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卦第三十四

佚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名家批注周易最新章节!

    无规矩,不成方圆

    大壮卦寓形势大好。

    【题解】

    根据卦序,天下万物不可以始终隐藏遁避,所以接着遯卦的为大壮卦。“大壮”即阳气大壮之义。它是十二消息卦的二月卦,紧接着三阳开泰的一月泰卦之后,是阳爻逐渐增长为四,阴爻逐渐退缩为二,形成了乾下震上,雷天大壮的可喜构局,真可谓:天上雷动声威壮,地下万物阳气足,朗朗乾坤澄玉宇,歪风邪气顿时除,体现出一派阳气充盛的大好景象。

    大壮时期是正道大行于世,形势向好的一面演变的时期。这种时候,易家的主张,尤重壮德,即适度壮大武力,遵循正道,亦即后来儒家发展为“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的礼德。中国一向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的道德化和规范化,是中国步入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如果人幼不学礼,大不知礼,那他不是无知文盲,就是不开化的野蛮人。归根结底,所谓礼,亦即文明规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和象征。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礼仪则不成文明世界。易家早在人类思壮好强、尚武崇力的古代,就提出了修壮德————即武德礼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远见,这真是中华民族关于两个文明不可偏废的最早阐发。

    【原文】

    大壮①,[程颐《易传》:“大而壮也。”]利贞。

    【注释】

    ①大壮:卦名。卦义:大者壮,威力强大,声势壮大,盛气威严,大壮则止,壮伤,夷壮等。

    【译文】

    大壮卦象征强盛,利于坚守正道。

    【解说】

    大壮是表示事物的强盛状态。戒恃强凌弱,宜于遵守礼制,所以“利贞”。

    【原文】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①,故壮。大壮“利贞②”,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孔颖达《周易正义》:“天地之情,正大而巳矣。弘正极大,则天地之情可见矣。”]

    【注释】

    ①刚以动:大壮卦,下乾刚,上震动,因而说“刚以动”。以,而。

    ②贞:纯正。

    【译文】

    《彖传》说:大壮是指刚大而强盛,刚健而有行动,所以说强盛。强盛,“利于坚守正道”,是说刚大者还必须端正守中。正直而且刚大,就能发现天地万物的真情。

    【解说】

    阳为大,阴为小,本卦一连四个阳爻,可谓大。本卦上震为动,下乾为刚健,即是“刚以动”。卦象为雷在天上,声威远播,可谓壮。大壮不能横行霸道,应坚持正道,变大壮为正大,这就是雷鸣于天,生发万物的天威之情。

    【原文】

    《象》曰:雷在天上①,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②。[王弼注:“壮而违礼则凶,凶则失壮也,故君子以大壮而顺礼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好生骄溢,故于‘大壮’诚以非礼勿履也。”]

    【注释】

    ①雷在天上:大壮卦,上震为雷,下乾为天,因而说“雷在天上”。

    ②履:践行。

    【译文】

    《象传》说:雷在天上轰隆作响,象征声势浩大。君子应效法于此,不合礼仪的事不干。

    大壮卦图

    大壮卦下乾上震相叠。震为雷,乾为天。乾刚震动。形象就是天鸣雷,云雷滚,声势浩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刚壮有力就是壮。大而且壮,因此卦名大壮。四阳壮盛,君子要积极而有所作为。

    【解说】

    大壮,上震雷,下乾天,是“雷在天上”,称为雷天大壮。雷升于天上,可震惊一切,而万物萌发,为大壮之象。君子见此,当如《杂卦传》所说“大壮则止”。止就是节制。不自恃其壮,非礼横行,恣意妄为。“弗履”,弗既是不,履意为履行。君子应效法雷,积极行动,做出有益于天地之间的壮举。

    【原文】

    初九,壮于趾①。征②凶有孚③。[王弼注:“夫得大壮也,必能自终成也,未有陵犯于物,而得终其壮者。在下而壮,故曰‘壮于趾’也。居下而用刚壮,以斯而进,穷凶可必也,故曰‘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注释】

    ①趾:脚趾。

    ②征:行。

    ③孚:诚信。有孚就是必然的意思。

    【译文】

    初九,只是脚趾强壮,往前进发会有凶险,这是毫无疑问的。

    《象传》说:“只是脚趾强壮”,贸然前进,当然无路可走。

    【解说】

    “壮于趾”,即初九以其最下而用强,上于九四敌应,又没有孚信(异性爻互相比邻亲附信赖为孚),如果冒进,自身仅有的阳刚信实(有孚)也会丧失,故“征凶”。

    【原文】

    九二,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①也。

    【注释】

    ①中:中正。九二位居下卦之中位,所以有中正的象征。

    【译文】

    九二,坚守正道定获吉祥。

    《象传》说:九二“坚守正道定获吉祥”,因为居处中正,修养正德。

    【解说】

    九二以阳爻居阴位居中,中而不正,但它内在却具备了坚定、执著、刚健的本性,以刚治内,以柔应外。九二进不触犯六五,退还帮助六五,守中安贞而已。外不足而内有余,能“中”故“壮”,能中就不会不正,正就不会不吉(贞吉,以中也)。九二是内壮且中庸,为严于律己之“壮”。

    【原文】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①,贞厉②。羝羊③触藩④,[《说文》:“羝,牡羊也。”《广雅·释室》:“藩,篱也。”]羸⑤其角。[陆德明《经典释文》:“羸,马云:‘大索也。’”]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注释】

    ①罔:无。

    ②厉:厉害,危险。

    ③羝羊:公羊。

    ④藩:篱笆。

    ⑤羸:通作“累”,拘系。

    【译文】

    九三,小人以强壮骄人,君子用无为处世。这么做很危险。公羊用角冲撞藩篱,角被缠挂住进退不得。

    《象传》说:“只有小人才以强壮骄人”,君子用无为处世。

    【解说】

    罔同“亡”,用作不。羸如同“废”。九三在互兑(三四五爻),兑卦象是两个刚爻在下,一个阴爻在上,阴爻两断如羊角,所以兑为羊,此指九三为羝羊(公羊)。藩是藩篱,羝羊触藩,是说九三好强用力,就像公羊争斗一样,结果羊角被藩篱卡住了,不能动,所以“贞厉”。角没有用了(羸其角)。九三周围都是刚爻,如果用强,强强相遇,不会有好处,九三刚居刚位,又在乾顶,刚猛之极。九三应在上六,上六为途穷力尽的柔爻,但穷寇莫追,九三恃强凌弱必然轻敌,阴力不能敌,必然以深谋智取,(柔爻中空似藩篱)用藩篱卡住九三的羊角,九三以大壮欺负弱小,不义不正,君子不为(君子罔也)。九三好勇斗狠,见利忘义,小人用壮,危害别人也必然危害到自己。无法脱身。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正合此爻义。

    春秋时代齐景公手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三个恃功而骄,晏子为了避免未来可能造成的祸害,便建议齐景公铲除祸患。晏子设了一个计谋:让齐景公拿两只桃子给三个人,功劳大的可以拿一个。公孙接和田开疆相继报出自己的功绩,各拿了一只桃子。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可桃子已经没了,于是拔剑指向他们俩。公孙接和田开疆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让出桃子然后自刎。古冶子见二人自刎,觉得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于是也拔剑自刎。就这样,晏子兵不血刃除掉了威胁。

    【原文】

    九四,贞吉,悔亡①。藩决②不羸③,壮④于大舆⑤之輹⑥。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注释】

    ①亡:消失。

    ②决:冲破。

    ③羸:同本卦九三爻注。

    ④壮:强壮,引申为使用强壮的力量。

    ⑤舆:车。

    ⑥輹:通“辐”,车轮上的辐条。

    【译文】

    九四,保持正道吉祥,悔恨消亡。就像藩篱被闯开了一个缺口,羊角没被缠挂,又如大车的轮辐坚固耐用。

    《象传》说:“藩篱被闯开了一个缺口,羊角没被缠挂”,说明要勇于往前进取。

    【解说】

    九四以阳爻居阴位且不中,不中不正,外面还有两个阴爻为敌,所以有悔。但九四已呈连继四个阳爻重叠的大壮之势,已经进入上卦震中,势不可挡,九四不计较初九的触犯,反而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当中(不羸),一同溃决两阴的藩篱(藩决),所以能够贞吉、悔亡。九四再发展一步就会成为五阳在下,孤阴危悬的夬卦,九四为震卦底部刚爻,象如坤底部的一根横木,坤为大舆(大车),九四就是大舆底部的横木,即大舆之輹,大车的輹结实,则车坚固无比,所向披靡,摧枯拉朽,即“尚往也”,尚同“上”。

    【原文】

    六五,丧①羊于易②,[王弼注:“居于大壮,以阳处阳,犹不免咎,而况以阴处阳,以柔乘刚者乎?羊,壮也。必丧其羊,失其所居也。”]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③也。

    【注释】

    ①丧:遗失,跑掉。

    ②易:通作埸(亦音易),疆界,边地,田畴。

    ③位不当:这是以六五的爻位爻象为说的。六五以阴爻居于阳位,所以说“位不当”。

    【译文】

    六五,在田畔遗丧了羊,无须悔恨。

    《象传》说:“在田畔遗丧了羊”,说明自己居位不正当。

    【解说】

    大壮发展到六五,突然变成阴爻,羝羊之势顿消,这是因为物壮则老。易,指边界,六五所在为阴阳交界之地,阴爻的消亡,六五首当其冲,加之以柔居刚位不正,所以是“位不当也”。但六五中正有应,时势如此,怪不得它,所以“无悔”。本卦的大象为四阳爻在下,两个阴爻在上,恰似一个放大的兑卦(两阳在下,一阴在上),大象为兑,兑为羊为毁折。有“丧羊”之象。

    【原文】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①,无攸利,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②也。“艰则吉”,咎③不长也。

    【注释】

    ①遂:前进,前往。

    ②详:审时度势,仔细考虑。也同“祥”,吉祥。

    ③咎:灾祸。

    【译文】

    上六,公羊猛撞藩篱,不能后退,不能前进,没有什么利益,但只要艰苦奋斗便可获吉祥。

    《象传》说:“不能后退,不能前进”,说明它处事不慎。“只要艰苦奋斗可获吉祥”,说明灾祸不会长久。

    【解说】

    上六与九三正应,九三是羝羊,上六是藩篱,羝羊触藩,羊角被挂住,藩篱也冲不破,上六也退不得,也无路可退,为不“祥”。详也同“祥”,不详就是“不祥”。对九三而言无攸利,对上六来说也非常艰难,但上六居末端,否极就会泰来,度过这一段艰难时期,无论谁胜谁负,都会出现一个新的好局面,咎害不会太长(咎不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