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围点打援

唐笑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佣兵之杀出重围最新章节!

    板寸头立即提出异议:“大哥,这样子也不妥当啊!我们虽然穿着当地人的衣服,但是我们不会说当地人的话,长得更不像,没有办法骗过他们啊!”

    红胡子一想果然,不禁摸着自己的红胡子,陷入了沉思。

    他妈的,这可怎么办?

    板寸头也看着他,自己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来。要端起枪就是干他能毫不犹豫地办到,但要想一个既能让对方的斥候车通过而反战车地雷不会触发的办法,他就无能为力。

    而当初他们唯恐地雷埋得不够紧密,对方的车辆会触发不了,是进行了错列排布埋设的,简单地说,就是间隔布雷法。什么叫间隔布雷法呢?这个是很好理解的,拿过一张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白纸,用横竖线条均匀等分成一个个小方格,然后在里面每间隔一个小方格,就把它涂黑,代表布雷点。

    而这个小方格的面积呢,自然代表的就是对方的车辆触发地雷的最小轮间距。这样子的话,无论道路多么宽阔,对方的车辆靠左行驶还是靠右行驶,是笔直行驶还是像醉汉一样歪歪扭扭地行驶,都必然会触发地雷——除非它碾到的地雷都出现了质量问题,没有爆炸。

    这下难道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红胡子倒是想过立即派人去把地雷都挖出来,但一想就知道非常不妥。他们埋设地雷的时候并没有在那里插上“这里有地雷”的牌子,现在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自己排查自己布设的地雷,可不是游戏里的那么简单,按个按键就可以。最起码的一点,自己也得知道自己的雷埋在哪里,怎么才能不触发……

    对于布雷手来说,自己比对方完全摸索着排雷的情况,仅仅是多了两点优势,1是知道地雷的大概位置,2是知道里面的线路,哪根是真正会触发的,哪根是可以安全地解除的。

    而在对方的先头车距离这里已经不远的情况下,如何还能来得及自己排雷?排完雷后,又怎么来得及掩藏好痕迹?

    布置在这附近的观察哨也发来了报告:“大哥!对方的车即将进入雷区,还有不到两千米了!”

    红胡子没好气地答道:“知道了!”

    正好,负责拿着那个像心跳感应器一样的信号追踪器的人也发来了报告:“大哥,信号没有跟着过来,看来不在这两辆车上!”

    留在废村附近的观察哨第二次报告:“距离斥候离开已经有一刻钟,其余的车辆仍然没有出发!”

    红胡子一拍脑袋:“我知道了!艹,他们这是分开走!我们要找的人和东西,可能仍然在村子里!”

    一刻钟,以现在的车辆的速度,已经足够拉开10千米的距离。太远了的话,斥候受到攻击时,大部队就来不及救援,并且如果中间有别的敌军部队穿插过来时,斥候和大部队都发现不了,那就失去了斥候的意义。

    所以,红胡子据此判断,对方这群佣兵是分开走,而不是斥候了!

    虽然如此,也不能让地雷爆炸啊!

    或者……至少不能让他们发现前面的车触雷了!

    他团团转了几个圈子,一咬牙,挥手道:“分兵!我们也分兵!你带着阿尔法小队留在原地攻击这两辆车,德尔塔小队跟我往他们的来路上悄悄移动,打第二次伏击!”

    板寸头叫道:“好!”说着随手操起自己的武器。这家伙身材高大粗壮,臂力很强,所以一般的步枪他并不放在眼里,他的武器是一挺M249机枪,美军常用的班用机枪,他喜欢的就是扣下扳机然后猛烈扫射上100发子弹不带歇而枪托在自己身上猛烈地震颤的感觉。5.56的口径是小了点,但是打在人身上的话,一样是要死人的,并不像是CS之类游戏那样,挨上机枪的几发子弹还能活蹦乱跳。

    对于电子竞技游戏来说,肯定是没法子做得跟真实一样的,挨一枪就跑不动或者是开不动枪甚至是直接死亡,完全没有还手的机会,那就失去了很多竞技的乐趣。而在大型单机游戏里,主角挨几枪就要去医院包扎躺上几个月的话,这游戏还怎么玩?

    红胡子特别叮嘱道:“不要用火箭弹或者枪榴弹攻击车辆!要慢慢地打,慢慢地跟他们磨,不要一下子就打完了!”

    板寸头问:“为什么?”

    红胡子道:“很简单啊!我们要制造出伏击这两辆车但却不太打不动的样子,这样对方的另外两辆车就会立即来救援。要是你一下子就把人家打完了,对方就会知道我们火力强大,很有可能不但不过来救援,反而立即掉头就跑。那样我们的计划可就没法子进行了!”

    板寸头大拇指一翘:“我懂了,这就是围点打援的战术!”

    围点打援和围城打援的基本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制造出让对方认为还可以进行救援的现象,而主力部队就埋伏在对方救援的必经之路上,就等着打你。

    这点在国内和国外的影视中是屡见不鲜的狗血片段。某某某被敌军的狙击手一枪击中,失去行动能力,但还没死,如果及时救回来还能救活。于是各种本来设定就是要在这里领便当的战友纷纷不怕死地并且是一个又一个地(注意是一个接一个,而不是一起)扑上去,要在敌人狙击手的眼皮子底下把人救回来,结果被敌人的狙击手挨个点名,一打一个准。人没救到不说,还搭上了一堆人命。

    然后,被设定为躺在那里作为救援对象的某某某就会悲愤地朝天大吼:“草泥马的狙击手,是男人就一枪干死我!”

    又或者是:“草泥马的,你们都是傻逼吗?明知道是送死还要冲上来送死!我命令你们,不准救我!让我死!”

    可是你就是不能死啊!因为导演和编剧就是不让你在这里死,而是要让你躺在这里,和一众战友一起,展现一番让人看了或者觉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又或者是直接嗤之以鼻的狗血剧情。

    为了救一个人,并且是几乎不可能救得到的人,明知道敌军的狙击手就在那里瞄着等着你冲上去,却一点办法都不想,就直接往上冲,那叫热血吗?

    那应该叫二愣子才对——导演和编剧塑造出来的二愣子。而这些二愣子的塑造呢,则是为了衬托绝对主角的英勇和睿智。

    在那样的情况下,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明明是有的,并且并不是只有主角才能想到。

    办法1:大家一起上,一部分人开枪朝狙击手的大概位置盲射,火力压制,另一部分一拥而上。狙击步枪的射击速度比较慢,根本来不及一下子点死那么多人,如果火力压制到位,他压根不敢动。

    办法2:扔几个烟雾弹,制造烟雾掩护自己的行动。如果对方装备的是热成像狙击镜,那烟雾未必能掩护得了,不过那又跟军人装备的“防热成像侦察”的迷彩服不对应。你不是说你的迷彩服是防红外观察的吗?怎么还是被看到了?

    办法3:没有烟雾弹?手雷有没有?有是吧?大家一起甩手雷,利用手雷爆炸的烟雾和激起的泥土为自己制造掩护。然后,在救援过程中,后面的人继续甩手雷制造烟雾,不要停。

    办法4:如果以上办法都不可行,那么就只剩下唯一的办法,自己杀死受伤的人。反正横竖都救不了,那就帮他来个痛快的了结,省得可能落在敌人手里受苦。

    相比之下,国外有些真正的大片里表现出来的就要真实得多。比如《拯救大兵瑞恩》,被德军狙击手击中倒地的士兵,众人就都只是在旁边找掩体,并且搜寻德军狙击手进行回击,而不是傻不拉几地冲上去救人。而被击伤的士兵也没要求救援,只是安静地躺着,不催促也不影响战友的判断和行动。

    直到最后知道自己不行了,这个士兵才说出了自己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