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天下人秀吉

赤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宛如梦幻最新章节!

    一回到自己的根据地,德川家康立刻毫不犹豫地发布了动员令,不过他的目标并非上洛去讨伐明智光秀,反而进军因为本能寺之变而乱成一锅粥的织田氏甲信领地。当时甲斐领主河尻秀隆为一揆所杀,信浓守将森长可等都已驰援畿内,这一大片无主之地瞬间就被家康一口吞下了。不仅如此,他还收编了很多武田氏的残党,军力越发雄厚——因此德川氏其后参与的战争,很多方面都延续了武田信玄的兵法原则。

    天正三年(1575年),在毛利氏和宇喜多氏的联军讨伐下,松山城沦陷了,三村元亲在逃亡途中自杀,雄踞备中数十年的三村势力,一夕间烟销云散。这里顺便提一下三村元亲的妹妹鹤姬,她嫁给了守备常山城的上野高德,当毛利军包围常山的时候,鹤姬统率女军奋战在第一线,直至落城。这可算是战国时代罕见的女性豪杰——常山是三村势力的最后一座城池。

    天文二十年(1551),通过浦上宗景的撮合,宇喜多直家娶了上道郡沼村的沼城主中山备中之女为妻。八年后,他获得岛村丰后守和中山备中谋叛的证据,向主君宗景进言,诱杀二人,终于报了祖父之仇。其妻闻讯自杀——但是直家才不在乎这个,他趁机把岛村氏和中山氏领地的大半收入掌中,势力俨然已经可以和主家分庭抗礼了。

    羽柴秀吉所以敢于大胆进兵,是因为当年北陆地区又降下大雪,柴田胜家被困北之庄城中无法动弹。然而胜家确实悍勇,他闻讯后集结兵马,竟然铲雪前进,于三月十日开到了北近江的柳之濑地方。十二日,北陆各家兵马陆续集结,总势两万余,胜家在内中尾山立下本阵,佐久间盛政在行市山,前田利家在别所山,皆在本阵之南。

    【●小牧·长久手之战】

    清洲会议以后不久,羽柴秀吉就在京都为故主织田信长举行了规模宏大、仪式隆重的葬礼——当然,信长早已尸骨无存了,只好做个衣冠塚——以下天下人表明,他才是真正信长事业的继承人。其后秀吉又在贱之岳战胜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柴田胜家,并逼死织田信孝。天正十一年(1583年)八月,羽柴秀吉重新分封诸将领地,把织田系的武将泰半纳入自己麾下,这一举动激怒了一个人,那就是织田信长的次男织田信雄。

    “攻不下明禅寺,我一定会被三村军俘虏;攻下了明禅寺,三村军会全面崩溃——胜负就看这座城了,进攻!”宇喜多直家高声呼喊,军兵士气大振,终于攻破了城池。败兵逃跑中,遭遇到庄元祐的援军。听说明禅寺城已经失守,庄军军心大乱,明石、户川、长船等宇喜多氏麾下骁将趁势直进,铁砲声震动天地。最终庄元祐负伤,全军溃散。

    十七日,羽柴军大约五万也开到了柳之濑南方、琵琶湖畔的木之本。羽柴秀吉命令其弟秀长屯兵田上山,堀秀政屯兵左弥山,中川清秀屯兵大岩山,高山重友屯兵岩崎山,桑山近晴屯兵贱之岳——大半都是山崎合战时候的老同僚,现在变成了新部下。

    宇喜多直家不能够放弃佐井田,此城如落,所造成的连锁反应,会使得备中全境皆失的。于是他召集备中豪族——石川、福井、工藤等等,联军再来解围。两军乱战之际,佐井田城中因为兵粮缺乏,植木势大开城门,向毛利阵列发动决死的冲锋。直家准确掌握战机,及时将自己的旗本部队投入战场,毛利军大败,竟被斩首六百八十余级!

    在与毛利军交换停战文件后,羽柴秀吉匆匆挥师东归。就在此时,毛利方也得到了本能寺之变的消息,吉川元春主张挥师追击羽柴军,然而足智多谋的小早川隆景却说:“秀吉不仅是智勇双全的大将,并且怀有天下大志,如果我们违誓,他必恨之入骨,恐非吾家之福。”拦住了元春。

    不久以后,毛利、宇喜多联军又击败三浦氏,此时三备地区剩余的亲织田势力就只有宇喜多直家的主家浦上宗景了。天正五年(1577年),浦上氏同族久松丸发动叛乱,直家趁机施计攻取浦上本城——难攻不落的天神山城,浦上宗景被迫隐居。

    十一年后,浦上村宗去世,重臣高取城主岛村丰后守自称得到村宗的遗命,奇袭砥石城。逼迫宇喜多能家自杀,而能家的儿子兴家则抱着年仅六岁的儿子八郎逃到备后福冈町豪商阿部善定家里藏了起来。后来兴家还娶了善定的女儿,生下次子忠家和三子春家。福冈是中国地区有名的商业自由都市,拥有自治权,岛村丰后守也拿他没辙。

    且说羽柴军追击败退的佐久间盛政,一路向北,还没等遭遇到茂山上的前田利家势,前田军就先自撤退了。前田利家是尾张国的豪族出身,一般认为,他和羽柴秀吉素来交好,因此不愿与秀吉交战,但也很可能是事先与秀吉达成过某种密约——这从战后秀吉将北陆大片领地封赠给利家,就可看出来了。

    羽柴秀吉身世寒微,缺乏谱代家臣,他手下一半是当年织田信长派给的与力(助手),一半是清洲会议以后才陆续收服的老同僚,心腹将领数量很少,而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一手养育、提拔起来的年轻武士还未成熟,无法独当一面。在这种情况下,秀吉不可能长时间陷身于一场战役中,时间拖得久了,恐怕威望下降,导致内部有变。因此他大耍最拿手的外交手腕,不但说降了织田信雄,还在次月说服了德川家康,让家康送上庶长子德川秀康为人质,两家达成和睦——秀康的“秀”字,就是羽柴秀吉下赐的。

    当年夏季,尼子胜久在出云举兵,云州、耆州前此被毛利氏灭亡的豪族遗臣纷纷响应,一时间,烽烟遍地,战火腾起。这些势力兵数有限,于是莫不东向请求宇喜多直家增援。直家正是求之不得,遂趁毛利氏将重兵西调九州,与大友氏争雄的契机,帮助尼子等势力,先后攻克高田、幸山、丸山、山王山等城池。

    奇袭军是四月六日半夜出发的,次日一早,德川家康就得到了消息,他派大将榊原康政前往追击,并且自己于八日晚间也秘密离开小牧山城,亲率近万兵马前往增援。四月九日凌晨时分,羽柴秀次军行动迟缓,还驻扎在本阵乐田城东南二十多公里外的白山林中,前锋池田恒兴等人倒已经杀至岩崎城下。四时左右,德川军突然对秀次军发动奇袭,羽柴秀次年纪很轻,没有战斗经验,短短两个小时就被兵力稍弱于己的德川军击溃了。

    毛利氏东西应接不暇,遂请求织田信长和将军足利义昭出面,达成与宇喜多氏的和睦。天正元年(1573年),宇喜多直家扩筑冈山城,并将城下町的很大一部分赐予福冈豪商阿部善定,以报答他昔日收留自己的恩德——由此看来,说直家完全是一个冷血动物,似乎也并不怎么合适。

    三村家亲的同族五郎兵卫,提出为了吊祭被暗杀的家督而与宇喜多直家决战,遭到重臣反对。于是他亲自统领一族五十余人,和家亲的近臣五、六人,抱着决死之心杀向备前国。直家接受挑战,以三千人来迎。已经有讨死觉悟的三村势大呼冲阵,宇喜多军几乎全面崩溃,多亏宇喜多忠家从侧面插入,砍下了五郎兵卫的首级,才得以将危机消弭。

    宇喜多氏又称浮田氏,据称是备前豪族三宅氏的后裔。三宅氏来源于古代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传说有三兄弟渡海来到日本,在备前国一个小岛上定居下来。他们的旗标(也是以后宇喜多氏的家纹)是“儿文字”,因此这个岛就被称为儿岛。此外,宇喜多氏还自称是佐佐木氏儿岛高德的后裔,家纹还有“剑酢浆草”和“鹤龟”两种形式。

    次日天还没亮,羽柴秀吉就对正在大岩山和岩崎山上休息的佐久间盛政部队发起猛攻。佐久间盛政不敌后退,在贱之岳附近遭到夹击,溃不成军。据说当时有七名秀吉麾下的年轻武士在战斗中立下大功,被后世称为“贱之岳七本枪”,他们是: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糟屋武则、片桐且元、加藤嘉明、平野长泰和胁坂安治。

    羽柴军兵马众多,但所处地势较为低洼,柴田军兵数虽少,却占有地利之便,因此两军对峙一个多月,谁都不敢抢先发起进攻。四月中旬,羽柴秀吉伪作主力东移,前往讨伐美浓岐阜城的织田信孝。四月二十日,佐久间盛政认为战机来到,不遵柴田胜家之命而妄自发兵,绕过余吴湖,从侧面进攻羽柴军前阵。结果大岩山、岩崎山阵营瞬间就被攻克,中川清秀战死沙场。

    宇喜多直家是在羽柴秀吉的一再努力说服下,才于天正七年(1579年)十月归顺于织田信长的,就在同月,明智光秀上报平定了丹波、丹后二国。其后不久,直家就病逝了,遗命其子八郎继承家督之位。八郎年龄还小,直家就请求羽柴秀吉收八郎为养子,拜领“秀”字,起名为宇喜多秀家。

    本能寺之变的同时,水淹高松已经到了最后关头。高松城守将清水宗治提出以自己一人切腹来挽救全体部下的性命,羽柴秀吉也答应说,只要得到宗治的首级,好让他对织田信长有个交代,他就立刻退兵。就在此时,秀吉得到了本能寺之变的消息,他暗中收拾行装,做好退兵打算,明里却好整以暇地等待宗治自杀。六月四日,清水宗治乘一叶小舟来到两军阵地中央,随即在舟中切腹。

    等到宇喜多兴家死后,八郎离开阿部家,住到邑久郡笠加村依靠亲戚,逐渐成长起来。天文十二年(1543年),他出仕天神山城的浦上宗景,第二年元服,称宇喜多三郎左卫门直家——就算在战国时期也很罕见的一代阴谋家就此出现了。

    藤原秀吉的名字喊了一年半,然而朝廷公卿本来就假清高地瞧不大起武人,何况秀吉在武人中也属于出身较低的那一类,整天在背后指指点点,搞得天皇和秀吉本人都不大有面子。到了天正十四年(1586年)十二月,正亲町天皇痛下决心,授予秀吉养老令官制中的第一位太政大臣,并下赐新姓为“丰臣”。前面提到过,臣、连之类均为古代氏姓制度时代设定的姓,而丰是喻丰茂繁盛之意。从此,羽柴·藤原秀吉就正式改名为丰臣秀吉了。

    宇喜多直家初期受封浦上氏最前线的乙子村,此处向西是细川家的儿岛郡,向北是松田氏的上道郡,并且还有犬岛的海贼不时上陆骚扰。直家招募了三十名足轻守护此地,以后的重臣户川秀安、长船贞亲、冈利胜、花房正幸等人都在其中。经过长年激战,直家不但守住了此地,还因功使自己的知行增加到三千石。

    【●贱之岳合战】

    因为长久手战斗的胜利,德川军士气如虹,羽柴秀吉更不敢再贸然发动进攻了,就这样,他竟然被兵力小弱于自己的德川家康牵制在尾张境内,一直对耗到当年冬天。不过羽柴秀吉并没有在前线闲着,他利用威逼、利诱等种种手段,于当年十一月十一日终于说服织田信雄签下合睦文书。失去了拥戴信雄的大义名份,德川家康也就只好退兵,悻悻然回归远江滨松去了。

    第二年(1566年),三村氏新当主元亲夜袭备前国要隘明禅寺城,将之攻克。宇喜多直家立刻领兵五千包围明禅寺,引诱元亲前来决战。于是元亲发动备中全部兵马再次杀往备前:先阵庄元祐所部七千,通过富山城,前往增援明禅寺;中军石川久智所部五千,攻克宇冈山城北方的原尾岛;元亲自将大军八千,通过汤泊村和四御神村,直取宇喜多氏居城沼城。

    永正十五年(1518年),浦上村宗与赤松氏当主义村不和,退居本城三石。同年九月,义村纠集大军讨伐村宗。三石城中人心动摇,一夜就有七十余兵逾垣逃走。多亏宇喜多能家激励士气,并且身先士卒杀向敌阵,最终在船坂峠之战中击败了赤松势。

    【●宇喜多氏的崛起】

    这样将多重软硬不同的钢材或铁材锻炼、敲砸在一起,再经淬火和研磨,使兵器表面呈现出或如水波、或如鱼鳞,各种不同的花纹来,就是所谓的“高碳花纹钢”(三大名刃,考其质地全都是高碳花纹钢)。这种花纹深入肌理,虽千年以后,磨去铁锈,依然美妙无伦。不过日本刀流线状的外形非常美观,而日本刃本身的花纹种类既少,也不够规整,属于“平面碎锻复合暗光花纹刃”,就远没有大马士革刃和马来刃来得漂亮了。

    同时,佐久间盛政的副将柴田胜政也进攻贱之岳,眼看就要得手,却被渡琵琶湖赶来增援的丹羽长秀军击退。前军伸出如此之远,不由得柴田胜家不动,于是胜家下了内中尾山,前进至柳之濑旁的狐塚,前田利家则进至余吴湖北的茂山。

    羽柴秀次逃回乐田城,副将堀秀政则收拢残部,在白山林东南方的长久手地方构筑工事,想要挡住德川军,以掩护正在攻打岩崎城的池田恒兴部。七时左右,德川大军挟着战胜之势南下长久手,堀秀政战败退却。直到这个时候,岩崎城下的池田恒兴、森长可才得到消息,匆忙回身来战,却已经来不及了。九时左右,德川军猛攻池田恒兴部,池田恒兴、森长可全都战死——森长可是织田家谱代重臣,当年在近江宇佐山城战死的森可成是他的父亲,在本能寺为保护织田信长而被杀的森兰丸是他的兄弟。

    贱之岳合战的时候,织田信雄在尾张国作壁上观,他很希望羽柴秀吉打败柴田胜家和织田信孝,从而使自己距离织田家督更近一步,最不济也可以混个三法师的后见当当。然而秀吉在战胜后却根本没有尊奉信雄的打算,于是信雄联合东方的德川家康,于天正十二年(1584年)三月宣布与秀吉绝交。

    德川家康在小牧山附近筑起蟹清水、北望山等砦,严密防守,而羽柴秀吉也在犬山和小牧山之间的二宫山地修筑内久保山、外久保山、小松寺山等砦相抗。双方数度接触,羽柴军仗着人多势众,一开始略占优势,羽柴秀吉也干脆把本阵从犬山城转移到二宫山麓的乐田城中。

    由此看来,宇喜多能家简直是浦上家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樑,可是从来历史上自毁长城的事情屡见不鲜。大永三年(1523年),浦上村国、小寺藤兵卫二人拥立赤松政村(政祐),发兵攻击三石城,能家带着自己两个儿子出阵——长子兴家和次子四郎(传说名为义家)——大破敌军。但是战斗中,年轻的四郎中了村国的策略,被包围讨死。能家为此悲伤不已,再加上年纪老迈,遂辞职回去砥石城隐居,并且削发出家,法号常玖。

    日本本土产铁量少并且多为砂铁,所以要造好刀,只能高价从我国购入钢锭,或者反复精炼砂铁,这就使得古代日本人极为宝贵刀剑,既独辟蹊径琢磨出一整套打造名刃的工艺,又世代相传,好刀不使损毁、湮灭,才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大的名声。

    〔日本刃的知识〕

    就这样,羽柴秀吉快速赶回近畿,在山崎击败明智光秀,从而在其后的清洲会议中掌握了主动权,拥有了重要的砝码。织田家中二分以后,织田信孝为了篡夺家督之位,靠拢和利用柴田胜家,甚至做主将自己的姑母市姬(原为浅井长政之妻)也嫁给胜家。在柴田胜家从北方向羽柴秀吉施压的同时,泷川一益也煽动伊势长岛一揆在南方捣乱。

    天正十二年(1584年)三月开始,双方在小牧和长久手两个地区展开战斗。小牧,即织田信长的旧主城、尾张小牧山城。三月七日,德川家康从主城滨松出发,很快进入织田信雄的根据地尾张清洲城,德川、织田联军总数三万余。羽柴秀吉集合八万大军从北方进入尾张国,很快就攻克了犬山城。

    庄氏的败兵,随即逃到石川久智军中。进退两难的久智才刚召开军议,商讨对策,宇喜多军已经杀到,于是三村氏的中军也崩溃了。三村元亲死中求活,亲统旗本队直逼宇喜多直家的本阵小丸山——然后又是一场有死无生的搏命冲锋,宇喜多军前备明石行雄和冈刚介完全崩溃,幸亏长船、户川等军击败庄元祐和石川久智后匆匆来援,才将三村势击败。

    消息在当日午后就传到羽柴秀吉耳中,于是二时左右,正在美浓国大垣城附近的秀吉命令大军掉头,全速前进,当晚九时就赶回了木之本。大垣和木之本之间距离为52公里,竟然只行军了七个小时(另一说是下午四时动身,则只跑了五个小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羽柴秀吉视织田信雄如同草芥,但他不能不顾虑势力日益膨胀的德川家康。家康原领有三河、远江两国,灭亡甲斐武田氏以后又拿到了骏河一国。本能寺之变的时候,家康与武田氏降将穴山梅雪斋信君应织田信长的邀请上洛,在安土、京都停留一段时候后,正转向堺市游览。噩耗传来,他立刻逃回老家三河。

    据说德川家康首先进入伊贺国,他手下的重臣服部半藏正成本源于伊贺三上忍,就临时招募伊贺残党来保护家康的安全。当时畿内一片混乱,一揆、落武者狩到处皆是,全靠了这些落难忍者的卫护,家康才得以安全回归本领。穴山信君就倒霉得多了,逃亡途中被落武者狩所杀。

    就在清洲会议的次年(1583年)年初,羽柴秀吉出兵进攻长滨城主柴田胜丰。柴田胜丰本是柴田胜家的养子,有望继承家督之位,然而胜家更宠爱自己的外甥、另一名养子佐久间盛政,这使胜丰寝食难安。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加上羽柴军大兵压境,胜丰遂开城出降——羽柴秀吉拔掉了自己身边的一枚钉子。

    最繁复的是“四方诘”,就是用一条铁料为基干,一面加铁为背,一面加钢为刃,左右再包夹两条铁料,使其更为坚固。打造出这样的复合材料,然后再加淬火和研磨,真正的日本刃就算完成了。

    当时是正亲町天皇在位,正亲町天皇时代的第一位关白是近卫晴嗣,后来改名为近卫前久,然后是二条晴良、九条兼孝、一条内基和二条昭实。藤原北家历代担任摄政·关白,逐渐分为近卫、鹰司、九条、二条和一条五个分支,时称为“五摄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关白如不五摄家的子弟担任,是不被朝议和世俗认可之事。于是同为藤原北家出身的菊亭晴季就跑去说服前关白近卫前久,让前久认了羽柴秀吉做犹子(名义上的儿子),给予秀吉藤原北家的身份资格。天正十三年(1585年)七月,朝廷正式下诏,让藤原(羽柴)秀吉接替二条昭实就任关白一职。

    其实光用钢就能打造出兵器来,但这种兵器被称为“丸锻”、“割刃铁”或“数打物”(指一天可以打出好多把来),乃是下品。必须将不同质地,也即不同柔韧性和坚硬度的钢、铁甚至铣结合在一起,经过反复捶打,使得刃利背韧,才真正成其为日本刃。专用名词有“三枚合”、“本三枚合”、“四方诘”、“五枚合”等等,指用几种原料合而为一。

    然而织田信长自称是平氏或藤原氏出身,可以担任关白或太政大臣,羽柴秀吉门第太低,冒充哪个高门显姓都没人相信,要授予他高官阻碍重重。这时候,右大臣菊亭(今出川)晴季突然跳将出来——晴季素来与秀吉关系密切,前此秀吉想摇身一变成为源氏,就是此人去找足利义昭关说的——表示他愿意帮忙牵线搭桥,让秀吉和藤原氏扯上关系,那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就任朝廷高官了。

    当时,播磨、美作、备前三国的守护职掌握在受细川家扶持,从而复兴的赤松氏手中,而赤松氏在地方上最强有力的被官乃是浦上氏。宇喜多氏有史可考的是第三代宇喜多能家,侍奉浦上则宗、宗助、村宗三代,善于在战局将定的时候投入兵力,反败为胜,武名很盛,受封备前国砥石城。

    永禄三年(1560年),宇喜多直家派其弟忠家进攻松田氏麾下上道郡龙之口城主撮所元常,结果大败而归。直家不动声色,秘密授计给小姓冈清三郎,数落清三郎的不义之行,把他赶出家去。清三郎往投撮所元常,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取得元常的信任,然后寻机将其刺死。直家亲自给清三郎元服,起名冈刚介——他不费一兵一卒,就把富庶的西上道郡吞入腹中。

    经过此役,原三村方的冈山城主金光宗高等人见势不妙,纷纷请降,宇喜多氏势力大振。数年后,宇喜多直家杀死金光宗高,将主城移往冈山。

    从源赖朝开创镰仓幕府以来,历代幕府将军都出自源氏(皇族和藤原氏的将军也都继承的源氏正统),镰仓的执权北条氏则是平氏一门,因此习惯上认为只有源、平二氏才有资格担任武家领袖。为了达成夙愿,羽柴秀吉就去央告流亡的室町末代将军足利义昭——从足利义满时代开始,足利氏把“源氏长者”,也就是源氏的宗家的地位掌握在自己手里——秀吉希望获得源氏长者义昭的认同,最好义昭还能收他当养子,赐与足利苗字,那么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幕了。可惜足利义昭流浪多年,雄心消磨殆尽,性格却反而变得格外执拗,在他想来,自己的人生不可能更凄惨了,又何必要对强权低头呢?

    数年后,宇喜多直家的同族浮田大和送来密信,双方里应外合攻破砥石城。不久,大和内通备中豪族的阴谋败露,直家受命讨伐,亲斩大和,受到浦上宗景的表彰。天文十八年(1545年),直家终于从家主手上取回了祖父的旧居——砥石城。

    有了宇喜多氏相助,羽柴秀吉在东中国地区更是如鱼得水,屡战屡胜。天正十年(1582年)他水淹高松城,五月二十一日,毛利氏当主毛利辉元亲统大军到达高松城外,却被河水阻隔,无法前进,只能将本阵设在高松以西二十公里的猿挂城中。真正在前线与羽柴秀吉对峙的乃是“毛利两川”——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

    经过贱之岳合战,历史就此由织田信长的安土时代,迈入了丰臣(羽柴)秀吉的桃山时代。

    【●关白秀吉的产生】

    羽柴秀吉在东中国地区长年鏖战,所以能够节节取胜,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备前、美作的大大名宇喜多氏的侧翼呼应。而东中国地区豪族们纷战不休,唯一能够从中崛起并最终坐大的,只有宇喜多氏,这个家族对其后的政局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先在这里插叙一番。

    制造日本刃的第一步是冶铁,即将砂铁渗碳强化,造出铁、钢和铣来。以铁中的含碳量为依据的话,一般含炭量较小的即称为铁,特征是非常柔软,在常温下就可以弯曲;含碳量接近1.85%的铁称为钢,特征是坚硬而较脆,常温下很难弯曲,加热后可以锻造;含炭量高过1.85%的铁称为铣,较易融化,无法锻造,因为实在是脆得可以,很轻易就可折断。

    冷兵器时代,最负盛名的三大名刃,是指大马士革刃、日本刃和马来刃。有人称其为“三大名剑”,那是很不科学的,因为按照我国的传统分类法,单面开刃为刀,双面开刃为剑(当然,偶有例外),而大马士革刃和日本刃的全盛时期,产品大多为刀,并且是曲刀,只有马来刃刀剑并重。

    对峙到四月六日,羽柴秀吉焦躁起来,打算出一支奇兵从战线东侧秘密南下,切断德川家康与其三河老家的联系,则德川军即可不战而败。这本是一步妙棋,然而用人不当却使策略彻底失效,不仅如此,还斩断了秀吉的臂膀,从而丧失了彻底消灭德川势力的可能性。且说秀吉派其养子羽柴秀次为总大将,池田恒兴、森长可、堀秀政为副将,率军两万南下。作为奇袭部队来说,这两万人的数量也未免太大了,消息很难不被泄露,因此奇袭军也分为两路,总大将羽柴秀次在西,随时戒备德川军的动向,池田恒兴等人在东,希望能够尽快攻克边境附近的岩崎城,突入三河国。

    天正十三年(1585年)三月,羽柴秀吉扫平了在纪伊造反的根来众和杂贺众,基本稳定了畿内局势。他急于要为自己寻找一个大义名分,从而慑服天下——当然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开设新的幕府,然而秀吉出身寒微,很难攀附上武家名门,因此事情变得格外地难办。

    次年(1519年),赤松义村引诱浦上村宗的兄弟、香登城主宗久反叛,也因为被宇喜多能家发现而及时攻破香登城,杀死浦上宗久。永正十七年(1520年),义村煽动小寺则职攻击东美作的浦上势,村宗派能家率兵两千往援。义村得信,搜罗美作全国之兵投入前线,村宗也急忙亲统主力两千五百与能家合流。

    听闻羽柴秀吉求告于足利义昭,朝廷公卿们未免有点起急。多年以来,朝廷一直受到武家幕府的压制,公卿们生活窘迫,朝不保夕,好不容易织田信长为了平衡公武势力,达到打压室町幕府的目的,对朝廷多少给了点好脸色看,朝廷立刻封官许愿,想把信长拉拢到自己身边来。当初信长是软硬不吃,坚决辞去朝廷赏赐的各种官位,搞得朝廷异常被动,现在羽柴秀吉待朝廷的态度比信长更好(其实初上台的势力莫不如此),如果不能及时拉拢他,让他去新建了一个幕府出来,朝廷不会再沦落到镰仓甚至室町时代的窘迫处境中去吗?

    西部备前国的松田氏在毛利氏支持的备中大名三村家亲侵攻下,势力逐渐衰退,于是新当主元贤提出和浦上氏和睦。元贤娶了宇喜多直家的女儿,并将其妹嫁给宇喜多春家。永禄八年(1565年),三村家亲侵入美作国,包围了三星城,直家遣马场职家往援,职家英勇奋战,三村势暂退,但是次年又来,在兴禅寺扎下本阵。直家派远藤又次郎和喜三郎兄弟秘密潜近三村家亲身边,用铁砲将其打死——如此反复运用暗杀手段,并且得心应手,每每成功,翻遍整部战国史,大概也只有宇喜多直家一人而已吧。

    德川家康多年蛰居于织田信长之下,信长既死,平定天下原不作第二人想,没料到羽柴秀吉三不知跳了出来,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基本上收纳了织田家的所有领地,这使家康大为恼火。正好织田信雄送来同盟书信,家康就以支援信雄为藉口,发兵西向,讨伐秀吉。

    然而侵入备中和西美作的宇喜多势,不可避免地要与西国霸主毛利氏开启战火。永禄十二年(1569年)四月,毛利元就之子穗井田元清统军一万进攻备中,三村元亲也趁机包围了佐井田城的植木秀长。宇喜多直家匆忙整军一万来救,双方在一里手前对阵。激战正酣之际,毛利氏后备熊谷信直、桂元隆等将突然出现在战场侧面,夹击宇喜多军,宇喜多军丢下一百三十多具尸体后败退了。

    非止前田利家一人,金森长近等暂隶柴田胜家麾下的织田家将领也纷纷退却,牵动中军,就此全面崩溃。佐久间盛政在逃跑途中被擒获,处以磔刑,而柴田胜家则在回归主城越前的北之庄后,被羽柴军团团围困,无奈之下和妻子市姬登上天守阁,对刺而死,同时引燃火药,炸了个尸骨无存。当年五月,织田信孝逃到尾张的内海地方,也自杀了,泷川一益降伏。

    浦上、宇喜多总势四千五百,浩浩荡荡开到战场,抬头一望,赤松氏的二引和三巴旗号漫山遍野,无穷无尽,不由大惊失色。当夜,将兵们纷纷开了小差,数千兵马四散奔逃,到得天明,只剩下宇喜多能家麾下七十骑而已。能家大怒,于是亲统这七十骑自杀性地冲入敌阵。人要是已经放弃生的希望了,那么爆发出来的攻击力要强大到噩梦一般,赤松势竟然被这七十骑冲得七零八落。浦上氏的逃兵千余人闻讯重新回归战场,再度与赤松军对峙。不久,浦上村宗买通了小寺则职的家臣,双方夹击赤松义村,义村大败,权威丧尽,被迫隐居——浦上家因此成功地制压了西播磨一带。

    藤原秀吉从贱之岳合战后不久,就下令在摄津国的海岸边,也是原来石山本愿寺旧址附近为自己修筑一座新的主城。这座城池规模宏伟,丝毫也不逊色于当年织田信长的安土城,据说动用超过六万民伕,花费了近三年的时候才得以盖完,起名为大坂城。因为秀吉的暴发户心理,他把搜集来的各种宝物全都放置在大坂城里,并且天守阁内部漆金涂银,华丽无比。藤原秀吉是打算用此天下无双的城堡,向全日本大名宣布:我关白秀吉才是真正的统治者,我是天皇的代理人,信长公的权势也未必有我煊赫。

    【●阴谋家直家】

    第二年(1574年),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正式决裂,向各处发布了信长讨伐令。各地的大名、豪族,纷纷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向背。中国地方,尼子、浦上等家族倒向信长,三村氏为了摆脱毛利氏的控制,也与织田氏暗通款曲;毛利氏当然是支持义昭将军的,而宇喜多直家,大概是考虑到自己主家浦上宗景和老对手三村元亲的态度,反而化敌为友,投向毛利氏的怀抱。

    宇喜多氏的旧臣们听说幼主出山,纷纷来投,结果兵多粮少,从宇喜多直家以下,大家亲自下地劳作,以增加收入。就这样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使得宇喜多家臣团空前团结起来,为以后成长为战国大名势力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