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秘密赴川

谁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谍战之刀尖舞者最新章节!

    一份发给死人的电文,反映了什么?

    “作者”不知梅方舟已亡。梅方舟一介老军统死于小小警局之手,轰动一时,全国各大小报均曾转载,乔某和宣嘉伦据此分析,电报“作者”彼时应居于交通闭塞之地,首选川境;进而判断,电文内容或可与共党将派人赴汉接替原中共武汉地下党市委书记徐展晖之职务相关。理由一,抗战期,共党于川地培养存储了大量干部,这些宝贵资源经发酵遂成全国各地共党骨干的中坚力量。理由二,梅方舟在共党内所埋之雷非泛泛之辈所处位置亦非般般。

    但这一切毕竟仅止于揣测,真实情况究竟若何?宣嘉伦不得不有所动作,若将此人放进汉口,后患无穷,最佳选择是将其掐死在川境。

    麦昌和霍光便肩负着这样的使命,秘密潜入重庆。鉴于重庆乃中共地下党活动“猖獗”之地,且自身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宣嘉伦指示,行动小组进入重庆之后,切不可与官方产生任何的横向联系,亦不可探亲访友泄露行藏。

    安顿下来后的麦昌和霍光于当日晚间造访了位于永川区大甲街83号一家名叫昌隆的贸易货栈。

    彼时的重庆已不复当年陪都之风貌,党政军各机关的大量撤离使之在这个冬天略显清冷,远离市中心的永川愈发萧条冷寂。人力车在大甲街83号门前停下,人家已经打烊了,底楼漆黑一片,二楼尚有个窗口亮着灯。

    宣嘉伦当年所建的这个联络站在他去往南京后被移交给了军统重庆站,其任务是与军统打入中共四川地下党的卧底保持常态联络。所谓常态其实并不频繁,掌柜伙计们也就跟寻常百姓一样,过着正常人的居家日子,该吃吃该喝喝开门做生意打烊钻被窝。

    霍光敲了好几下门,楼上才传来一个男人懒洋洋的声音,谁呀?没长眼睛啊,打烊了,明儿请早。

    “老板,我老宣口的。”麦昌递出暗语。

    楼上的一个窗口打开了,探出一颗人头。

    “老什么,没听清楚,再说一遍。”

    “老宣口的,年底想屯一批货,请行个方便。”

    “脑袋”马上说,老宣口的啊,请等等这就来,缩了回去,关上窗,随即传来嗵嗵的下楼梯声,麦昌面前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一张小伙子的脸,打量了麦昌和霍光一眼,闪开身子陪着笑脸说,快请进,我是守夜的小伙计,掌柜的吩咐这两天有老宣口的人来,好久没听见老宣口这三个字了,多有怠慢楼上请。

    麦昌和霍光随着小伙计登上木质楼梯进入二楼一个烧着炭火的房间,身上顿时暖和了。房间不大,摆着一张床一张八仙桌几个条凳,伸手就够得着天花板。小伙计请他们坐下,倒了两杯热水递到俩人手上,一脸的歉意说,掌柜的不在,得电话请。

    麦昌立马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那就快去请啊。

    小伙计忙着下楼打电话去了,霍光打量着房间颇感慨地说,也亏他们忍受得了。

    麦昌不屑道:“但安逸,小日子过得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霍光却道:“老麦,这话有些刻薄了啊,换你不觉得憋屈吗?”

    麦昌正说着那要看各人的能耐了,小伙计慌急赶忙的上来了说,掌柜的马上到,请二位略等等,要不要烫上一壶酒……

    麦昌挥了下手说不必了,小伙计便不知该坐该站的立在那儿不知所措了,还是实在看不过眼的霍光请他坐下,他才半边屁股挨着条凳坐下了,看来他就是一底层的小喽啰。

    霍光没话找话地问小伙计是哪里人,入行多久了。小伙计诚惶诚恐的一一作答,不敢多说一个字。正聊着,楼下的门吱呀一声响了,小伙计连忙起身迎了下去。随着楼梯响,一名三十余岁男子在楼梯口露了头,一张典型的四川人面孔,一手拎着瓶酒一手拎着两个沁油的纸袋,嘴里连连称着“长官辛苦了”,走了上来,将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首先朝起身迎接的霍光伸出手去。

    “在下是这里负责的,人称马掌柜,多有怠慢。”

    霍光与他握过手后,向其介绍麦昌是此行带队的。马掌柜的一双手紧紧握住麦昌的手,寒暄的话尚未出口,麦昌便说:“马掌柜,时间紧任务急,客套话就免了。宣站长交办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马掌柜一边说着人已经派出去了,一边把带来的油纸包打开,有卤牛肉,油豆干,花生米,边展示边对麦昌和霍光说,天气冷,顺路买了些下酒菜,咱们喝着聊。

    人家如此热情甚至低声下气,麦昌板着的一张脸也只得放下了,三人围桌而坐喝上了,边喝边聊。

    宣嘉伦在发给马掌柜的电文中向他问了两个问题,一是川西川东特委有何异动;二是两地特委高层中是否有眼线。

    第一问,马掌柜的答复是暂未掌握。第二问,他的答复是尚未到达那个程度,皆用的否定式。但是,他接着对第一问用了一个肯定式,可查。

    马掌柜的解释是,他这条线上在两地卧底的级别均不甚高,极难掌握高层的第一手情报,发给梅方舟的那份电报若来自保密局卧底川西或川东特委眼线,他的人可根据某些迹象某种程度上予以佐证。

    一谈到专业,麦昌的兴趣来了,马上问了句,何以见得?

    马掌柜道:“川境共党真正意义上输出干部之地,是川西特委大旌山根据地。抗战期,四川共党做的最有意义也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在该地孕育了大批的共党骨干,内战甫一爆发,便大批次派赴全国各地,目前剩下的已不多了。以宣老大之判断,此次派出之人若是前去主掌地下党武汉市委,那这个人分量可不轻,人选应出自川西特委高层。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目标,锁定川西特委高层,这个人便浮出水面了。如此,掌握他的行踪直至拿下当不成问题。”

    “怎么讲?”正听得来劲的麦昌眼睛一下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