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问鼎

徐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俗话说得好:原汤化原食。

    这就是五盏青铜人形灯的工作原理。

    灯油是关键,你要找到“原汤”。

    苏妲己封锁九纬弧工程遗迹的阵法是很变态的,空间撕裂啊,就算是被徐福拐去日本的宫廷阴阳师都做不到。

    只能以暴制暴!

    用更加变态的蛮力冲破它!

    问题是能都达到这种劲爆程度的“蛮力”,它就在九纬弧遗迹的深处啊!

    九鼎。

    说起九鼎,扶苏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伯益。

    九鼎是大禹制造的,这玩意可就相当于现代国家的战略核武器,这一届总统退位,下一任书记上来,这个核密码箱总要传承过来的吧?

    当时是禅让制,既然大禹选择了伯益作为接班人,那么肯定,关于九鼎的控制理论,他也必须交给了伯益,而不是他的儿子启!

    两个人继续追查这段历史。

    他们那个时候追查这些事情当然比现如今我们来做要容易得多,毕竟年代都近了两千多年啊。

    一查之下,两个人大吃一惊。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真相显示,夏启杀掉伯益,并非一开始就要篡位。

    那是因为伯益干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

    他组织了一波术士,将九鼎的控制命脉,植入到了自己这族人的血脉之中!

    这岂不是反了天了!

    说好的禅让制,你这么干,岂不是逼着大家等你年老一蹬腿的时候,只能选择你的儿子来继承首领?

    我擦,既然你要搞世袭,还不如让我自己来搞!

    这个消息一走漏,夏启当时就发作了,带着人当晚就把伯益给抓了起来。

    唉,伯益也是气性大,心想老子是首领,合法程序走完选举出来的最高领导人,你是个什么东西?再说了,你老子大禹传给我的东西,我想怎么用关你屁事啊!

    不服啊,当场就怼上了。

    夏启火了,挥舞着轩辕剑当即下令:给老子抓起来,剐成旱魃!

    魃你妹,还没等人小喽啰动手呢,硬气的伯益自己拔刀抹脖子了。

    就是这么个破事,无奈已经不可逆了,伯益一族的血脉里面,已经被种下了某种东西。

    查!查他的后人!

    扶苏是皇长子,能够调动全国的资源,一查之下,这个伯益是颛顼的后代,姜姓,只不过跟姜子牙还是隔得太远,到了商周的时候,这一族人已经改为岳姓了。

    百家姓,三十四行,第一位。

    为了这个问题我还特别上网查了查,百科词条里面是这样说的:

    “上古时期,有一种官职称作‘四岳’,专门职管祭祀三山五岳。古代人认为,山是一种神灵,需要极端崇敬,所以‘四岳’就成为一种很重要的官职,而掌管四岳的总领即称太岳。

    相传,颛顼帝属下之臣伯夷,亦称‘伯益’,是炎帝神农氏之裔共工氏的侄孙,曾担任过颛顼帝的大祭司,后因祭祀天神的缘故,产生了太岳这一官职,伯益为第一任太岳。太岳即华山,因炎帝之裔崇拜天神,以为山高接天能通天神,而华山在其眼中为第一高峰,故称之为太岳。

    此后,伯益所统领的东夷部落就称太岳部。他们每迁一地,都不忘崇拜山岳的传统,于是以其四子以太岳部落为中心,分别掌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山峦,称四岳,负责四方神山的祭祀,以后演变成为官职,由部落首领担任,掌管四方诸侯。四岳都是伯夷的子孙,他们协助尧帝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并拒绝了尧帝的美意,不肯接受帝位的禅让,而是让位给了舜。后来在舜帝执政时期任秩宗,主次尊卑及郊庙祭典,典三礼,还积极帮助大禹治水,功绩卓著,在原始的禅让制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伯益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岳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岳氏族人大多尊奉伯益为得姓始祖。”

    就是这么个情况吧,所以两个好基友锁定了:找岳家的人,种越纯越好!

    政府行为,找人还不容易,抓来了人话都不问直接五花大绑,然后跟杀鸡似的,将脖子用力一抬,大刀片子就下去放血了。

    那些个草根阴阳师喊都喊不住:老大,不能砍人啊!

    扶苏不乐意了:不是你们说的吗,要把岳家人的阴气提升到极限,逼出他们血脉中对九鼎的共鸣之力,然后原汤化原食,消除掉九纬弧工程的外部封锁吗?为了让这股子戾气足够重,我这可都是屈杀,屁话都没有跟他们废一句,绑上直接抹脖子,怎么都到这会儿了,你们这帮子书生又来耍什么妇人之仁?

    阴阳师们于是就拿出了他们造的那五盏灯。

    人说了:两位老大,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远距离共鸣,你就靠这么一刀下去的屈杀之冤魂,那能有多大灵场啊?咱们特意造了这五盏灯,就用这岳家的血脉,活的,扔进锅子里,咱榨油点灯。

    这就相当于年羹尧吃猪肉是一个道理,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都知道,年羹尧吃小炒肉,那猪可不能杀,因为杀的猪,血都放干净了,这样的肉叫做“死肉”。他得找一群小兵,每人手里拿根木棍,在院子里追着猪打,这样活活打死的猪呢,那血都流到了脊背上,这样割下来的肉,那才叫做“活肉”。

    钦命抚远大将军年羹尧,那是中过进士的。

    跟这帮子阴阳师技术专家一样,知识分子,哪里来的什么妇人之仁,这帮家伙更特么狠毒!

    这么着,五灯齐明,整条九纬弧遗迹总算是打开了。

    “好狠毒!”陈局长骂道,“难怪要找姓岳的,卧槽,这个岳敬远……”

    对啊,这下您各位想明白了吧,为啥要用他的尸油。

    第二个问题:能源。

    最初秦始皇是找过九鼎的,当然了,那个时候找寻九鼎并不是为了这个事儿。

    就如同东汉末年,各路军阀都在找“传国玉玺”一样,那就是当作了一个象征国家权力的标牌罢了。

    史料记载,在周显王执政的时候,他把九鼎沉没到泗水里面去了。

    扯淡,全中国叫做“泗水”的河流、村、镇、县,你在百度百科里面天南海北就能找到四处,连尼玛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省的省会都叫泗水!

    当时真是天知道丫究竟将鼎藏到了哪里。

    不过现在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扶苏和蒙恬也算是搞明白了,有些东西,还真不像史册里记载的那样真实。

    比方说吧,鲁宣公三年,楚庄王带兵讨伐陆浑一带的戎族,那还不是战国,是春秋时期的故事了。他领兵到了洛水,当时东周的国都洛阳就在洛水的边上,于是乎楚庄王就在周天子脚下耀武扬威,搞起了阅兵仪式。

    当时的周天子是周定王,他也想不明白,这个向来不顺从的臣子到底要干什么,但毕竟,在名义上,楚国军队还是在帮你周王室讨伐异族,这是军功。

    于是周定王就派了一个叫做“王孙满”的大臣去慰问楚军,实际上是探探楚国的虚实。史料记载,楚庄王风光了一阵子,还觉得不过瘾,于是就想向周天子挑衅一下。

    您听这口气啊。

    王孙满来劳军,楚庄王跟他宾主坐定,开场寒暄搞完了,接下来楚庄王就问:

    我说老王啊,他老姬家——周王室是姬姓——当初开国的时候,不是将大禹所造,延续夏、商两朝的九鼎给承接过来了么,你看我们这些外臣平日里也见识不到,您是宫里的人啊,要不您给咱描述描述,丫究竟长得啥样,多重?口径多长?让本王也开开眼。

    这就是僭越了。

    这玩意儿是你能问的么?

    正统史料一致认为楚庄王“问鼎”洛水,其意不在周王之鼎,而在天下。

    这是犯忌讳的事情,可没办法,当时的局面叫做臣强主弱,你难不成还“奉旨严斥”?

    史料上说,王孙满是个聪明人,马上就看出了楚庄王的企图。他就告诉对方说:“在德不在鼎。”

    这是春秋时期普遍的政治观点,意思是说国家的强大在于施德政,而不是穷兵黩武,到了战国时期,观点正好反了过来。接着王孙满开始做大篇幅政治报告,讲了九鼎的来历。他说夏禹实施德政,各地诸侯都把自己那里的奇异之物绘制图,献给朝廷,九州的长官也把金属制品上贡。于是夏禹就把这些金属品做成九鼎,上面铸出各种奇异之物的形状。这样,百姓在山川林泽就不会碰到妖怪,不会遇到不顺利的事。因此上下和睦,都可以受到上天的赐福。夏桀昏乱,九鼎就迁到商朝。商纣暴虐,九鼎又迁到周朝。

    一通大报告差点儿让楚庄王昏厥。

    完事还接着念叨,说“有美德的时候,鼎小也是很重的;背离德行的时候,鼎大也是很轻的。而且上天保佑品德好,施宽政于民的君王。”

    楚庄王被搞烦了,赏了几个银子打发他回城。

    这段史料别说扶苏和蒙恬了,就是手机屏幕前的您各位读者都应该是知道得很清楚了吧?

    所以,当下两个好基友对这段历史有了重新的思考。

    问鼎,楚庄王是这种喜欢搞形象工程的人么?

    他又不是那个脑残宋襄公,打个仗还要等对方列好队,不打不仁义之战。

    人家做事那都是目的性明确,讲求效率的。

    他吃多了,明明知道春秋时期,周天子就是个摆设,尼玛劳师动众出兵不走直线,绕那么大圈子跑到首都城外就为了问个鼎炫个拽?

    你在他个废物面前炫拽有个毛线快感啊?

    真有能耐的话,你不到晋、齐、秦、越这些大国的门前去炫?

    他是真的在问鼎!这是扶苏的判断。

    很有可能楚庄王发现了什么,要知道,东岳宫在长沙,九纬弧工程的地下遗迹,就在楚国的地盘下面!

    但是楚庄王可能获得的信息也是些个零星碎片,于是乎他来核对一下,真实地询问九鼎的参数,其实就是想证实一下,所谓的九鼎到底还在不在周天子的手里。

    更有问题的是这个王孙满!蒙恬判断,被人们吹上了天的这个忠臣王孙满,也许他的真实面目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是个小人!

    而且是知道真实情况的小人!

    如果这个假定成立,那么史料记载的东西,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首先,小人嘛,欺软怕硬阿谀奉承,见到了兵精马壮,可能本人也颇为精壮的楚庄王,顿时就湿了,逢迎上去先来一顿歌功颂德。

    您是有徳的君王啊!

    您各位千万记好了,这句马屁等会儿是有用的。

    马屁拍的过程,也就是史料上说两个人宾主坐定,开场寒暄的过程。

    好,这个过程走完了,接下来楚王开始问鼎:

    老王啊,我们那块地面最近不太平,发现了一些非常可怕的东西,我怎么瞅着都像是……那个,有些词儿我知道,处在我这个位置不好问,也不能问,要不然您给我透个底,到底老姬家的那九个鼎,究竟长啥样?

    王孙满一听就知道了,虽说权贵是要巴结的,但毕竟这是第一次见面,一来两个人交情没有到那一步,二来你又不是猎头要把我挖走,我万一泄露了国家机密给你,你却不要我的人,那我回到洛阳以后哪个缺了徳的在场者把情况一说,我岂不是要满门抄斩?

    于是他决定,既卖这个人情给楚庄王,又明哲保身别把自己陷进去。

    如史料所载,丫开始做大报告。

    我几乎可以确定,之前我从百度百科摘过来的,那一大段王孙满做的《九鼎是怎样炼成的》大报告,百分之九十的读者根本没看就直接往后翻了。

    请你们耐烦一点,倒回去,重新仔细看。

    王孙满从大禹造鼎开始,到夏,到商,到周,历朝历代数过来,最后结尾还加了自己的注解,告诉楚庄王说:九鼎,属于有德的人。

    这下你们知道开场寒暄时那顿马屁拍得有多么巧妙了吧。

    一进门咱就说了,您楚王是有德的君主啊。

    那你还问个屁啊,这鼎就在您那儿啊!

    这样一种回话,既把底透给了楚庄王,别人又不会说他出卖国家机密,反而后世史书还要就王孙满的智慧和忠心几千年地歌功颂德。

    绝了!

    所以这里我再次提醒大家一句,我有的时候实在是出于必要才会去原文摘录百度百科的东西,绝对不是为了凑字数多卖稿费,否则我一定会说“某某词条你们自己去查”,因此劳烦各位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仔细。

    这个事情留下了一个疑点。

    既然人家王孙满将底牌都透给您了,那为啥楚庄王,以及楚国后世君主,并没有使用这个遗迹的记载?

    是因为他们破解不了空间撕裂的封锁?

    开玩笑,他们那个年代,阴阳师的技术力量比秦朝强到哪里去了,鲁班连战斗机都能造出来,还攻不破这个?

    那要不然,就是九鼎本身有问题?

    放久了,没法子启动?

    还是上次被姜子牙他们用过量了,失效了?

    那些个草根阴阳师又是一阵怂恿,两个好基友决定,带一尊金人下去。

    九鼎不九鼎的不重要,只要能启动封神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