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章、决战关原

赤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宛如梦幻最新章节!

    而东军方面则兵分两路,南线走东海道,以福岛正则为先锋,家康居后策应,中线走东山道,由家康的继承人秀忠率领德川军主力三万八千人向西挺进,打算合攻美浓。

    就西军的主要部署来看,是以中山道为中心,以笹尾山和松尾山为两翼,中间略往后收缩,左右毫无顾忌地展开,如同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鸟——是为鹤翼之阵。西军所部大多驻扎在山上,在其阵前,也就是正东方,有一片相对平缓的开阔地,中山道在此连接北国街道和伊势街道,好象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按照石田三成的规划,这个十字路口就是东军葬身之处。

    吉川广家按兵不动,毛利秀元也就乐得坐壁上观。安国寺惠琼、长束正家、长宗我部盛亲等人想要下山参战,又怕广家等人暗通德川家康,随时可能攻击自己的背后,到时候遭受前后夹击,难免全军覆没的噩运。他们急得干瞪眼,却谁都不敢冒险下山,只得反复去央告秀元。秀元托辞说:“我已决定参战,但先要饱餐战饭才好打仗。”下令部下速取盒饭来。然而这顿饭总也吃不完,就此延误了战机。

    【●南宫山上的死棋】

    竹之鼻城方面,守将杉浦重盛在作了顽强的抵抗后切腹而死,福岛正则凯旋而归。然而才走到半路上,正则就听说了池田辉政抢先渡河的时候,怒不可遏,差点就要杀过去和辉政火拼。辉政知道自己理亏,只好把正面进攻岐阜城的机会让了出来,自己转向西侧。福岛队很快就把岐阜城包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八月二十三日晨,总攻开始,不到一天的时间,这座曾做过织田信长本城的名城终于陷落了,织田秀信被迫隐居,并与五年后去世——织田氏嫡派之血至此断绝。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实从迈上关原战场的那一刻起,大谷吉继就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了吧,正因如此,大谷军战斗得异常勇猛,东军以两倍兵力来攻,却完全占不着便宜。

    东军兵力为一万八千,池田、浅野、山内等人,都是能征惯战的宿将,面对强敌,织田秀信体现出与其实际年龄不符的顽强与坚韧,数次扰乱东军阵营,只是众寡实在太过悬殊了,激战数小时后,织田军被迫后撤,秀信遁回岐阜城。

    福岛正则等将在浓尾平原奋战的时候,德川家康一直窝在江户城中不动,他一方面多次派出使者激励前线将士,一方面到处写信,想从内部分化瓦解西军。一直等到米野合战的胜利喜讯传到江户,家康才终于挥师西进,于九月十四日赶到了大垣城西北方的赤坂地方,树起了代表源氏的白旗。

    西军全体部署到位是在九月十五日的凌晨四时左右,而实际上东军先锋在两个小时以前就已经陆续迈入战场了。抢了一个大早的当然就是猛将福岛正则,他在一片名叫“关之明神”的小树林中扎下所部六千兵马,正当宇喜多秀家统率的西军中央本队。随后跟进的是田中吉政、黑田长政、细川忠兴、加藤嘉明、筒井定次等部近两万人,排列在福岛军的北面,朝向石田三成所部,以及京极高知、寺泽广高、藤堂高虎三部近八千人,排列在福岛军南面,以保障侧翼安全。

    这时候,德川家康正在下野小山城大会诸侯,得到鸟居元忠的急报,立刻统率主力南归江户。且说这位元忠,大过家康两岁,从小侍奉家康,受封下总矢作四万石的领地。据说家康挥师东进之时,已经料到三成等人将会举兵攻打伏见,于是和驻守伏见城的元忠做了最后的诀别。

    战斗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西军大谷吉继部为了保护宇喜多军的侧翼也冲向前方,被东军藤堂高虎、京极高知、寺泽广高等部拦住。吉继乃是连丰臣秀吉都赞叹不已的智将,藤堂、京极等人却均不以武勋见长,所以以寡击众,大谷军兀自占据上风。

    伽拉莎拒绝成为西军的人质而自尽了,同时黑田长政、黑田如水、加藤清正的妻子和水谷胜俊的儿子也成功逃离大坂,这使得石田三成的人质行动彻底失败。对于关原合战的最终结果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东军将领再无后顾之忧,从而怀着对三成的切齿痛恨从上野小山城汹涌杀来……

    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以后,凭藉姻亲关系,派使者去游说细川父子与自己共同进退。然而细川藤孝不肯背负逆贼的骂名,坚决不允,还让儿子杀死玉子,以表示和光秀划清界线。因为玉子连续为忠兴生下三个嫡子,即长男忠隆、次男兴秋和三男忠利,所以忠兴不忍相害,把她送往丹后国的味土野(三户野山)幽禁起来。

    就在这种情况下,西军一着棋错,几乎满盘皆输。且说西军主力的进攻方向乃是伊势国,意图彻底平定伊势,解除后顾之忧后即突入尾张,与美浓岐阜城南北呼应。八月五日,毛利秀元、吉川广家统率三万大军进攻伊势国的中心城池安浓津,激战中,城主富田信高之妻身批黑红色的铠甲,手持片镰枪冲杀出来,竟然刺死了毛利秀元麾下大将中川清左卫门。因为守军如此英勇敢战,攻方长时间无法得手,最终靠着高野山的木食上人居间调停,富田信高才开城退去。

    宇喜多军往北是小西行长四千人和岛津入道惟新斋(义弘)一千六百人。石田三成和丰臣氏部分直属家臣驻扎在更北面的小关村笹尾山,共约七千之众。

    且说石田军兵力薄弱,虽有岛左近和蒲生乡舍两员猛将舞刀奋战,也很快就落在了下风。素与三成交好的小西行长急忙挥师来救,东军织田有乐斋、古田重胜所部也急忙冲上策应友军,双方混战在了一起。

    上述为东军的第一队阵列,第二队则包括古田重胜、织田有乐斋、金森长近、生驹一正等四千余人,排在北侧阵列之后。此外,还有本多忠胜五百人,井伊直政和松平忠吉共六千六百人,分别安插在南北阵列中——这都是家康的直属部下,忠吉更直接是家康的儿子,他们的作用其实等同于监军。

    据说某次秀吉举办茶会,诸将大多在坐,饮茶的时候,吉继不慎把鼻涕滴入碗中,诸将都怕被传染,纷纷装模作样地比划一下,就把茶汤原封不动推给下座,只有石田三成端起碗来,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吉继感激莫名,从此就和三成结为莫逆之交。

    井伊部和宇喜多军稍一接触便即转向,把敌人让给身后的福岛军,随后并合松平部、本多部,指向排列在宇喜多军北面的岛津军。岛津军主将乃是一门总领入道惟新斋义弘,此公本来是倾向于东军的。

    庆长五年(1600)九月十四日晚七时,石田三成率西军主力撤出大垣城,退守关原,并于翌日(十五日)凌晨一时基本完成调动。德川家康很快就得到了西军后退的情报,于是指挥全军进迫关原,十五日凌晨二时,福岛正则部首先进入战场。四时,西军布阵完成,晨光熹微,大雾突然笼罩了整个关原地区。

    小西军向后退却,宇喜多军的左翼暴露了出来,攻势为之一挫,福岛正则趁机稳住了阵脚。从开战至此,已经过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了,前线各部均已疲惫,决定最终输赢的最大砝码就是东西两方尚未参战的预备队了。于是十一时前后,石田三成燃起狼烟,以通知松尾山、南宫山上驻扎的各部:“可以进攻了,一举将敌人击溃吧!”

    据说忠兴和玉子原本感情很好,但经过味土野的两年幽禁,这段感情已经逐渐变质了,因此玉子才会在内心的无比苦闷中接受了一种外来的宗教。就在同一年,丰臣秀吉下令严禁日本人信奉天主教,忠兴勒逼伽拉莎改变信仰,遭到严辞拒绝,从而引发了夫妻间更大的矛盾。

    位于中山道南方的有赤座直保、小川祐忠、朽木元纲、胁坂安治四位小大名的部队,由西北向东南方向一字排开,总兵力为四千余。更往南方的松尾山上还屯扎着筑前大名小早川秀秋的一万五千人。

    然而奇怪的是,小早川秀秋等部却一直驻扎在山上,纹丝不动,受其影响,右翅根部的赤座直保、小川祐忠等人也冷眼旁观就在身边展开的激斗,而根本不肯向前一步去配合友军,攻击敌人。就在这种情况下,九时半左右,岛左近被黑田军的铁砲击中,身负重伤,石田军阵列开始动摇,毫无作战经验的石田三成被迫亲自披挂上阵,这才勉强止住了败退之势。

    吉川广家早就和德川家康暗通款曲,打算卖主求荣。究其根由,恐怕不是出于对石田三成的憎恶——传说秀吉曾打算封给广家九州一国,但在三成等人的劝说下,改割毛利氏辖下出云国内十四万两千石给了广家——而是对主家毛利氏的不满。当年毛利元就开创了两川体制,以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两大分家拱卫本家,形成犄角并立,不可动摇之势,传说中还留下了“三矢之誓”的故事。然而战国乱世,人心混乱晦暗,真正秉持忠义之心,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主家的存续不遗余力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毛利氏也是如此。由于元春和隆景这对兄弟的性格、能力之不同,在汹涌而来的时代大潮前,一个冲上浪尖,一个却沉入水底,就此引发出重重矛盾,并且这矛盾到他们各自的继承人时代终于结出了苦果。

    然而当西军固守大垣城的时候,惟新斋眼看岛左近和蒲生乡舍打赢了杭濑川合战,不禁手痒,就请令率领本部兵马夜袭家康本阵,遭到石田三成的一口回绝。惟新斋又羞又气,从此心中存下了疙瘩,临到关原大战的时候也就出工不出力。井伊等部进攻岛津军阵列,惟新斋命令侄子丰久(岛津家久之子)统率一半兵马严密防御,自己则端坐阵后不动,静观成败。

    前军开入十字路口,作为主将的德川家康当然不能不紧紧跟上——在通讯条件不发达的当时,主将距离前军太远则必然造成消息闭塞和传令滞后。于是家康选择了距离福岛军不到两公里的桃配山扎下三万主力。桃配山紧贴着中山道,位于道南,选择此处作为本阵,可见家康的野战经验实在丰富,见识非常卓越。

    对比飞黄腾达的小早川氏,毛利两川的另一巨头吉川氏则要黯淡得多,吉川广家等人封地都不广大,并且都是直接割取主家毛利氏的领地封予的,就原则上来说,他们其实不算是丰臣政权下的一方大名,而只是大名毛利氏的陪臣而已。既然如此,那么在家族中的发言权,吉川氏也就远远落在了小早川氏的后面,处处受到打压,心中愤懑不平。

    就这样,胜负的天平开始向东军一侧倾斜……

    吉川广家大该是这样想的:就算打赢了这一仗,我又有何功?功劳不是主家的秀元的,就是那个外来的小早川家的秀秋的。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要为了主家的荣耀去浪费自己家臣的性命呢?

    然而淀姬却以秀赖年龄太小,又是丰臣氏一门总领、天下人,不能擅离大坂为名,打碎了毛利辉元的如意算盘。辉元只好留在大坂城中继续劝说,无法赶到关原战场,前线军事就都交给了族弟秀元指挥。

    果然,七月十一日,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增田长盛、安国寺惠琼等人在佐和山城密议,次日五奉行即连署书状,细数德川家康十三项大罪,推毛利辉元为主,请他入居大坂,号召天下诸侯统合在辉元的旗帜下讨伐家康。很快,大军就聚集起来,首先进攻伏见城,杀死了家康的重臣鸟居元忠。

    就这样,玉子在孤寂中度过了整整两个春秋,直到天正十二年(1584年)才获得丰臣秀吉的赦令,由忠兴将其接回本城田边。夫妻团聚并没过多久,玉子就被作为人质移居到大坂城下,天正十五年(1587年),她在侍女的怂恿下皈依天主教,取教名伽拉莎,意为神的恩宠。

    石田三成所以敢于举兵讨伐德川家康,除了家康率领武断派大名们远征上杉氏,畿内空虚外,更主要的原因乃是三成终于说服了“五大老”中的两位——毛利辉元和宇喜多秀家——和自己站在同一阵营。同时他还派兄长石田正澄等人在尾张爱智川阻拦陆续赶往东国的各地大名,截留下许多兵马。就这样,以毛利辉元为名义上的领袖,以石田三成为实际核心的多达十万人的强大军势编组完成,史称“西军”。

    西军总大将毛利辉元其时正居留在大坂城内,他本来想劝说淀姬抱着丰臣秀赖前往石田三成的本城佐和山,然后即可在关原前线树立起丰臣氏的黄金马标。东、西两军皆以维护丰臣氏的一统天下,讨伐叛逆为号召,如果秀赖的马标可以出现在西军阵列之后,则西军所拥有的大义名份就理所当然地彻底压倒了东军,可预料的,福岛正则等丰臣氏家臣起家的大名将收束铠甲武器,转身撤离战场——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不敢与主家正面对战的,否则将声名扫地,万劫不复。

    战争迁延日久,因为德川家康的威望天下无双,又擅长耍弄阴谋诡计,所以石田三成发现越来越多的西军将领与家康暗通款曲。毫无疑问,如果再拖下去,这些家伙可能会陆续投向东军阵营。因此三成退出大垣,占据关原要冲,吸引东军前来主力决战,他希望经此一仗打胜,可以改变人心向背,进而改变整个天下大势。

    且说岛津贵久时代曾有一位庶流家老名叫伊集院忠朗,忠朗传子忠仓,忠仓传子忠栋,一直都是岛津氏的笔头重臣。然而在庆长四年(1599年),伊集院忠栋在伏见城拜见岛津惟新斋的继承人忠恒时态度傲慢,当场被忠恒斩杀,因此忠栋之子伊集院忠真怒而掀起反旗,是为“庄内之乱”。经过这次动乱,西南豪强岛津氏实力大损,动乱最终在德川家康的调解下得以平息,因此岛津惟新斋对家康佩服和感激得五体投地。

    伽拉莎又写作葛拉西亚或伽罗奢,本是日文假名的音译,这个名字一望而可知不是日本名,它本是一位贵妇人皈依天主教后所起的教名。这位贵妇人本名明智玉子,是明智光秀的次女,天正六年(1578年),在织田信长的指示下,明智光秀和细川藤孝结为姻亲,把玉子嫁给了藤孝的嫡长子忠兴。从此以后,玉子就冠上了夫家的苗字,称细川玉子。

    然而东军还没有开始进发,西军倒先动了,主力离开大垣,后退到接近近江边境的关原地方。关原是从美浓进入近江的重要门户,南北皆为高山,中山道横亘其中,此外,它还北接北国街道,南接伊势街道,乃是不得不争的战略要冲。

    就这样,战斗在上午八时左右正式展开。

    关原合战之前,石田三成命令把居住在大坂城下町的东军各大名眷属都集中起来,以作要挟,然而伽拉莎却以接到丈夫的严令不得入城而拒绝了。七月十七日,西军五百名士兵突然团团包围了细川邸宅。为了不落到敌人手中,伽拉莎决意一死。

    关原之战的午前,战况最激烈的场所还是在中路、中山道附近。一方是福岛正则,正则乃是“践之岳七本枪”出身的名将,此时正当盛年,勇猛善战,所部也皆熟悉地理的尾张兵;另外一方则是宇喜多秀家,宇喜多军是中部中国地区的劲旅。

    这些部队实力非弱,包括吉川广家(吉川元春的三男)的三千人、毛利家外交僧安国寺惠琼的一千八百人、“五奉行”之一长束正家的一千五百人、土佐大名长宗我部盛亲的六千六百人,最南面还驻扎着毛利氏前线总大将毛利秀元(辉元族弟)的一万余众。

    总之,大谷吉继从此就和石田三成来往密切。据说吉继为人老成持重,很少参与派系间的斗争,更以排难解纷、维持固有局面作为秀吉去世后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吉继和德川家康关系也很好,原本并不赞成三成举兵与家康对战,他向三成分析说,无论从天时还是人和来看,好友都不可能是家康的对手。然而三成一意孤行(身处其位,也无法不那么做),还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到大谷军中作为人质,以向吉继表明自己的决心和诚意。吉继大受感动,于是就在前往会津讨伐上杉氏的途中突然转向,投向了西军的怀抱。

    北上美浓的东军分为两队,一队以福岛正则为先锋,率细川忠兴、藤堂高虎、黑田长政等将,西进攻打竹之鼻城,另一队以池田辉政为先锋,率浅野幸长、山内一丰、堀尾忠氏等将,北上布阵于木曾川畔。本来两队约定,等福岛队攻克竹之鼻归来后一起渡河进攻岐阜,然而池田辉政为了抢功,于八月二十二日悍然北渡木曾川——米野合战打响了。

    大谷刑部吉继本是近江豪族出身,侍奉丰臣秀吉,在政战两道都立过大功,受到秀吉多次嘉奖。然而正当他风光得意之时,却感染上了癞病(一种皮肤病),据说皮肤多处溃烂,原本俊秀的相貌变得如同修罗恶鬼一般。吉继为此深居简出,凡见人的时候都以白布裹住口鼻,只露出一对锐利的双目。

    当宇喜多军包围了伏见城,攻击鸟居元忠的时候,岛津惟新斋就以报答家康之恩为名,要求入城协助守护,然而元忠不知对方心意的真假,坚决不肯开门。此举激怒了惟新斋,转而投向西军阵营。

    德川家康想要等儿子秀忠所率的本部兵马到来后再进攻大垣城——因为传说家康是野战的高手,攻城战却非其所长——然而自东山道进军的秀忠却被真田昌幸拦阻在信浓上田城下,迟迟不能赶到美浓。家康无奈之下,打算放弃无意义的对峙,率师突入近江,直薄石田三成的本城佐和山。

    乱世中的女性,往往演绎着比男子更为悲壮的故事。提起战国末年两分天下的关原大战,就总会令人想起在战前横死的细川伽拉莎。

    当年水淹高松城,清水宗治切腹,毛利、羽柴两军和谈之后,毛利方突然得到了本能寺之变的消息。吉川元春闻报大喜,主张立刻进兵追击匆忙赶回畿内的羽柴军,却遭到了小早川隆景的阻拦。此后隆景还跟随天下大势,劝说一门总领毛利辉元降伏在羽柴(丰臣)秀吉的军门前,隆景因此得以和辉元并列,成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此外,秀吉还将筑前和伊予的大片领土赏赐给隆景,年贡高达六十五万石!隆景的兄弟兼养子秀包(毛利元就的九男)也受封十三万石领地,秀吉后来又把自己的一个妻侄过继给隆景做继承人,那就是关原之战中驻扎在松尾山上的小早川秀秋。

    受此影响,西军中首先后退的是小西军。小西行长所部四千人,遭到寺泽广高等部的突击,损失惨重,几乎崩溃——关原战场上,可以说西军接战各部中打得最难看的就是素享盛名的行长了。

    〔伽拉莎之死〕

    其实开战后不久,安国寺惠琼等人就前往毛利秀元的本阵,要求秀元下令进攻,然而秀元却说:“我年轻识浅,必须听取广家的意见,广家认为何时参战为好,我会跟进的。”于是惠琼等人就又去求告吉川广家。吉川广家根本不为所动,稳扎南宫山麓,不但自己不肯进兵,还无形中阻住了毛利本阵北进之路。

    浓雾在接近八时的时候逐渐散去,东军先锋福岛正则趁机稳步前进,直指当面之敌——宇喜多秀家的备前、美作兵。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原本作为监军驻扎在福岛军阵后的井伊直政部突然冲前,开始以火砲和宇喜多军展开对射。

    与此同时,陆续赶到下野小山城集结的诸侯部队则受到德川家康的笼络。据说家康貌似很宽厚地说道:“各位的妻女都在大坂城中做人质,恐怕现在已经落到了叛贼三成手中。我决定要不顾生死讨伐叛逆,你们是去是留,完全自主决定。”诸将乍闻此讯,不禁面面相觑,无所适从。沉默中,最为痛恨石田三成的武断派领袖福岛正则突然起身发言,表示愿意拥戴和协助家康,随即山内一丰也站了起来,竟然声称要将自己的居城挂川拱手相送。

    看到家康来到前线,东军各部士气高昂,而固守大垣城的西军阵营则产生了动摇。为了振作士气,石田三成麾下大将岛左近、蒲生乡舍率领五百兵马出城,渡过杭濑川向东军挑衅。东军中村、有马等部冲前迎敌,中了埋伏,连武士带杂兵被斩杀近两百人——是为杭濑川合战,虽是小规模战斗,西军却罕见地取得大胜,鼓舞了士气。

    在安浓津城下耽搁了太长时间,西军就此失去了主动权。八月十四日,福岛正则回归主城尾张清州,武断派大名陆续来合,兵力达到数万。据说清州城中贮藏有军粮三十万石,正则全部拿出来以充军资,东军凭此横扫尾张境内倾向于西军的大小诸侯,然后北上进入美浓国。美浓国内诸侯林立,以织田秀信为首,将近九成都倾向于西军。东军很快就攻破了福束、高须等城池,直插岐阜城。年轻气盛的秀信否决了重臣们笼城固守的建议,亲率三千余人迎敌于木曾川畔的米野地方。

    【●优劣分明的布阵】

    蒲生乡舍本名横山喜内,是会津九十二万石大大名蒲生氏乡的家臣,受赐苗字和偏讳,改名蒲生乡舍。氏乡去世后,丰臣秀吉将其子秀行转封为宇都宫十八万石,因此经济拮据,无法养活众多家臣,乡舍被迫成为浪人。石田三成也花了整整一万五千石的高禄来延揽乡舍,和岛左近并列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为了防备这支驻扎在南宫山麓,以毛利军为主力的三万兵马,德川家康被迫派有马丰氏九百人、山内一丰两千人、浅野幸长六千五百人,以及池田辉政四千五百人,延中山道从西向东一字排开,面朝南方,以保障本阵的侧翼——东军的前线兵力因此更为薄弱。

    可以说,在九时以前,西军仍基本握有战场的主导权:中路宇喜多、小西、大谷、平塚等部共两万七千人,对战福岛、井伊、织田、京极等部两万二千人,无论兵力上还是士气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北路石田三成所部近七千人对战黑田、细川、田中、加藤等军共一万九千人,在岛左近和蒲生乡舍等将的勇战下,竟然也少呈败相。就在东军猛攻鹤翼阵的中央和左翅的时候,这只巨鸟的右翅还丝毫未损,只须小早川秀秋冲下松尾山,或者毛利秀元杀下南宫山,突袭东军的侧翼,相信就连德川家康的旗本三万大军也是无法抵挡的,东军必将全线崩溃。

    然而,可怕的事情就在此时发生了。德川家康就算有通天彻地之能,有一个因素却很可能毁掉他全盘战略部署,那就是——这本是对方的主场!西军早就在关原附近地区驻扎下了兵马,整体布局已经经过数日的反复研究和检讨,而相对的,东军的部署则相对仓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桃配山只是一个小小的山包,在其东南有一座高峰,名叫南宫山,来自伊势的大队西军其实早在八天前就已经进驻南宫山东麓了,本意是策应固守大垣城的石田三成所部,而既然三成说要在关原与东军一较短长,那么这些部队也就乐得不挪窝,依旧在中山道南面的山坡上严阵待敌。

    石田三成自知威望不足以服众,所以扛出“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辉元来当西军领袖,在关原战场上,则奉宇喜多秀家为统帅。宇喜多氏在西军中兵力也仅次于毛利氏,又正当中路,负有调动全局之责,所以秀家当这个统帅也是实至名归。

    驻扎在东山道略微往北的名为“南天满山”的台地上,作为西军阵列核心的乃是备前大名、“五大老”之一的宇喜多秀家,所部一万七千强。驻在宇喜多军侧后方,担任保护和辅佐作用的有大谷吉继所部四千人,户田重政、平塚为广共一千五百人。

    据说两百余年后的明治时期,日本陆军聘请德国军事专家米切尔少校担当顾问,这位少校在日本看到了关原布阵的形势图,当下毫不犹豫地说道:“此战,西军必胜!”无论古代还是近现代的战争,占领制高点则可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是不会改变的基本法则,此时中山道附近的制高点基本都落在西军手中,东军主力则局促在平原缓坡之上,西、南两面都是敌方大军,处于被半包围的态势中。如此优劣分明的布阵态势,任何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会第一时间就得出和米切尔相同的判断来的吧。

    六时左右,东军布阵完毕,大战一触即发。

    由于天主教禁止自杀,伽拉莎就在做过祷告以后,命令家臣小笠原少斋用长刀刺入她的胸膛,然后用绢帛包裹其遗体,放火烧为了灰烬——终年三十八岁。

    七月十五日,响应五奉行号召的备前大名宇喜多秀家亲率四万大军包围了伏见城,而鸟居元忠麾下只有一千八百人而已。众寡如此悬殊,就算伏见是丰臣秀吉亲自规划的难攻不落之坚城,城中物资储备又很丰富,也是很难守住的。八月一日,在身为甲贺水口城主的奉行长束正家的联络下,伏见城中的甲贺众打开了城门,大军汹涌杀入,鸟居元忠切腹而死。

    “西军必胜!”在战斗打响的前一刻,料想石田三成心中应该也回响着同样的话语。

    传说未免太离谱了,吉继就算得了癞病,也不会鼻涕口水横流,否则根本无法正常理事,况且若非极度骄傲或者阴暗的性格,也不会任由自己的鼻涕滴入茶碗而不吭一声,等着看同饮者究竟作何态度的。日本茶道的茶会,往往多人同饮一碗茶汤,只是各人在饮后用手指轻拭碗边,擦去口唇痕迹而已,众人都怕沾染上吉继的唾液,从而感染癞病,这倒是情理中事,原不必加上鼻涕,说得那么恶心。

    岛左近本名为清兴或者胜猛,家世不详,曾为大和大名筒井顺庆麾下名将,与松仓重信并称,是为岛左近和松仓右近。筒井顺庆去世后,养子定次继承家督之位,岛左近与定次不合,脱藩出走,先后侍奉过丰臣秀次和秀保。据说当石田三成获领佐和山城四万石的时候,曾毫不吝惜地拿出一万五千石来延聘左近。三成是内政达人,领兵作战却非其所长,所以亟须招募能战之士协助自己整顿军备,左近就这样来到了石田家中。时人都说,治部少辅(三成)大人有两样宝物,一是牢固的佐和山城,一是英勇善战的岛左近。

    秀家是阴谋家宇喜多直家之子,直家原本相助毛利方与织田讨伐军对战,后来在讨伐军统帅羽柴(丰臣)秀吉的努力下,阵前倒戈,给毛利方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直家去世前,把年幼的儿子八郎托付给秀吉,秀吉即收八郎为犹子,赐名为宇喜多秀家。因此秀家年纪虽轻,仗着他和秀吉的异姓父子关系,也仗着宇喜多氏在中国地区的庞大势力,才得以跃升为“五大老”之一,官拜中纳言。

    这才是鹤翼阵的真正右翅!

    西军在关原地区的基本配置如下——

    其实石田三成所部就驻扎在岐阜城西南方二十多公里外的大垣城中,他本拟东进与织田军会合,但急性子的秀信不等援军来到就开城出战,导致惨败。得到米野合战失利的消息后,三成急派重臣前野兵库领兵前往救援岐阜,就在岐阜落城的当日与东军黑田长政、田中吉政、藤堂高虎等部遭遇,苦战而败。三成知岐阜已不可救,于是约束各部退回大垣。

    福岛正则并看不起宇喜多秀家,认为那不过一个胎毛未退的孺子而已。秀家前此并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功,协助出兵朝鲜,也没有创下任何骄人的战绩,但并不能因此就忽视其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年轻人往往经验不够老到,并无统观全局之能,但要说冲锋陷阵,局部作战,年轻人靠着一股锐气,未必就会输给了老人家。这一仗,福岛正则打得相当辛苦,几次濒临全军崩溃的边缘。

    家康下令征讨上杉氏,匆匆忙忙赶来巴结和相助,速度最快,没在爱智川被截住的,大多是丰臣系武断派大名,他们不一定看好家康,但一致地痛恨三成。就这样,组成了以德川家康为领袖,以武断派大名为主力的十余万大军,陆续转头向西进发,史称“东军”。

    而另一方面,德川家康看到西军左翼完全不动,本方中路却有崩溃之虞,于是在十时过后,大胆地离开桃配山,向前移动本阵到关原驿附近。看到家康的马标出现在阵前,东军士气普遍为之一振。

    山内一丰本是岩仓织田家的重臣之子,岩仓灭亡后跟随了织田信长,转而出仕丰臣秀吉,他可以说是尾张系大名中资格最老的人物。一丰见风转舵,毫不犹豫地献出主城,这已经不算是服从家康了,而分明是表态要臣服于德川氏。于是,在福岛、山内二人的鼓动下,除了信浓上田城主真田昌幸和美浓岩村城主田丸忠昌两人外,诸将全都留了下来。

    就这样,东西两军将美浓国一分为二,遥遥相望,开始了长达半个月的对峙。

    【●大战的序曲】

    “这是两分天下的大战,第一砲一定要由我德川军来打响。”据说井伊直政领会到了德川家康的这一意图,所以保护着少主松平忠吉率先前突。他的意愿最终实现了,却把福岛正则气得三尸神暴跳。“我是先锋,为什么井伊队要越过我去,率先挑起战斗?!”正则一边派使者前去找家康告状,一边挥师猛进,很快就和宇喜多军展开了正面对攻。

    庆长五年(1600年)六月,出兵讨伐上杉景胜的德川家康从伏见出发,七月进入江户城。家康行动迟缓,等待各地大名的消息,很明显的,他相信上杉景胜定有呼应者,所以不忙着出动自己的关东军主力,而要让奥、羽、越和北关东的大名们去打头阵,以牵制上杉军。

    战争初始,西军在战略上占有主导权,石田三成说服美浓岐阜城主织田秀信(即织田信长的孙子三法师)站到自己一边,关闭了东山道的大门,他分兵镇压畿内和近畿各城,打算在广阔的浓尾平原上和东军展开决战。

    正当福岛军与宇喜多军展开激战的时候,东军右翼的黑田长政、田中吉政、细川忠兴、加藤嘉明、筒井定次等部也大步迈前,突击笹尾山的石田三成所部。三成急派重臣岛左近和蒲生乡舍各率一千兵马前往迎战。

    三成屡次遣使前往岛津本阵,请求惟新斋出兵相助,但惟新斋只是命令丰久固守,丝毫不为所动。甚至最后三成亲自前来相请,惟新斋态度强硬地回答说:“今日胜败虽属未知之数,岛津却自有岛津的进退。”

    【●九时前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