁旭本来不想出这个风头,但他和齐飞这么熟了,又是合作伙伴,丁旭实在推不掉,最后只得在11月30日去参加这个报告会,并上台作了一个报告。

    丁旭知道,营业部之所以大力宣传他的战绩,只是因为散户们这时都基本不炒股不看帐户了,就算还在坚守的也是被迫做长线,基本不再做短线,搞得营业部没有了什么佣金收入,所以要推出一个股神的励志故事来刺激他们,让股民们重新激活帐号和斗志。

    联系到前几天对短线和长线的反思,丁旭觉得这不是坑散户吗,但是报告又必须做,那该怎么办呢?

    左思右想之后,丁旭决定按良心办事,鼓励散户们在这个时候尽量做长线。

    牛市做长线,熊市做短线,现在正是牛市的开始,这个策略应该是最正确的。

    丁旭上台后,从陈正秋经理手中接过一个装着一叠厚厚人民币的大红包,还有一张刻着专业炒股软件的光盘后,随后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大型公众演讲:“首先声明,我不是什么炒股天才,也绝对不是什么股神,我只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草根股民。这两年我炒股确实赚了点钱,但都是靠着野狐禅的野路子,算是自学成才吧。另外,我虽然至今没有发生过投资亏损,也确实把1万元本金炒成了18万,但说句实话,我的炒股实战经验并不多,主要是靠一次长线和两次长短线赚过几次钱,离股神的境界还有十万八千里。陈经理刚才的美誉,我实在是愧不敢当。”

    数百名股民静静地坐在台下,看着丁旭这个还有些稚气的少年。听到这里,他们都感慨不已,对丁旭颇有些佩服,不少股民还鼓起了掌。

    “其次,我要衷心感谢太阳证券提供的这个投资平台,并重点感谢太阳证券的分析师齐飞先生,他是我的客户经理,也是我的半个老师,教会了我很多炒股方面的知识,让我今年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投资收益。”

    因为没有想到陈正秋经理会给自己这么高的评价,甚至给自己安上了少年股神的吓人名头,加上丁旭也没有在这么大的场合下发表过演讲,这段开场白说得略有些嗑嗑巴巴。

    不过,随后说到自己的炒股经历时,丁旭说得就自然多了。

    按自己和齐飞事先的约定,丁旭先是说了说自己的短线故事,比如不久前自己如何追逐铁路基建等板块热点、并在中铁二局只股票上获利接近一倍,之后又准确判断牛市见长阴、长阴不可怕,于是满仓在跌停板位置上买入包钢稀土,并在随后的阳包阴行情中获利。

    由于事前有所准备,丁旭一边在电脑上调出相关的股票走势,并结合图形向股民们讲解自己当时的判断。包括对2万亿铁路基建传闻的判断,以及对铁路基建龙头股的选择,包括在中铁二局和中国南车之间的选择。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做短线一定要选择龙头板块中的龙头股去做,收益才能最大化。”

    这些中短线心得,丁旭说起来是驾轻就熟。

    之后,丁旭又说了两年前买入包钢稀土的长线投资故事,并重点强调了对买点和卖点的选择。

    说完这两个故事,丁旭只用了六分钟,比预定的十分钟提前了四分钟。

    台下的齐飞皱了皱眉,用手指了指自己的手表,提醒丁旭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丁旭笑了笑,忽然说道:“说到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下,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操作短线。事实上,大部分人是不适合做短线的,比如这么四种性格的人……”

    接下来,丁旭把小伙爱炒股前几天晚上说的那段话,快速说了一遍。

    这段突如其来的话,让台下的众多股民都若有所思,而齐飞和陈正秋经理则皱起了眉头,

    不过,陈正秋是真皱眉,齐飞则是假皱眉。

    因为齐飞知道丁旭的性格,也知道他肯定会在发言中寻找机会提醒其他散户。

    “只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忠言逆耳,谁又会记住一周以上?”齐飞在心中感叹道。

    齐飞没想到,接下来,丁旭又讲了一个老和尚买佛像的故事。

    这个故事流传得比较广,大意是说,一个老和尚看上了一尊佛像,想买回庙里去,店老板见老和尚喜欢这尊佛像,于是要价五千元,分文不少。老和尚没这么多钱,只好作罢。

    回庙后,老和尚和弟子们说,准备五百元把佛像买下来。

    弟子们都认为他不可能做到,老和尚却神秘兮兮地说了一句话:“只要让他不断后悔,就可以做到!”

    之后,老和尚每天派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看那尊佛像,并和老板侃价。第一个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侃价,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出的价格已经低到了200元。

    眼见着一个个买主不断离开,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而且还不断地挑这尊佛像的毛病,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在后悔,后悔自己应该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而且看那尊佛像时,也觉得果真像那些买主说的一样,一无是处,丑陋不堪。

    到第十天时,老板在心里对自己说,今天若再有人来,只要还能给我200元的价,我就卖掉它。

    结果这天老和尚来了,出价500元。老板十分高兴,因为这个价格比前一天竟然反弹了一倍半,于是立即决定成交,以免错过这个买主,再也卖不出这尊佛像。

    而实际上,这尊佛像的进价是一千元,老板足足亏了50%!

    “你们想一想,股票不也是一样吗?当股票从十元跌到8元、6元、4元、2元时,很多人都舍不得卖掉,坚决不愿意割肉。可是当股票从2元反弹到4元时,很多人就心痒难耐了,赶紧把股票卖掉了。因为他们担心股价会再次跌到2元,而且在股票不断下跌的过程中,他们当初虽然没有割肉,但实际上对这只股票已经非常悲观了,认为是垃圾股。在他们的眼里,早就很羡慕其他的强势股了。于是股票一旦反弹到4元,甚至只反弹到3元时,就会毫不犹豫地卖掉,去换入早就看好的强势股,浑然忘记了之前是怎么捂股,怎么期盼股价涨回到高点,给自己挽回损失的!”

    说到这里,丁旭总结道,“这和老和尚买佛像的故事,道理其实是相通的。今年的大熊市中,很多股票的庄家不断地打压股价,甚至让股价下跌90%,他们不怕丢掉筹码后捡不回来吗?不,他们不怕,因为他们很清楚我们散户的这种心理,知道一旦股价从最低部反弹50%或者一倍以上,大部分的散户就会把股票卖掉,他们就有机会捡回我们带血的筹码。”

    听了这个故事和丁旭的总结,台下的股民们都很有同感,低声地议论起来。

    “所以,我认为现在是牛市刚起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捂好手中的股票,千万不能像那个卖佛像的老板一样,做出那样的傻事。”丁旭又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