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集

扬鞭集 / 刘半农

人气:2已完成投票加入书架

最新章节:◇增补 序(2023-10-04 12:53)
  诗集。刘半农著。1926年10月北新书局出版。分为上、中二卷,其中1917年至1920年的诗作编入上卷,1921年至1925年的诗作编入中卷。刘半农是“五四”新诗坛上破旧立新的一位拓荒者。他提出“将古人作文之死格式推翻”、“破坏旧韵,重建新韵”和“增多诗体”。反映到诗歌创作上,他的诗歌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体新诗,有民歌,有小诗、散文诗,也有新格律诗。这种创新精神还表现为诗人将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内容的革新相结合。《扬鞭集》的诗篇都焕发着现实主义的光彩,展示了“五四”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广阔图景。作者以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和受剥削受凌侮的不幸者为对象,唱出了人世间的疾苦和不平,揭示了旧中国的黑暗与罪恶。《游香山》第10首写如狼似虎的公差将只欠五斗租的老农捕走;《相隔一层纸》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社会的不平,阶级的差异,为亿万穷苦百姓鸣不平;《学徒苦》描写学徒的非人生活。这一类诗在《扬鞭集》中占了大部分,表现出诗人对统治阶级的痛恨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体现了浓厚的阶级反抗意识。还有一部分诗是宣扬劳工神圣,赞美劳动人民的淳朴美德和坚韧不拔的创造精神的。如《老牛》表现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胸怀坦荡的品德,《铁匠》则以开朗热情的笔调,勾勒出淳朴勤劳创造新社会的劳动者的形象。另一部分诗抒发爱国情怀,写实、写景,感怀抒情,有着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一个小农家的暮》用抒情的笔调描绘出普通农家的甘苦生活,《教我如何不想她》以恋歌的形式表现了对祖国的依恋之情,成为广为流传的抒情诗。此外,《扬鞭集》中的《山歌》、《拟儿歌》、《拟拟曲》等,以其新颖活泼的内容和形式,为新诗坛吹进了清新的风,增添了新的活力。刘半农的诗作,以白描手法见长,并采用传统的对比、比兴等手法,使得诗风活泼、生动、晓畅易懂。同时,象征手法的运用,如《窗纸》、《老牛》、《教我如何不想她》等诗篇,又显得诗意盎然,意蕴隽永。

推荐阅读:南州集存两晋南北朝史乐府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冯延巳词辑评京华慷慨竹枝词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词学十讲苏小卿月夜贩茶船(残折)马一浮词集

◇上卷 1917—1920

自序
游香山纪事诗
相隔一层纸
题小蕙周岁日造像
其实……
案头
丁巳除夕
窗纸
拟古二首
学徒苦
听雨
无聊
大风
沸热
拟儿歌
他们的天平
老牛
E弦
中秋
落叶
铁匠
卖菜
民国八年的国庆
拟装木脚者语
猫与狗
一个失路归来的小孩
三十初度
牧羊儿的悲哀
饿
稿子
爱它?害它?成功!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中卷 1921—1925

一九二一年元旦
病中与病后
奶娘
一个小农家的暮
稻棚
回声
在一家印度饭店里
山歌
母的心
耻辱的门
我们俩
巴黎的秋夜
卖乐谱
无题
战败了归来
小诗
小诗
小诗
秋风
两个失败的化学家
老木匠
织布
荒郊
诗神
三十三岁了
柏林
江南春暮怨词
巴黎的菜市上
我竟想不起来了
在墨蓝的海洋深处
别再说……
忆江南
尽管是……
秧歌
记画
母亲
三唉歌
面包与盐
山歌
拟儿歌
侬家
阵雨
拟拟曲
归程中得小诗五首
拟拟曲
小诗五首
小诗二首记老友申无量语
小诗三首

◇增补

疯人的诗
卖萝卜人
敲冰
呜呼三月一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