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扶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巫山传最新章节!

    〔二、巫山十二峰之神女峰〕

    《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由此升降。再加上见诸于另篇的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巫截与巫诞,灵山之地,竟有十六巫出没。

    〔三、巫山十二峰之圣泉峰〕

    两岸不住松峦啸,断是呼鹏饮圣泉。〗

    巫山县之东,即为秀丽幽深之巫峡,巫峡南北两岸,奇峰俊秀,其中最有名者,共十二座,有好事者将十二峰之名联为一诗:

    神农氏之时,“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的巫咸,于诸巫之中被选拔|出|来主持天下巫筮之事,由此地位超然于众巫之上。黄帝与炎帝争涿鹿之野,将战之际,也曾卜筮于巫咸。唐尧之时,巫咸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此山,故此山改而以巫为名,世人也称为巫咸山。山下人烟聚凑,渐成都邑,汉时设县,称巫县,隋时始用巫山县之名。

    〖曾步净坛访集仙,朝云深出起云连。

    圣泉峰为巫峡北岸自东而西第五峰,又名大丹山,是长江北岸的最高峰。在其错落参差的山势中,有一个形若狮状的山头。山头前有一块银白色的光洁岩石,如同一块银牌挂在“雄狮”的颈上,巫山乡民称之为:“狮子挂银牌”。峰下有一股长流不断的清泉,泉水甘美清冽。泉随山势而下,也极好看。故山以泉名,称为“圣泉峰”。

    历代传言,往往说神女峰顶的石像,乃巫山神女所化。一说巫山神女本名瑶姬,乃天帝之幼|女,降于此地,助大禹王治水,开三峡以通水道,功莫大于人世。道家则称神女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云华夫人,故有绝大法力。亦有传言说,瑶姬本为炎帝之幼|女,未嫁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实为灵芝;又曰化为瑶草,其花黄,其实如兔丝,服者媚于人。此种风流面貌之神女,当是宋玉《高唐赋》、《神女赋》所本。

    这些“巫”,既是此地诸部落世世相传的酋长、巫师,也是传说中掌握了“不死药”的神医,或上下于天,宣达神的旨意;若奉命用仙药为人治病,如巫彭就曾奉天帝之命用不死药救活无罪而被杀之人。

    巫山十二峰,最负盛名者,无过于神女峰。神女峰为巫峡北岸自东而西第三峰,挺拔俊秀,峰顶直刺天穹。峰顶那根人形石柱,高约10米,每当云烟缭绕峰顶时,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纱似的,更显脉脉含情,妩媚动人,宛若一位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那里望断长江,迎送舟帆。她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故神女峰又有了一个别名:“望霞峰”。

    王维有诗:清泉石上流。因此上,设定圣泉峰弟子与石头相关。

    才睹登龙腾汉宇,遥望飞凤弄晴川。

    〔一、巫山〕

    上升峰顶望霞远,月照翠屏聚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