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钟先生记仇不记仇?

海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田园娘子:捡个夫君生宝宝最新章节!

    但是,等晚上小山下学回来后,问这半个时辰先生教他什么了,小山就眨眨眼睛,很无辜的说道:“就是让我背书写字啊!也没教什么,我连今晚的功课都做完了呢。”

    渠水就嘟嘟嘴,心里很不满。

    这钟秀才是不是想吃白食的!

    而赵伤却一点也不意外。

    接下来几天,那小童天天早上到小吃摊上报道,再也没有主动出过一文钱。

    不光是卢氏,就是隔壁家的小摊都发现了异常了,等到半下午两家人说起闲话,那家人就啧啧出声:“这钟先生教学生教得好,但他自己却有点不厚道,总是让学生家里白送吃的喝的玩的,你家里只是开个小吃摊,他每天白吃一顿早饭,听说以前还有个学生,人家在镇上开酒楼,那天天都是大鱼大肉的往他家里送。有学生家里开着纸墨铺的,那秀才一年写字用墨都不用花钱!”

    渠水就十分惊讶:“这也太厚脸皮了。”

    那大娘就忙让她噤声,责怪两句:“你这丫头,就是个心直口快的,你弟弟还在他那里上学呢,你就这般说话,也不怕得罪人。我们家没学生,要是有学生上学,也不敢这样悄悄议论!”

    渠水就小声问道:“那钟先生记仇不记?”

    “当然记仇!”大娘就使劲点头。

    渠水吓得一点声音也不敢出了。

    等回家的路上,她就抱怨了赵伤一通,说到以后自家要每天为那钟秀才准备一顿早饭,眉宇间就满满的心疼。

    赵伤有点好笑,其实当初他打听的时候就听说过钟秀才的这个毛病,但是现在的官员无论大小都是贪官,这钟秀才权利太小,所能贪的不过是点小便宜而已,而通常这类秀才也好控制,他喜欢什么,多送他一些,他就对学生尽心尽力,倒是比什么都难得!

    再说了,原本他是要送小山去县城的,只是考虑到对方年纪小,家里又忙,不能天天送他,所以钟秀才这里只是暂时的,可能上不了半年就又换地方了,倒也不必很纠结这些。

    他就劝了渠水两句,后者仍是肉疼得不行,自己掰着手指头盘算了半天,然后下定决心:“从今天起,咱们家吃饭都吃三合面馒头!不再吃纯细粮了。”

    所谓的三合面馒头,就是用细面,高粱面和玉米面三种面和在一起蒸的馒头,味道虽然不如白面馒头,但是,吃起来既有玉米面的清香又有高粱面的甜味还有白面的细腻,味道比吃纯粹的粗粮要好多了。

    偶尔吃那么一两回,小山还特别喜欢吃。

    赵伤见她秀气的脸上仍然鼓着嘴,和生着闷气的小山一模一样,就一边在心里笑她跟个孩子似的,一边说道:“那以后我进山后多猎几只猎物,拿去卖钱!”

    现在的肉和粮都很值钱,多打猎,就意味着小山每月的束脩能够挣回来了。

    渠水这才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又良心发现的冲他笑了笑:“那你要是爱吃,以后有了剩下的野鸡,我还给你做大盘鸡。”

    赵伤只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

    渠水却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有奶就是娘!现在这年头,能挣钱的就是大爷!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份。

    天气越来越冷了,而渠水的小吃摊生意虽不比之前,但还算可以。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钝与一小笼灌汤包,是一种无上的享受。

    有很多小吃摊都已经关门了。

    到了冬季,就是原本储粮甚丰的人家也没了粮食,连镇上和县城打工的机会也没了,挣钱也越来越难,所以就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深山打猎,寻找野菜吃,之前还被遗漏掉的蘑菇伞和野生山药都被人寻了出来。大部分庄户人家,每顿饭大部分都是用清水煮青菜吃,这个时节的青菜都老了,味道干苦,一碗碗的吃下去,每个人都面带菜色。可是那些好容易寻来的蘑菇和山药却不舍得吃,而是放到地窖里等来年开春了吃。

    春分时节,也通常被人称为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到那个时候连野菜也没有,往年丰收的时候都饿死有人,更不要说这种灾荒时节了。

    所以大部分庄稼人都勤勤恳恳的进深山里找吃的,再小心翼翼的储存,盼着能熬过腊冬,熬过青黄不接。

    组队进深山里打猎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而深谷里面的湖水也时不时被人光临。那湖水有瀑布,水流湍急,不小心被淹死的也大有人在。

    渠水已经不放心让赵伤独自进深山里打猎了,现在他们防的不只是野兽,还有更危险也更自私的人类!

    赵伤一个人双拳难敌四手,而且他走后,生意火爆的小吃摊也时常会被当地的小混混们滋扰,将渠水与卢氏两个女子放在那里,赵伤也不放心。

    所以他现在都是五六天才进山一趟,每回进去也会叫上几家交好的壮劳力,有个帮手。

    处处都发生流民暴动和强盗杀人的消息,村子里也时常有流民进去偷抢东西,所以方圆的几个村子都联合起来,每天都要派出劳动力在村子里巡逻,连镇上也受到了影响。

    到了腊月,小吃摊就彻底没了生意。

    腊月初三这天,渠水宣布不再出摊,自家辛辛苦苦忙碌了几个月,如今储存的粮食和银钱足够让他们度过来年新粮下来的时候了。

    卢氏因为每个月都有将近一两银子的收入,也很有底气,再三感谢过渠水后,就跟着王得顺回家了。

    而现在刘家的菜园子各种菜都已经成熟了。

    渠水与赵伤专门挑了个时间,推了自家的小推车,来回运了三趟,才将后院的白菜和白萝卜、红萝卜等都运到镇上来。

    路上还遇到两个拿着棍子,壮着胆子打劫的,被赵伤毫不留情的一脚踢飞了。

    这一幕被很多流民都看在眼里,所以之后他们就没有人敢再上前找麻烦。

    将菜安然无恙的运回去后,渠水望着堆满了满满一个院子的菜发愁:“今年种的菜确实多了些,咱们三口人吃,肯定吃不完的。”

    “那要不卖一些?”赵伤提了建议。

    渠水刚要瞪眼睛,忽然想到前世自己这个时候也拉去卖菜,像是白菜了,白萝卜了,那些县城的大户人家都要,价钱也不低。

    她仔细考虑了下,便决定:“那咱们就卖一小半吧,剩下的堆在地窖里慢慢儿的吃。”冬天就靠着这两样菜过活呢。

    “要卖不如等到下雪天后再卖,那时候菜价一定会更高。”赵伤提着中肯的建议。

    在做生意上,谁也比不过赵伤。

    所以渠水就连连点头。这几天天就阴着,怕是过不了几天就会下大雪了。

    晚上她就炖了猪肉粉条,粉条是红薯粉,镇上就有做粉条的,当红薯丰收后,家家户户都习惯做几十斤的粉条放着当菜吃。

    猪肉则是屠户家买的,如今是四十五文一斤,简直是太贵了,渠水只舍得割了两斤尝尝味道。

    晚上切了白菜帮,土豆块,红薯块,再混着粉条和猪肉炖了一大锅的大杂烩。熬了一锅稀饭,又蒸了三合面的馒头。

    每人就一碗稀饭,一碗猪肉粉条,再加上一个馒头,唏哩呼噜的吃起来。

    那猪肉渠水挑的都是肥腻腻的白肉,但是因为加了高粱酒和鱼虾粉,这白肉吃起来就一点也不油腻了,又用小火炖了差不多半个时辰,这白肉几乎是入口即化,香得不得了。

    土豆块和白菜帮也都沾染了猪肉的香味,配着馒头吃,只感觉是天下美味了!

    还有那汤汁,吃完菜后就泡着馒头吃,又鲜香又能饱腹。

    小山吃得不亦乐乎,吃完后就打了个饱嗝,无比满足的叹道:“姐,你做的饭真好吃,我们私塾里的学生都说呢。”

    有时候害怕小山半晌饿,渠水会特意为他做些好吃的让他带去,有时候就是馍夹菜,有时候也会细细蒸了小米,炒了肉菜,或者就干脆是家里的灌汤包。小山或许在家里的伙食不算好,但是只要带出去的,都是私塾里最丰盛的饭菜。

    这倒不是为了攀比,渠水与小山一样,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们身为无父无母的孤儿,却又偏偏害怕被人用同情怜悯的目光注视着,所以,只要小山去上学,渠水就给他穿最好的,吃最好的,坚决让人羡慕而不是可怜!

    赵伤有时候想劝,但又觉得渠水的这种心态很好,也是这种不肯服输的心态保护她一直努力的挣钱劳作,从不嫌辛苦,若是自己说得重了,怕也不好!

    反正小山在学堂里的吃食也很一般,无非是多点细粮和肉而已,也不至于就让人嫉恨!

    所以赵伤就没有管过这件事。

    听了小山的话,渠水就笑起来:“你要是还想吃猪肉炖粉条,就大大方方说一声,咱们明天还做。”

    “想吃!”她的话音刚落,小家伙立马点头,又眼巴巴的瞅着渠水。

    渠水就摸摸他的脑袋,笑着:“好,姐明天还给你做。”

    小家伙就高兴地合不拢嘴。

    “不过就再吃一回啊,那猪肉我还剩了一点在厨房里搁着呢,现在猪肉都四十五文一斤了,咱也要省着吃,不能天天买。”渠水又补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