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日本---旅游文化【9】

春晚特约记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樱花之都---日本最新章节!

    高官参拜

    第一次因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而引来外交危机的是中曾根康弘在1985年8月15日用日本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中曾根是第一个战后首相用日本政府首脑的身份来参拜。

    自此11年内再没有日本首相前往参拜,直到1996年的桥本龙太郎。

    对于这次参拜,日本社会的反对者认为国家首脑的参拜,“日本国民将会因自己的手正式抹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和战争犯罪而遭到来自世界的谴责。”

    在2001年的竞选活动中,小泉纯一郎保证他会在“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但是由于中国和亚洲国家的外交压力,最终当选的小泉首相结果提前在8月13日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免显得对反对声音不敏感和轻视。

    但是由于中国的反日情绪还是很强,小泉在2001年10月8日到北京向中国表示他“衷心的歉意”。

    参拜影响

    参拜靖国神社不论在任何时间都会有严重的政治后果。比如2002年4月的再次参拜,令中国非常愤怒。

    2005年4月27日中国驻日大使王毅说,中国和日本在1985年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之后同意,日本高层领袖不再参拜这座神道教的神社,以换取中国不反对低层官员的参拜。

    翌日,于1982年到1987年担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中曾根即称:“这是完全与事实不符的。”并且“正式否认有‘君子协定’的存在。”

    2005年5月23日,中国副总理吴仪以国内有紧急事务为由,无预警地取消了原定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面,提前结束访日行程;但并未变更5月24日原定的访蒙计划。

    尽管中国官方否认此举与靖国神社议题有关,仍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方面借此表示对小泉首相将再参拜靖国神社之发言的不满。

    日方认为取消会面此举严重违反了国际外交礼仪,中国官方并未就此道歉。

    大部分日本人,无论对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持赞成或反对意见,都认为这是日本内政问题,其他国家不应以任何行动予以干涉或企图干预。

    小泉也自称参拜是基于个人信仰和日本的文化传统,别国不应该对此说三道四。

    这番话在日本国内也有很大共鸣。

    参拜事例

    1945年8月18日: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在担任首相第二天就参拜了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一次)。

    1945年10月23日:首相币原喜重郎在担任首相的当月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45年11月20日:首相币原喜重郎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1年10月18日:首相吉田茂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2年10月17日:首相吉田茂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3年4月23日:首相吉田茂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3年10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4年4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7年年4月24日:首相岸信介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8年10月21日:首相岸信介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9年靖国神社开始祭祀“二战”B、C级战犯。

    1960年10月10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1年6月18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1年11月15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2年11月4日:首相池田勇人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3年9月22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5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6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7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8年4月23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9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9年10月18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0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0年10月17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1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1年10月19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2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2年7月8日:首相田中角荣在担任首相第二天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3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3年10月18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4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4年10月19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5年4月22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5年8月15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这是战后日本首相首次在战败投降日参拜靖国神社。

    1976年10月18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7年4月21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4月21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8月15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10月17日靖国神社秘密开始合祀甲级战犯。(时值邓小平副总理访日、中日两国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前一周。)此举于翌年被公诸于世。

    1978年10月18日:首相福田赳夫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9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9年10月18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80年日本政府曾发表“正式见解”,称“不能否定首相以公职资格参拜靖国神社有违宪的嫌疑”。

    1980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1980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0年10月18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0年11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4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10月17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4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10月18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3年4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3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3年10月18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1月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4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10月18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1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4月22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首相在日本战败40周年之际参拜靖国神社。这是“二战”后日本首相首次以公职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1994年,首相村山富市呼吁反省军国主义历史的同时,其内阁七成员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1995年8月15日,任村山内阁通产相的桥本龙太郎等8名自民党出身的内阁成员参拜了靖国神社。

    1996年7月29日桥本龙太郎首相以公职身份在自己生日当天参拜了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一次)。这是继中曾根康弘之后,日本首相时隔11年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1997年4月22日,“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223名成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后来成为日本首相的小渊惠三作为该会会长带头进行了参拜。

    1997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

    1998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及议员代理人参拜靖国神社;

    1999年8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野中广务提出将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移出靖国神社,同时将靖国神社“特殊法人化”。

    1999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2001年8月13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这是日本现职首相时隔5年参拜靖国神社。

    2002年4月21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2年12月24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的私人咨询机构“追悼战没者暨纪念和平纪念碑等事项研究恳谈会”(简称“追悼、和平恳谈会”)提出最终报告,建议日本新建一个没有宗教色彩的、日本以及外国领导人均可拜谒的国立墓地,以纪念战争死难者并祈愿世界和平。

    2003年1月14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4年1月1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5年8月14日: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及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参拜。

    2005年10月17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2005年10月18日:日本一百多名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2006年8月15日:首相小泉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9年10月19日:日本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期间参拜了供奉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2010年8月15日:首相菅直人及其内阁不参拜靖国神社,而自民党及其欧洲极右翼分子首次参拜靖国神社。

    2011年8月15日:日本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等50名国会议员15日上午参拜了靖国神社。

    2011年10月18日:由日本跨党派议员组成的“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会长:自民党前干事长古贺诚)的国会议员等18日上午参拜了正在举行秋季例行大祭的靖国神社。

    2012年8月15日:日本国家公安委员长松原仁于15日上午参拜了靖国神社。国土交通相羽田雄一郎也前往参拜。

    2012年10月17日: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2012年10月18日:日本67名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2013年4月23日:由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168名成员集体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从2013年4月21日开始,靖国神社举行例行春季大祭,首相安倍晋三当天以首相名义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此前,共有3名阁僚参拜了靖国神社,包括副首相麻生太郎。

    2013年8月15日: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自民党青年局局长小泉进次郎,安倍内阁两阁僚日本总务大臣新藤义孝和日本国家公共安全委员会委员长古屋圭司。[1]以及日本跨党派议员团体“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的成员也参拜了靖国神社。据团体称,参拜者约50人,其中包括自民党政调会长高市早苗、民主党参院干事长羽田雄一郎以及日本维新会代理党首平沼赳夫等人。[2]

    2013年10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名为“真榊”的祭品。这也是继靖国神社春季大祭、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后,安倍再次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2013年10月18日:日本总务大臣新藤义孝和159名国会议员18日参拜靖国神社,这是继“春季大祭”166名日本国会议员参拜后,日议员的又一次大规模“拜鬼”。[3]日本时事通信社就日本首相安倍是否应该参拜一事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可以参拜”的民众占到47.8%,表示“最好不去”的约占38.3%。据悉,本次民意调查以日本全国2000名成年男女为对象,以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有效回答率为63.9%。[4]

    2013年10月1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亲弟弟日本外务副大臣岸信夫参拜了正在举行秋季例行大祭的靖国神社。[5]

    法案

    招魂

    1945年,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国神社,为此靖国神社举行“临时大招魂祭奠”,把许多未死的人也来祭祀。后改为宗教法人才得以幸存。

    1955年以后,自民党5次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将靖国神社改为“特殊法人”,试图将之国营化。

    1974年,由于日本社会的广泛抗议,才没有成功[1]。在正殿的神座(安置神体的地方),当初是只一座。战后,为了祭祀于台湾神宫及台南神社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和祭祀于蒙昧疆神社(张家口)的北白川宫永久王,重新设立了别的神座。因此有两神座。

    日本厚生省1966年将含有甲级战犯的祭祀名录交给当时的靖国神社宫司(即负责人)筑波藤磨,但筑波没有把他们的牌位供奉上去合祭。

    1978年10月靖国神社宫司松平永芳(战败时期的宫内大臣松平庆民的长子)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所判处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14人的牌位移入靖国神社合祭。

    天皇态度

    二战后,日本天皇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自从甲级战犯灵位进入神社后,据侍卫长的回忆显示,裕仁天皇因为不满神社供奉二战甲级战犯,故自1978年后再也没有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当周恩来决定与田中角荣首相谈判恢复中日邦交时,基于需要日本援助以及只要恢复邦交,跟台湾断交的政治考量,提出所谓战争责任在于日本军国主义者身上,而不在日本人民身上,日本人民是战争受害者的暧昧不明的战争责任二分论观点,不但在国内四处进行二分论观点的教育,且尽量避免安排日本人到抗日名胜古迹去参观,以尽量促进中日双方的友谊。

    刚开始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大平正芳、中曾根康弘等人数度以首相身分前往参拜时,中国国内媒体也未曾有自主性的大幅报道,虽遭到中国政府的官式谴责,但并未引起中国民间的强烈反应。

    但中国官方和民间加大了相应的反弹力度。因此自从二十年前日本首相以官方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以来一直存在的参拜行为,在小泉纯一郎首相的时代,重新引发历史上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韩国等国的激烈抗议。

    日本国内对于领袖或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亦有正反两极化的反应,许多人认为官员只能在非公务时间以私人身分参拜,前往参拜时并不得利用公务车或其他行政资源,否则就是违背了政教分离的精神。

    在2001年的此次参拜,有639名日本人和韩国人向大阪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判决首相参拜的行为违宪,并且要求停止参拜,并向原告受到侵害的宗教人格权支付赔偿。

    而支持者则也提起了诉讼,认为对靖国神社的侮辱使死者的遗属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小泉首相在2001年10月8日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的侵略向日本中国侵华战争中的中国受害者则表示“衷心的歉意”。

    小泉在2002年4月再次参拜。这次参拜令中国官方非常愤怒,以至没有邀请日本到北京参与2002年9月的中日关系正常化30周年的活动。同时,因为小泉纯一郎年年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两国领导人多年没有任何互访,出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局面。小泉在2006年8月15日兑现其竞选诺言,于卸任前参拜靖国神社。

    安倍晋三在就任日本首相之后,处理靖国神社问题相对低调。就任以来,尚未对是否参拜做出明确表态。部分外界分析,其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国内右翼势力及提升的民族情绪;另外一方面也是避免在东亚引起新一轮的外交风波,损害脆弱的中日和日韩关系。

    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终战纪念日”的时候,很多日本国民都去靖国神社去纪念战死了的亲友。而且,有参与过“大东亚战争”的日军军人也在这一天穿上军衣去参拜战死的同僚。

    这个宗教机构的争议升温的原因是由于有日本政府的官员,包括首相和内阁成员,在极具有象征色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因为有些日本高级官员参拜供奉战犯的神社,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与韩国,对日本对过去侵略战争的肯定态度表示抗议。

    “把这一千多名战犯的牌位迁入神社,表明日本官方对历史并未有作充分的反省。”至于其他也受过日本殖民统治,日后独立的东南亚各国,如印尼,菲律宾,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则几乎未有任何反应?

    记者观察

    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期间,把朝鲜当地不少具历史意义的文物掠走。当中有不少就放在靖国神社展览。2005年10月20日,日本把放在靖国神社的北关大捷碑归还给朝鲜。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市中心,离天皇居住的“皇居”不远。神社内大树参天,相比于车水马龙的东京街头,森森然自成一个天地。神社的布局与遍布尔日本各地的大小神社没有本质的不同,唯独正门高达二十三米的高大“鸟居”是其它神社难以比拟的;遍及各处的明治等天皇“御笔”和皇室的菊花徽记,在显露出靖国神社的特殊地位。

    始建于1869年的靖国神社,所祭祀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历次内外战争中死去的军人,也包括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死在他国土地上的军人。它曾经是日本凝聚极端民族意识乃至于军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基地,更曾经是日本法律明文规定的“最高神社”。虽然这条法律已随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被扫进了时间的垃圾堆,但后来又经过数次修葺而显得鲜明整齐的神社殿宇足以提示,这并不是一段遥远得可以被遗忘的历史。

    记者来日之前曾听过一些不太真实的传言,例如靖国神社不准中国人进入、不准拍照等等,但这是不确切的。记者在神社内外苑自由行走、拍照,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只是在拜殿前面试图近距离拍摄内部情况时受到了旁边保安人员的劝阻。

    靖国神社内外苑的一派安详景象,与记者想象中的“政治焦点”形象无法对号入座。本已不多的游人中大多数只是在这片绿地中闲庭信步,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外国游客。据记者在拜殿一旁观察,十五分钟内真正的参拜者只有寥寥七人。保安人员介绍说,这样的情况是常年性的,偶尔见到的大群参拜者,多半是某个大家族共同祭祀先人或是某个部队单位的遗族组织举行活动。记者看到的“参拜”仪式也很简单,大抵是击掌、投币、然后低头鞠躬而已。参拜者的表情也并不显得特别严肃,甚至还有人在拜殿前小声说笑。似乎一切都没有破坏宁静安详的气氛。

    但是,这种宁静让笔者感出一种深深的冷漠,一种“政治冷感”底下对是非公理的漠视。正如国内很多研究日本问题的学者所指出的,日本社会当今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普遍地“反华”或“右倾”,而是在政治冷漠中对制衡日益猖獗的右翼分子的放弃。

    在离开拜殿沿主干道原路离开靖国神社途中,记者结识了一位二十来岁的日本女性,她来自静冈县,是乘到东京游玩的机会来拜望在太平洋战争中死去的家族先辈的。她说,日本社会普遍存在认为人死了就成为神的观念,而且靖国神社的大多数参拜与纪念活动都是普通人各自祭祀其先人的。不过她也同意,小泉作为首相参拜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

    在原路返回时,记者走进旁边的游就馆。事实上,这个以荀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命名的战争博物馆才是最让中国人感到愤怒的地方。十一个展示室,炫耀着日本明治之后在他国土地上的“辉煌战绩”,供奉着各式杀人武器,同时以“资源短缺、生存空间险隘”为由为一场场侵略战争辩解开脱,甚至还将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照片高悬墙上。时间的流逝、公理的伸张、正义的审判,似乎都与这座建筑物无关。记者没有看到有多少日本人在此瞻仰缅怀,但这个地方的公然存在,在作为侵略战争受害国国民的记者看来,本身就是历史的怪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