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历史的制约与现代中国

尾崎秀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暴风雨中的中国最新章节!

    在上一节中,我就中国社会的历史提出了几种划分方法,目的不是为了如何方便地划分中国历史,而是要了解中国社会沿着怎样的基本线路变迁而来。这同时与阐明影响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遗留是如何的根深蒂固有关。

    基于以上历史考察,可以说中国社会的特征最深刻地保存在其农村社会之中。农村社会现在依然是中国社会的根底,决定中国社会特征的根源也隐含其中。

    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寻找其历史停滞性的根源,并非无所谓之事。当然这个农村社会始于远古的原始共产制时代,经历了从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直至现代的变迁,事实上农村的父系乃至父权氏族制及父权大家族制这样的家长制专制主义贯穿始终。这种制度和中国农业的经营形态相互作用,导致了土地的细分和农业零碎化。

    此种农业和特有的家庭内部手工业坚固的结合,至今依然在很广的范围内存在着。有不少人将中国农村的牢固存在,归结于小农与零碎的家庭内部手工业的结合。

    不用说,这一点同时还是导致中国社会发展停滞的最大原因。魏特夫将之称为“忍耐饥饿而顽强抵抗的微小零碎经营”。

    接下来的问题是,加之于这个农业社会的中央集权性国家专制权力。此种权力与农业社会的结合,在周朝是与王朝及诸侯直接联系的,进入封建制时代后则通过官僚阶级的存在而实现。同时,官僚阶级在农村与地主的利益相一致而密切结合在一起。

    在奴隶制或封建制的专制国家,“亚细亚生产方式”论所强调的治水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黄河由于河水的性质,治水问题特别重要,水利对黄河来说当然也非常重要。长江及其他南方河流的水利,重要的问题主要是灌溉。在中国这样的集权制国家,国家权力不仅有着政治方面的力量,而且在治水、水利问题上也强有力地发挥着经济功能。其中,中国独特的官僚主义尤其如此。官僚主义还与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及中央集权国家的专制统治相结合,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发挥着某种作用。对中国社会来说,官僚主义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它伴随着封建制的发展,越到近世重要性越高。中国的官僚制造成了集权的专制主义中心,同时产生了作为地方势力的地主阶级,而强有力的士大夫精英阶层是其核心。这一封建父权专制主义直到近年依然是中国社会的支配性势力,至今仍残留着余威。这正是贯穿全中国社会的关系结构。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大多数农民,相对于这种强大的力量基本上处于没有任何权利的地位,可以说处在恰似半隶属、半奴隶的地位。中国无论在古代国家之奴隶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方面,还是在其后的封建土地所有关系上,都未获得自身完全的发展。其理由,可以说是前述农业社会的特殊结构、集权国家以及官僚专制权力的强大导致的。这种专制性支配不只作用于农业关系,在手工业和商业上也是一样。手工业以及手工业的组织、商业上的同行工会等都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因为封建专制权力关系的存在。就是说,在这些组织中有强大的国家权力介入,不依存于此,组织本身就难以生存。

    可以说,在旧中国社会中,前资本主义的权力集中是其最大特征。这个中国社会的历史性特征持续到现代,决定了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特征————半封建性和半殖民地性。它对半封建性的影响是直接的,半殖民地性则是列强与此半封建社会接触而产生的结果。

    中国社会的文化领域,也受到这种权力关系的束缚。从宗教关系上来看,中国不存在普遍教权和世俗权力的对立。这是因为,儒教正是国家性的宗教。儒教主张国家本身即是最高的道德。帝王是国家的元首,同时也是这个宗教的教主。儒教是作为强权和父权家族制的拥护者而发展起来的。

    儒教的中庸社会道德,是维持中国国家和官僚机构的绝好教义。

    林语堂带着几分民间哲人的色彩,对儒教和道教做出如下对比。

    此处采用黄嘉德的译文,见《林语堂全集》第20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9页。————译者 孔子学说之中流社会的道德教训,神妙地适合于一般人民,它适合于服官的阶级,也适合于向他们叩头的庶民阶级。但是也有人一不愿服官,二不愿叩头。他具有较深邃的天性,孔子学说未能深入以感动他。

    他叙述了儒教和道教的关系,认为儒教是掌权者或与权力有关联的人之哲学和思考方式。道教是那些与权力没有关系的普通人或一度离开权力的人最喜爱的哲学。而且无法接近权力的人非常多,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中道教的影响非常强。但是,道教并没能成为强有力的国家权力、社会权威的批判性宗教,且时常寻求与国家权力的结合。道教在唐代成为国教,魏晋时期其流行程度凌驾于儒教之上,而其变形则常常成为农民起义结社的指导力量。

    在中国,文学、哲学、科学及其他文化领域的问题,基本上从属于国家权力之下构成强有力阶层的官僚群体,即由于中国社会这样的特点,文学、哲学、科学等都受到制约。例如哲学方面,在这种社会中事实上是不允许儒教之外的其他哲学思想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行动的哲学阳明学,根本上也没有脱离这个国家学,即儒教的范畴。官僚录用考试,即科举制有着制约学问发展的作用,这是值得注意的。自然科学方面,只有天文学与其辅助科学————数学比较发达。这基于中国社会的直接要求。就是说,由于中国是农业社会,当然天文学相对发达,与此相伴,由于土木工程或治水的关系,数学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其他的诗、绘画、雕刻等,都直接与作为统治阶级的官僚阶层有关。如此,因中国社会的根本特征,繁荣于社会上层的文化都受到其制约。因此可以说,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同时也阻碍着文化各领域的发展。

    发挥着中国革命的先驱作用而在1917年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文学革命,喊出“打倒孔家店”、反对家族制度、解放妇女的口号,对此我们需要与中国社会的特征相关联来理解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