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诅盟

徐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青铜贮贝器,这类文物在我们国家,以古滇国的出土物件最多。

    记得之前的章节我跟大家描述过古滇国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因此青铜贮贝器的历史,也就应该是跨越了战国、秦朝、西汉,这三个朝代。

    同时,在我们国家给文物“定级”的过程中,古滇国的青铜贮贝器,那级别都不低。

    关键就在于它们的盖子。

    虽然整体造型酷似圆铁桶,但那盖子,个个都不是一马平川。

    在圆形的青铜盖板上,全都是栩栩如生的立体雕塑。

    青铜的,应该是范铸法一次成型后,再熔粘上去的。

    比方说有上面雕刻了五头大水牛的,对,就跟那个大铜枕差不多;

    还有的雕刻了战马军队的;

    也有雕刻了类似酒池肉林那种用打通柱子绑定裸男开膛破肚杀人的;

    ……

    但是,只有眼下这一件,列入了国家宝藏,一级国宝,可以收录国家博物馆馆藏。

    因为这件名为“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的东西,它那个盖子上面的立体铜塑,跟别的贮贝器,在艺术价值上不一样。

    刚才我不是举了一些例子么,那些个场景都比较单一。

    雕水牛的,那么盖子上的塑像就都是牛。

    雕军队的,那么盖子上的铜塑便都是士兵和战马。

    ……

    眼下这一件,那可大不同,号称“立体版清明上河图”。

    虽然说主题叫做“诅盟”,但是雕刻的内容相当丰富,有人,有建筑物,有各种器具。而且不同的人还在干着不同的事儿。

    这样的一种“组合场景”,您在别的贮贝器上还真看不到。

    诅盟场面铜贮贝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从参数上来看,真的像个水桶——通高51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

    而且这个东西一挖出来,就知道是贮贝器,因为考古学家打开盖子的时候,发现那里面竟然还有小贝壳300余枚,个个都是一般大小,跟用筛子选过似的。

    现在我们说说它的盖子。

    隔远了整个望过去呢,你会觉得这个盖子上面好像有一个沙盘模型,有房子,还有好多人。

    这个建筑物模型我们称之为“干栏式建筑”,也就是说它有房顶,房顶上面还有瓦片,有柱子,有围栏,有基座,就是没有墙。

    那既然没有墙了,门窗自然也就不存在。

    这种东西就类似我们在一些公园、学校或者旅游景点看到的那些个“亭子”比较像。

    建筑物里面有小人铜像,但是更多的人像并不在屋子里。

    还有一个大广场,广场上的人更多。

    后来文物专家们数了数,不算那些因为长期埋在地下,风化侵蚀损毁得缺胳膊断腿的,就说手脚脑袋完整的人像吧,一共是127个。

    这个像亭子一样的建筑物里面呢,还放了一把椅子。

    不过椅子特别高,很有现代酒吧吧台外围那些椅子的感觉,这把椅子上面就“坐”了一个青铜小人,因为椅子高嘛,所以这个人只能“垂足”,上不着天下不落地。

    在这个人周围,放置了十六面青铜鼓。

    围着这些青铜鼓的左前方、右侧,还有很多盘子。

    里面堆放的那些个食物,关键是摆盘的风格,颇为类似上坟用的那种祭品。

    确实啊,都说这是个祭祀的场景,在建筑物的外面,有很多那种杀猪、杀牛、杀马、杀山羊的场景。

    有的人在吹奏不知道是笙管还是箫一类的东西。

    有的人在打铜鼓。

    有的人似乎在交谈,也不知道是扯闲篇还是在做生意。

    一些个妇女,手里挎着小篮子,装了各种各样的小东西,鬼知道是不是来赶集的。

    而这其中,最抢眼的是几个男人。

    全身上下什么东西都没有穿,所以您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是男人。

    从局部尺寸到整体身材,那都是上品的性感货色。

    还用绳子绑着呢。

    按照官方的解释,这些个性感裸男,是祭品,在这个“诅盟场面”里,他们是要被杀掉的。

    尼玛真是糟蹋东西。

    所以从整个场景的内容构成上来说呢,还真是特别丰富,“立体版清明上河图”真是当之无愧。

    咱现在再回过头看看整个贮贝器啊。

    一开始不是说过吗,它的整个外形、规格酷似水桶,但是有一点又不一样。

    水桶有一个“提手”,打满水之后你可以用这个部件将整桶水拎起来。

    但是贮贝器没有这样的设计。

    它是在桶壁的外侧,左右对称的方向,各出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小型青铜雕塑,就类似鼎的两个耳朵一样。

    如果你需要将贮贝器搬移,那么你就用双手握住这两个小雕塑发力即可。

    这雕的是两只老虎。

    正如歌里唱的那样,很奇怪。

    虽然是老虎,但是造型跟东北虎、华南虎、美洲虎都不一样。

    才没有那么毛茸茸的感觉,它这就跟刚做了韩式美容激光脱毛一样,通体嫩滑。

    再加上那一丝赘肉都没有的修长身段,那小腰,那翘起来的圆润屁股,哎呀,真是比我老婆刚发育那年还诱人。

    关键这体位……

    两只老虎都是趴卧,但是贮贝器它是竖着的啊,所以这两只趴卧在桶壁外侧的老虎,也是竖起来的,屁股朝下,脑袋朝上,略有扬起,虎眼直视的方向,正好就是贮贝器顶上的那个“诅盟场面”的盖子。

    有人就说了,您刚才明明描述的是一个祭祀的场景。

    中国古代有活人献祭,外国也有嘛,祭祀就祭祀,虽然说形式比较残忍,但是从考古和历史的角度来讲,这也算是比较常见了,为啥一定要折腾一个新名词“诅盟”出来?

    按照马馆长的科普,所谓“诅盟”是西南古国上层贵族们经常折腾的一种仪式,这个仪式很复杂,而“献祭”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且这个环节虽然要把活人扒光了搁在祭台上宰杀,但从实质上来讲,这些人的尸体,并非为了献祭之用。

    而是一种诅咒。

    “‘诅盟’是一个合成词,也就是‘诅咒’加上‘盟约’的意思。”马馆长找来了一些古代文献。

    这其中基本上都不是人话,我权且列着,大家看得懂看不懂都先看一看,一会儿我们要做对比的。

    《书·吕刑》记载:“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

    孔颖达疏:“虽有要约,皆违背之。”

    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在《上门下裴相公启》中说:“某顷堕危厄,常受厚恩。诅盟於心,要之自效。”;

    南朝梁国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祝盟》中写:“在昔三王,诅盟不及,时有要誓,结言而退。”

    ……

    “看不懂不要紧,我解释给你们听,”马馆长说,“比方说两个地方政权,咱就拿云南的古滇国来举例子,他们的国王,要和邻省贵州的‘夜郎国’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抗西汉的军队。——我只是举个例子啊,并不代表古代真的有这样的事情。但是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双边互信。”

    古代和现代不一样,现如今地球上的两个国家,你都不要说是隔壁邻国,就算是中间夹着一个太平洋,他们之间不信也得信。

    邦交频繁。

    为什么?全球经济一体化,谁又能离得开谁啊?

    古代,特别是中国内陆地区,那些个地方政权之间就不是这样了。

    他们都是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闭关锁国自己养活自己,除非面对共同的敌人,否则你别说信与不信,丫根本连结盟不结盟的事情都懒得去想。

    其实我觉得马馆长这个例子,如果反过来说,是夜郎国的国王主动去找滇王结盟,那可能性倒是相当大,原因我们放在后面的章节里去说。

    好啦,回到马馆长的例子,两个政权要结盟,可是之前的N多年里,两国人民都不互相来往的,你凭什么建立互信?

    有些读者就按耐不住的说:“古代人不是搞‘歃血为盟’么?”

    找一缸白酒,找一把刀子,两个国王都把自己的手上划一刀,将鲜血滴落到酒缸子里面,搅和搅和均匀了,然后……

    有往脸上抹的,也有往肚子里喝的,这就叫做“歃血为盟”了。

    屁!我告诉你这就是最典型的互相不信任!

    否则你为啥不弄一碗白开水或者豆浆啥的来歃血啊?

    还不是担心对方的血管里有什么不干净的传染病,弄一缸子白酒消消毒,欺骗一下各自猥琐的心灵。

    其实我来告诉大家真相吧,“歃血为盟”建立互信的基础,根本就不在于割手臂放血,而在于那一纸盟约。

    古代虽然没有先进的通讯技术手段,但是不管什么人,互相搞歃血为盟的时候,他是要恭请很多的“第三方”到现场见证的,这一纸盟约,双方盖上大印签好名,那是要公告四方,传檄天下的。

    你要是背信弃义,你就会被天下人嚼舌根,包括你自己的手下和打工马仔。

    但即便这样,那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刘邦就是那种几千年才出一个的旷世小人。

    他就敢在鸿沟盟约墨迹未干,跟项羽歃血为盟脸都没有洗干净的情况下,连夜调兵击其暮归。

    出尔反尔,古今第一人。

    扯远了啊,现在我们将视角放到西南地区,这些个封闭的内陆小国。

    滇王也好,夜郎王也好,不说是没见过世面吧,本身他们也不是啥中原核心政权夏、商、周的天子册封诸侯国,因此跟其他各地方政权本身就没有什么交往。

    还“歃血为盟”?

    你上哪儿找足够的见证人啊?

    你又凭什么公告四方,传檄天下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国家与国家了,就算是两个村子,互相之间为了一些山林田亩的划界,水源的灌溉分渠,想要立个约啥的,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怎么办?

    不要紧,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开发出了“诅盟”这么个程序。

    首先是“诅”,用献祭的那种形态,抓几个活人现场宰杀,这叫做留靶子,立参照物。

    然后才是“盟”,无需歃血,无需满世界发传单,也找不到什么第三方公证人,但是有一条,双方要下毒誓,谁要是出尔反尔,那在场的任何人,都可以将他按照刚才宰杀活人的那个样子,将背信弃义的人给开膛破肚。

    这两个场面是承前启后,甚至是同时进行的,双方一边签约,台下一边大宰活人。

    不得不说,这种方式对当事人的心灵冲击是很强大的。

    当初在鸿沟签署《楚汉停火协定》的时候,如果也用这种方式的话,说不定刘邦那个市井无赖多少也不会做的太过分,就算要出尔反尔,或许也不会那么快吧?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有的读者说了,我们作为网易云阅读的用户,看了那么多的脑残作品,机关枪一突突死一山坡人,看无涯-知的《致命关系》那人都是要被反反复复折腾,变成尸体还要给男人享用……

    “我们这些看虚拟艺术作品的人,都对死人场景麻木了。”

    是啊,那么古代那些个贵族,不说什么国王了,就算是将军、城主,谁手上没有几十上百条人命啊?

    人家会在乎什么活人献祭?

    人家会受到心灵冲击不敢毁约?

    好吧,那我补充一点,也就是刚才马馆长拿出来的那些个古代文献里,我们有一份史料开始没有说的,它形容了“诅盟场面”那些被拉上杀猪台的,究竟是些怎样的活人。

    清朝有个人,晚清道光年间,叫做“魏源”,都认识吧?

    初中历史课本里就有,就是翻译《海国图志》的那个人,林则徐的死党,所谓“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讲的就是这两位好基友。

    但是魏源这个人呢,他不但“看世界”,他还喜欢“看古代”。

    这个人不但擅长翻译外国文学名著,而且自己也码字儿写书。

    比方说他写过一本叫做《圣武记》……您听这名儿啊,颇有网易云阅读玄幻仙侠频道爆款大作的风范。

    在这本书的第七卷,他就介绍过关于古代“诅盟场面”的事情。

    “于是苗逃归,播告徒党,诅盟益坚,多手刃妻女,而后出抗官兵。”

    清朝的文言文,已经接近白话了,您可别告诉我说这句子您看不懂是啥意思。

    这下懂了吧,您知道“诅盟”的“诅”环节,那些被大肆宰杀的不穿衣服的大活人,都是些什么人了吧?

    回到马馆长举的例子,滇王要和夜郎王诅盟,那么那一些被扒光了衣服裤子,推到刑台上来宰杀的俊美男子,那可就不是军营里的战俘,也不是贵族豢养的奴隶,更加不是什么牢房里的死刑犯或者街上随便抓来的平民。

    尼玛那些全是滇王自己家里的亲戚!

    所以你说这个场面刺激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