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转折!

烟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宠宠欲动:毒媚王妃腹黑爷最新章节!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陈如海看到赶来的年贵妃,全身抖动的秋天的树叶一般,结结巴巴的说道,“贵妃娘娘,皇上可能不行了!”

    年贵妃听完陈如海的禀报,身子猛的一个激灵,就觉得寒风四面八方的向她吹来,吹得她一阵头昏目眩。

    等她稳住身形后,撇下一众的宫人,绕过层层叠叠的帷幔,走进内殿。内殿里文帝一张脸面如死灰,眼睛紧闭,整个人似乎正沉浸在一场噩梦中,嘴里不停的叫着一些故去亲人的名字。

    年贵妃急忙上前,抓住文帝的手臂,焦急的在他耳畔边轻唤着他。文帝在被她唤了许久后,才像是终于从噩梦中解脱出来,全身都是汗的睁开了他的眼睛。

    可他的双瞳依旧像是萦绕着一层混沌的迷雾似的,死气沉沉。

    “皇上。”年贵妃紧握住他的手,回过头又对侯在外殿的陈如海他们一众宫人喊道,”御医!快传御医!”

    文帝却是虚弱的摇了摇头,“不用御医了……枭儿……传枭儿……进宫。朕有有……要要事要……”

    他把话说的断断续续,像是随时都有可能撒手西去。

    年贵妃面上虽保持着镇定的神情,可心里已经掀起了万丈巨浪了,她挤着笑安慰着,“皇上,你别焦急。臣妾现在就命人去把枭儿传进宫。”

    年贵妃转头又是厉声安排陈如海他们派人去把齐枭请进宫。另一方面又让御医过来给文帝把脉用药。

    东宫,齐枭知道消息后,便带着青晨一并进了宫。文帝本就是憋着一口气,等齐枭夫妻两进宫后,他一只手颤抖的伸出来,紧抓住齐枭的手臂,这才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似的,长长的松了口气,“枭儿,朕又梦见你祖父、曾祖父他们了……”

    齐枭听到文帝这话,眼皮向下轻敛了敛。

    青晨拿着医箱也在边上为文帝轻搭了脉。齐枭看向她时,她对着齐枭轻摇了摇头。

    文帝的病本来就是这些年心殚力竭扑在朝堂之事所慢慢累积下来的病。前些日子虽是有些好转了,可最近盛京城突下了一场暴风雪。因为天气的缘故,朝廷又得派人安抚灾民,文帝着了凉,心里又记挂着受灾的百姓,他的病又愈发严重了。

    现在他的脉搏绵软无力,双眼无神,形容枯槁,已是油灯枯尽之象,回天乏术了。

    文帝见到齐枭后,整个人的精气神似乎有了些许的好转,他扯着齐枭的手不放,细细叮嘱着他,“等朕去见你祖父、曾祖父他们后,整个云龙国就都都得交由你看管了……朕对你有信心,你一定可以……实现当初对朕的那些承诺。”

    文帝说到这里,脑海里迅速的将他这一生的经历在脑海里回现过。登基这么多年,他这个皇帝做的最为骄傲的两件事情,一是他登基继位这么多年,云龙国百姓安居乐业,他这个皇帝虽不是盛世明君,可也算是没有玷污齐氏一族的名声。

    他做的最为骄傲的第二件事情大概就是生了齐枭这个皇儿。

    他这个当父皇的不能为云龙国开疆扩土,有他的枭儿在,他相信他的能力。以后云龙国一定会成为整片大陆上最富足且最有军事实力的大国。

    只可惜……他是看不到这一天了。

    文帝想到这里,眼神又黯淡黑寂了几分下去。他的目光往边上为他诊脉的青晨身上看去,语气祥和,“你不用再为朕这身子忙碌什么了。朕的身子朕自己比谁都清楚……救不了得。”

    青晨向文帝恭敬的说了声抱歉。

    文帝轻摇了摇头,又无奈嘱咐着,“让你一个秦国的郡主嫁给枭儿……的确是委屈你了。看在枭儿那么喜欢你的面上,以后……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就多担待些。”

    文帝几乎已经可以预见自己若是撒手西去后,年贵妃这个当婆婆的绝对不会让她好过的。

    文帝空幽的目光又落在齐枭身上,“朕不在了,你们夫妻两也要快点开枝散叶。这样朕去见你们祖父他们时,他们也不会埋怨朕。”

    齐枭的眼眶微微有些发酸,再怎么坚强的一个男人,在面对曾经最崇拜的文帝就要离世的现实问题时,心里还是被伤感的情绪所笼罩。

    他向文帝点点头,保证的说着,“父皇你放心。儿臣一定不会辜负你对儿臣的期望的。儿臣和太子妃也会很快的有孩子的……”说到这里,齐枭实在是说不下去了。他被文帝扯着的手反过来包住文帝的两只手。

    同是男人,又同是掌控了整个国家命脉的父子,父子两人已经不习惯把对对方的牵挂和不舍直接说了出来。

    父子两人沉默着互相对视,此时无言胜有声。

    整个寝殿一下子笼罩在一种凝重的低气压中,宫人侍卫军们已经在殿外跪了一地。

    殿外阴沉的天空中,已经又有雪花簌簌落了下来。远处,有一群宫人簇拥着一个身穿白色狐裘大衣的女人从雪中而来。

    等那群人走到跟前后,跪在殿外的宫人们一下子就认出了来人。

    珺宁大长公主。

    珺宁大长公主一听到宫中文帝病重的消息便匆匆赶来。这个时候她也顾不上扫去狐裘大衣上飘落的雪花,怀揣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疾步进了寝殿。

    “皇弟。”

    珺宁大长公主的呼声让文帝身子一震,目光就向珺宁大长公主的方向看来。

    “皇姐。”知道自己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了,以后去那个冷冰冰的世界可能就没有人能像他的皇姐那般照顾他了。

    文帝嘴角一垂。

    珺宁大长公主来到寝榻前,未语便已经落了泪,“皇弟,你要振作啊。你要是就这样离开了,你让皇姐怎么办?皇姐年龄大了,已经经不起折腾了,实在是不想再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离世了。”

    文帝看到珺宁大长公主哭得难过,他一双浑浊的瞳眸里才又有了一点亮光。

    知道自己皇姐这一生的命运坎坷多舛,文帝也怕自己要是就这样走了,他的皇姐一时想不开会做傻事,他声音有些哽咽,“皇姐,皇弟只能跟你说声对不起了。以后皇弟不在了,枭儿到底会年轻些,你可得帮皇弟看着他些……还有,朕不能亲眼看到枭儿他们生的孩子了,皇姐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的,也要帮朕多看看皇孙儿……枭儿那么聪明,呦呦又长的好看,他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可爱的。皇姐你一定要记得帮朕看着……”

    文帝大概是一下子说了太多的话,说到后面,他本就憋着的那股劲头一下子散开。他眼眸里的那点光亮又迅速的黯淡浑浊起来。

    珺宁大长公主心一颤,又拼命的喊着文帝。

    文帝被珺宁大长公主喊了后,摇了摇头,似乎才把眼瞳里的浑浊光芒摇散开些许。他缓缓的抬头,目光从珺宁长公主脸上越过,从齐枭青晨脸上掠过,最后才落到早已经泣不成声的年贵妃身上。

    他向年贵妃伸出一只手,年贵妃猛泣了一声,就奔到文帝面前,哭了起来,“皇上,你让臣妾以后怎么办?臣妾不能没有皇上你啊……”

    文帝一只手轻抚在年贵妃脸颊上,似乎要为她擦拭眼角淌落的泪水,可那只手才轻拭了她脸颊一小下,就剧烈的抖动起来。

    继而文帝全身都开始剧烈的抽动起来。

    他双眼往外凸,瞳孔剧烈收缩了几下后,一张灰败脸庞上露出愕然惊惶的神色,嘴里喃喃自语着,“父皇,母后,你们来接儿臣了……儿臣这就跟你们一起离开……”

    这话一说出,年贵妃和珺宁大长公主顿时就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两人都哭了起来。青晨看着这场面,心里想到前世青浩南离世时的凄凉场面,心也不由得一悲,鼻子发酸。

    齐枭紧紧地握住文帝的两只大手,长而翘的眼睫下,眼眶也微微有些发湿。

    蓦地,文帝身子又是猛地一阵抽动,双眼一闭,身子就猛跌进寝榻里,全身顿时一僵,整个人再也没有动作。

    “皇上……”

    “皇弟……”

    年贵妃和珺宁大长公主悲痛的大叫出声,年贵妃情绪激动,更是不停的摇晃着文帝的身子,希翼着能把文帝重新摇醒。

    珺宁大长公主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更是哗哗的往下流。青晨心里想着文帝平日里对她还算温和,这时候心情难免也跟着起伏了起来。

    她上前安抚珺宁大长公主,目光向齐枭看过去。从她的角度看过去,齐枭脸部的线条绷得紧紧的,下巴处的线条更是显得有些凌厉。他跪在寝榻前,后背挺得硬邦邦的。

    青晨知道齐枭现在的心情肯定是极为低落的。可他身为储君,他肩上的责任让他这时候不能对外将他悲痛的心情宣泄出来。

    她看到他对着文帝的寝榻连磕了三个响头,之后便从地上站起身,迈步向外殿走去。青晨的目光追随着齐枭,寝殿外寒凛的风像凌厉的刀子似的刮了进来。

    青晨被风吹的眼睛迷了下,等她再睁开眼睛向齐枭看去时,齐枭已经站在走出了寝殿。外殿里有他凛然的声音传了进来,“陈公公,你现在把皇上驾崩的消息传下去,另外派人通知文武百官以及住在盛京城各个地方的王孙贵侯,让他们迅速进宫。”

    殿外随即响起了一阵声响,陈如海迅速的按照齐枭的命令退下去办事了。

    等齐枭再从外殿走进来时,青晨向他看去,心里瞬间一凛。以往齐枭给他的感觉多是邪魅、玩世不恭,不过这一刻,他全身的邪魅气息一扫而空,似乎只在这片刻间,他就蜕变成了一个铁血冷厉的帝王。

    按照云龙国的祖制,皇帝驾崩是要敲四十八声的钟鸣的。

    等宫中的四十八声钟鸣响起后,整个盛京城百姓都必须停止一切娱乐性质的活动。各家各户最近也不能婚嫁了,都得为薨逝的文帝守孝三个月。

    陈如海将小太监们派了出去,大概半个时辰后,除了住的远的官员还未来得及进宫,整个盛京的官员们无论官职大小,都得进宫为文帝守柩三天。

    寝殿里,文帝的妃嫔们以及其他的皇子皇孙们跪了一地,人人悲恸不已。

    珺宁大长公主哭得死去活来,在青晨的劝解下,情绪才稍微好转了些。至于年贵妃,更是扑在文帝身上,哭得难以自抑。

    齐枭这里,陈如海弓着腰带着钦天监的主政来给齐枭行礼。云龙国皇室有规定,若是皇帝驾崩,那皇帝中没有为皇帝生下子嗣的妃嫔都要陪葬。

    这些妃嫔们陪葬之前需要钦天监先算出个吉时,吉时一到,一杯毒酒一条白绫直接送她们去黄泉路陪死去的皇帝。

    钦天监主政孙克给齐枭磕头后,向齐枭恭敬的说道,“启禀太子殿下,卑职们已经算好了吉时,今日戌时是个吉时……”

    齐枭淡漠的看了一眼孙克,冷淡的说道,“不用看时了。孤的父皇在世时就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现在他去了西方极乐世界,更没有让妃嫔为他殉葬的说法了。”

    这是不准备让妃嫔陪葬了?

    那太子殿下这做法可是违背了祖制啊。

    孙克心里这样想着,偷偷抬头看了一眼齐枭,他一身森冷寒凛的气势,他这个小小的钦天监主政可是不敢对他的决定提出什么质疑。

    孙克恭敬的退了下去,把齐枭的决定告诉给守在殿外的文武大臣们。

    右相一派人在知道齐枭的这个决定后,马上就反对起这个决定来。右相更是仗着自己多年辅佐文帝的情义,这个时候和一帮追随他的文臣在殿外闹了起来,指责齐枭这个太子不顾逝去的文帝,居然违抗祖制。

    等他们一帮文臣将场面闹大后,齐枭从寝殿里踱步而出。

    右相见到齐枭走出来,对着汉白玉铺成的地面就是重重的三个响头磕下去,“启禀太子殿下,未有生育的妃嫔需要给皇帝殉葬这是云龙国开国以来就有的规矩。现在皇上刚刚驾崩,太子殿下就枉顾开国以来就有的祖制,太子殿下这样做恐怕会让驾崩的文帝陛下在九泉之下寒心。”

    右相这一开口,就给齐枭扣了一定不孝的大帽子。

    试图给齐枭一个下马威。

    他们这个阵营里的文臣们最近一直在被齐枭打压,若不是文帝当时还替右相求情,齐枭可能早就把他们这些文臣直接罢免了。

    现在文帝刚驾崩,齐枭这个太子刚要登基,各方的势力可能会蠢蠢欲动起来。右相他们这些文臣也知道齐枭历来就不喜欢他们,他们若是现在不给齐枭添点堵,给齐枭点颜色瞧瞧,齐枭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要出手收拾他们这个阵营里的人了。

    右相现在一上来就冠冕堂皇的给齐枭扣上一顶不孝的大帽,试图降低他这个太子在百姓们心目中的威望。而且他们现在就跟齐枭闹起来,等齐枭登基后想要出手对付他们,舆论上必定是支持他们这帮文臣的。

    再怎么说让宫嫔殉葬是祖制,齐枭这个太子要废除这条祖制,那就是存心让文帝陛下在九泉之下孤零零一人。

    而他们这帮文臣们这般劝阻齐枭,也是为了驾崩的文帝着想。他们都是忠臣,哪天忠臣被虐杀了,那只可能是遇到昏君或庸君。

    珺宁大长公主在寝殿里听人把右相他们闹事的事情说了一遍。她接过青晨递过来的手帕,将脸上的眼泪一擦,目光看了一眼依旧哭得死去活来的年贵妃,对青晨道,“呦呦,扶我出去。”

    当青晨扶着珺宁大长公主来到殿外时,雪天里,跪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其中右相正带着几个人还在不停的给齐枭扣不孝的帽子。

    珺宁大长公主冷着脸,走到齐枭身边,声音冷酷的对右相说道,“让妃嫔不要殉葬这事情是本宫皇弟生前就决定好的事情。皇上在世时,就经常说要为百姓们谋福祉。后宫的妃嫔们,也是皇上的子民,不让她们为皇上殉葬这事在右相你们看来,怎么就不正常了?”

    珺宁大长公主完全清楚齐枭的能力足以将右相这些人制服的妥妥的。可历来文人的嘴啊,颠倒是非者多。他刚要登基,若是得罪了这帮文臣,以后难免会有不利于齐枭的闲言碎语,她这个皇姑母现在不为他扫清障碍,都对不起文帝临终前的嘱咐。

    珺宁大长公主又厉声对右相他们一帮人说道,“右相你们也不用再拿这件事情来烦太子殿下了。本宫也不支持妃嫔们殉葬。若是因为这件事情违背祖制而让先皇们迁怒,那全有本宫一力负责。”

    珺宁大长公主等于把责任都往她自己身上扛。

    等她话一说完,把其他的气势给压了下去后,珺宁大长公主又拿出她大长公主的气势来,一只手握住齐枭的手,另一只手握住青晨的手。她将他们两人的手高高举起,对着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高声道,“皇上驾崩前,把云龙国的江山都托付给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继承皇位也是众盼所归。本宫希望在场的所有人,以后可以辅佐太子殿下将整个云龙国治理好。当然了,若是有异心者,那也别怪太子殿下到时候对你们不客气了。”

    珺宁大长公主以前就辅佐过文帝,可以说是齐氏一族的大功臣。文帝驾崩后,她站出来第一个支持齐枭,也算是无形之中为齐枭登基继位增加些威望。

    右相他们几人想反驳,可珺宁大长公主是文帝的皇姐,她都说不要妃嫔们殉葬是死去的文帝说的,他们臣子若是再拿这件事情做文章,倒是可能会反扣上一顶“违抗旨意的”大帽子。

    闹事的几人这才闭口没有再闹。

    珺宁大长公主想了想,又决定当着今天这么多人在场,把文帝之前写的那封册后的诏书拿出来。她招呼陈如海,在他耳畔边细细叮嘱了一番后,陈如海这才带人离开。大概两盏茶的时间,陈如海再回来时,手里已经捧着一个楠木箱子了。

    珺宁大长公主走进寝殿,命陈如海将那个楠木箱子打开,对着殿里跪了一地的妃嫔和皇子皇孙们开口说道,“皇上之前身体有些抱恙时,就已经写下了立后的诏书。他事先有交代,需要等他驾崩后,再来宣读那份立后诏书。本宫既是受了皇上的嘱托,那必定是要按规矩办事了。”

    珺宁大长公主的目光从殿里人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年贵妃身上。

    年贵妃眼皮一跳,虽然刚送走文帝,可文帝在世时也没封她为后,现在若是留了诏书封她为后,倒也算是弥补了她这些年的遗憾。

    殿里除了珺宁大长公主以外,所有人都觉得文帝立下的那份立后诏书上皇后的人选一定是年贵妃。

    年贵妃这些年这么得宠,后宫一直是她在管着。现在太子要登基了,她早就是无冕的皇后了。怒火文帝一份诏书立下,让年贵妃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后似乎也挺不错的。

    珺宁大长公主伸手从那楠木箱子取出之前文帝写下的立后诏书,摊开那份诏书,她念道,“自先皇后被废,中宫凤位空悬数年,朕伴着这般这风云纵横下的孤寂孑然而过,现咨承乾宫淑贵妃魏氏,肃雍德茂,温懿恭淑,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哉!唯魏氏德冠口,乃可当之,今朕亲授金册凤印,册后,为六宫之主。”

    珺宁大长公主这立后诏书宣读完,满殿人皆惊,一时间整个大殿寂静无声。

    齐枭登基为帝,按规矩年贵妃就该为太后的。可文帝生前特地立下这么一份诏书,册封的却是魏贵妃为后,这事情太过的让人愕然了。

    魏贵妃何许人也?她是文帝众多不受宠的皇贵妃中的一员。她的母家父亲和兄弟们都只是挂着闲职,手里并无实权。若不是当年魏贵妃曾无意中救过文帝一次性命,文帝压根就不会封她为贵妃的。

    当然,魏贵妃这些年虽然也被封妃了,可她根本就不被文帝重视,平日里没少被年贵妃欺压。

    却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是,这样一个失宠的妃子最后竟然打败了年贵妃,成了云龙国的皇后。而且即将又升为太后。

    年贵妃觉得自己简直要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