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卷第二

孙思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千金翼方校释最新章节!

    本草上

    论曰:金石草木,自有本经,而条例繁富,非浅学近识所能悟之。忽逢事逼,岂假披讨〔1〕。所以录之于卷,附之于方,使忠臣孝子匆遽之际,造次可见,故录之以冠篇首焉。

    〔1〕披讨 翻阅研讨。按“披”,翻阅。《世说新语•贤媛》:“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

    玉石部上品二十二味

    玉泉

    味甘平,无毒。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利血脉,疗妇人带下十二病,除气癃,明耳目,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轻身长年。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札。生蓝田山谷,采无时。

    玉屑

    味甘平,无毒。主除胃中热,喘息烦懑,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生蓝田,采无时。

    丹砂

    味甘微寒,无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懑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杀精魅邪恶鬼,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久服通神明,不老,轻身神仙。能化为汞,作末名真朱,光色如云母可析者良。生符陵山谷,采无时。

    空青

    味甘酸寒,大寒,无毒。主青盲耳聋,明目,利九窍,通血脉,养精神,益肝气,疗目赤痛,去肤翳,止泪出,利水道,下乳汁,通关节,破坚积,久服轻身,延年不老,令人不忘,志高神仙。能化铜铁铅锡作金。生益州山谷及越嶲山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三月中旬采,亦无时。

    绿青

    味酸寒,无毒。主益气,疗鼽鼻〔1〕,止泄痢。生山之阴穴中,色青白。

    〔1〕鼽鼻 “鼽”原作”,据《证类本草》卷三•玉石部上品改。按“鼽”,鼻塞病。《释名•释疾病》:“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又谓鼻流清涕。《素问•金匮真言论》:“春不鼽衄。”王冰注:“鼽,谓鼻中水出。”

    曾青

    味酸小寒,无毒。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癥坚积聚,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久服轻身不老。能化金铜,生蜀中山谷及越嶲,采无时。

    白青

    味甘酸咸平,无毒。主明目,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久服通神明,轻身,延年不老。可销〔2〕为铜剑,避五兵〔3〕。生豫章山谷,采无时。

    〔2〕销 原作“消”,今改。按“消”,通“销”。熔化。《说文通训定声•小部》:“消,假借为销。”

    〔3〕五兵 五种兵器。古代或以戈、殳、戟、酋矛、夷矛为五兵,或以矛、戟、钺、盾、弓矢为五兵,或以矛、戟、弓、剑、戈为五兵。

    扁青

    味甘平,无毒。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疮不瘳,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去寒热风痹及丈夫茎中百病,益精,久服轻身不老。生朱崖山谷武都朱提,采无时。

    石胆

    味酸辛寒,有毒。主明目,目痛,金疮,诸痫痉,女子阴蚀痛〔4〕,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令人有子,散癥积,咳逆上气及鼠瘘恶疮,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神仙。能化铁为铜成金银。一名毕石,一名黑石,一名棋石,一名铜勒。生羌道山谷羌里勾青山,二月庚子辛丑日采。

    〔4〕蚀痛 “蚀”原作“融”,据《证类本草》卷三•玉石部上品改。

    云母

    味甘平,无毒。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久服轻身延年,悦泽不老,耐寒暑,志高神仙。一名云珠,色多赤;一名云华,五色具;一名云英,色多青;一名云液,色多白;一名云砂,色青黄;一名磷石,色正白。生太山山谷齐卢山及琅邪北定山石间,二月采。

    石钟乳

    味甘温,无毒。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益气,补虚损,疗脚弱疼冷,下焦肠竭,强阴,久服延年益寿,好颜色,不老,令人有子,不炼服之令人淋。一名公乳,一名芦石,一名夏石。生少室山谷及太山,采无时。

    朴消

    味苦辛寒,大寒,无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胃中食饮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炼之白如银,能寒能热,能滑能涩,能辛能苦,能咸能酸,入地千岁不变,色青白者佳,黄者伤人,赤者杀人,一名消石朴。生益州山谷有咸水之阳,采无时。

    消石

    味苦辛寒,大寒,无毒。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疗五脏十二经脉中百二十疾,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懑消渴,利小便及瘘蚀疮,炼之如膏,久服轻身。天地至神之物,能化成十二种石。一名芒消。生益州山谷及武都陇西西羌,采无时。

    芒消

    味辛苦,大寒。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生于朴消。

    矾石

    味酸寒,无毒。主寒热,泄痢白沃〔1〕,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除痼热在骨髓,去鼻中瘜肉,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岐伯云:久服伤人骨。能使铁为铜,一名羽,一名羽泽。生河西山谷及陇西武都石门,采无时。

    〔1〕泄痢白沃 谓泄下之物色白如沫。按“沃”,泡沫状物。《素问•五常政大论》:“流衍之纪,是谓封藏……其令流注,其动漂泄沃涌。”王冰注:“沃,沫也。”

    滑石

    味甘寒,大寒,无毒。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2〕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久服轻身,耐饥长年。一名液石,一名共石,一名脱石,一名番石,生赭阳山谷及太山之阴,或掖北白山,或卷山,采无时。

    〔2〕乳难 即难产。按“乳”,生产,生子。《广雅•释诂一》:“乳,生也。”

    紫石英

    味甘辛温,无毒。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气,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令人悦泽,久服温中,轻身延年。生太山山谷,采无时。

    白石英

    味甘辛微温,无毒。主消渴,阴痿不足,咳逆,胸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疗肺痿,下气,利小便,补五脏,通日月光,久服轻身长年,耐寒热。生华阴山谷及太山,大如指,长二三寸,六面如削,白澈有光,其黄端白棱名黄石英,赤端名赤石英,青端名青石英,黑端名黑石英。二月采,亦无时。

    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1〕等

    〔1〕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 即五色石脂。按《本经》石脂不分条目,至《别录》分为五色,以补五脏,然性味功效略同。今惟称赤石脂,为红色的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土块状体。

    味甘平,主黄疸泄痢,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生南山之阳山谷中。

    青石脂

    味酸平,无毒。主养肝胆气,明目,疗黄疸,泄痢肠澼,女子带下百病及疽痔恶疮,久服补髓益气,不饥延年。生齐区山及海崖,采无时。

    赤石脂

    味甘酸辛大温,无毒。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髓,好颜色,益智不饥,轻身延年。生济南射阳及太山之阴,采无时。

    黄石脂

    味苦平,无毒。主养脾气,安五脏,调中,大人小儿泄痢肠澼〔2〕,下脓血,去白虫,除黄,疽痈疽虫,久服轻身延年。生嵩高山,色如莺雏,采无时。

    〔2〕肠澼 “澼”原作“癖”,据《证类本草》卷三•玉石部上品改。

    白石脂

    味甘酸平,无毒。主养肺气,厚肠,补骨髓,疗五脏惊悸不足,心下烦,止腹痛,下水,小肠澼热,溏便脓血,女子崩中漏下,赤白沃,排痈疽疮痔,久服安心不饥,轻身长年。生太山〔1〕之阴,采无时。

    〔1〕太山 《证类本草》卷三•玉石部上品作“泰山”。按“太山”,即“泰山”。

    黑石脂

    味咸平,无毒。主养肾气,强阴,主阴蚀疮,止肠澼泄痢,疗口疮咽痛,久服益气,不饥延年。一名石涅,一名石墨。出颍川阳城,采无时。

    太一余粮

    味甘平,无毒。主咳逆上气,癥瘕血闭,漏下,除邪气,肢节不利,大饱绝力,身重,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一名石脑。生太山山谷,九月采。

    石中黄子

    味甘平,无毒。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此禹余粮壳中未成余粮黄浊水也,出余粮处有之,陶云芝品中有石中黄子,非也。

    禹余粮〔2〕

    〔2〕禹余粮 又名禹哀、白余粮,为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的一种矿石。按古本草所载,尚有太一余粮、石脑、石中黄子等,性味及效用有差,然今用惟有禹余粮。

    味甘寒,平,无毒。主咳逆,寒热烦懑,下赤白,血闭癥瘕,太热,疗小腹痛结烦疼,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一名白余粮。生东海池泽及山岛中,或池泽中。

    玉石部中品二十九味

    金屑

    味辛平,有毒。主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除邪毒气,服之神仙。生益州,采无时。

    银屑

    味辛平,有毒。主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生永昌,采无时。

    水银

    味辛寒,有毒。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痒,堕胎,除热,以敷男子阴,阴消无气,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一名汞。生符陵平土,出于丹砂。

    雄黄

    味苦甘平,寒,大温,有毒。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疗疥虫疮,目痛,鼻中瘜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鬼疰,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杀诸蛇虺〔1〕毒,解藜芦毒,悦泽人面,炼食之轻身神仙,饵服之皆飞入人脑中,胜鬼神,延年益寿,保中不饥。得铜可作金,一名黄食石。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阳,采无时。

    〔1〕虺(huǐ 毁) 蛇名。指古称“土虺”的蝮蛇;又指小蛇;又指大蛇;又指蝰蛇;又为传说中怪蛇名。又,蜥蜴类动物。《诗经•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为虺蜴。”孔颖达疏:“陆机(玑)疏云:虺蜴一名蝾螈,(水)蜴也。或谓之蛇医,如蜥蜴,青绿色,大如指,形状可恶。”

    雌黄

    味辛甘平,大寒,有毒。主恶疮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蚀鼻中瘜肉,下部疮,身面〔2〕白驳,散皮肤死肌及恍惚邪气,杀蜂蛇毒,炼之久服轻身,增年不老,令人脑满。生武都山谷,与雄黄同山生,其阴山有金,金精熏则生雌黄,采无时。

    〔2〕身面 “面”原作“而”,据《证类本草》卷四•玉石部中品改。

    殷孽〔3〕

    〔3〕殷孽 石钟乳之一钟。碳酸钙液从洞顶下滴,逐渐凝结下垂而成冰檐状物,其附于石上的粗大根盘称为“殷孽”;其下较细部分或有中空者,称为“孔公孽”;再下延成呈较细的圆柱状或管状者,是为钟乳。

    味辛温,无毒。主烂伤瘀血,泄痢,寒热鼠瘘,癥瘕结气,脚冷疼弱。一名姜石,钟乳根也。生赵国山谷,又梁山及南海,采无时。

    孔公孽

    味辛温,无毒。主伤食不化,邪结气恶,疮疽瘘痔,利九窍,下乳汁,男子阴疮,女子阴蚀及伤食,病常欲眠睡。一名通石,殷孽根也,青黄色。生梁山山谷。

    石脑

    味甘温,无毒。主风寒虚损,脚腰疼痹,安五脏,益气。一名石饴饼。生名山土石中,采无时。

    石硫黄

    味酸温,大热,有毒。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癖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疮上血,杀疥虫,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矾石液也。

    阳起石

    味咸微温,无毒。主崩中漏下,破子脏中血,癥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阴痿不起,补不足,疗男子茎头寒,阴下湿痒,去臭汗,消水肿,久服不饥,令人有子。一名白石,一名石生,一名羊起石,云母根也。生齐山山谷及琅邪,或云山阳起山,采无时。

    凝水石

    味辛甘寒,大寒,无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懑,水饮之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懑,止渴,水肿,小腹痹,久服不饥。一名白水石,一名寒水石,一名凌水石,色如云母可析者良,盐之精也。生常山山谷,又中水县〔1〕及邯郸。

    〔1〕中水县 原作“水中县”,据《证类本草》卷四•玉石部中品改。

    石膏

    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隔气〔2〕,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一名细石,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

    〔2〕隔气 “隔”原作“膈”,据《证类本草》卷四•玉石部中品改。按“隔”,阻隔。《玉篇•阜部》:“隔,塞也。”“隔气”,谓郁滞阻隔之气。

    磁石

    味辛咸寒,无毒。主周痹〔3〕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4〕酸痟,除大热烦懑及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亦令人有子。一名玄石,一名处石。生太山川谷及慈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采无时。

    〔3〕周痹 病证名。因风寒湿邪侵入血脉而致,症见周身疼痛,游走不定,沉重麻木等。参见《灵枢经•周痹》。

    〔4〕洗洗 同“洒洒”,恶寒貌。《本草纲目•木部•秦皮》:“秦皮,主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

    玄石〔5〕

    〔5〕玄石 即磁石之一种,又名处石。按《证类本草》卷四•玉石部中品引《本草衍义》:“……其玄石即磁石之黑色者也,多滑净,其治体大同小异,不可不分而为二也。”

    味咸温,无毒。主大人小儿惊痫,女子绝孕,小腹冷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子。一名玄水石,一名处石。生太山之阳,山阴有铜,铜者雌,玄者雄。

    理石

    味辛甘寒,大寒,无毒。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除荣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膏顺理而细。生汉中山谷及卢山,采无时。

    长石

    味辛苦寒,无毒。主身热,胃中结气,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瞖眇〔1〕,下三虫,杀蛊毒,止消渴,下气,除胁肋肺间邪气,久服不饥。一名方石,一名土石,一名直石,理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2〕。生长子山谷及太山临淄,采无时。

    〔1〕瞖眇 因目生瞖障而致失明。按“瞖”,目生瞖障。《正字通•目部》:“瞖,目障也。”“眇”,偏盲。《篇海类编•身体类•目部》:“眇,偏盲。”亦指两目失明。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

    〔2〕方而润泽玉色 “而”原作“面”,据《证类本草》卷四•玉石部中品改。

    肤青

    味辛咸平,无毒。主蛊毒蛇菜肉诸毒,恶疮。不可久服,令人瘦。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川谷。

    铁落

    味辛甘平,无毒。主风热,恶疮疡疽疮痂疥气在皮肤中,除胸膈中热气,食不下,止烦,去黑子〔3〕。一名铁液,可以染皂。生牧羊平泽及祊城,或祊城,采无时。

    〔3〕黑子 即黑痣,亦即靥。《类篇•面部》:“靥,面上黑子。”

    铁

    主坚肌耐痛。

    生铁

    微寒,主疗下部及脱肛。

    钢铁

    味甘,无毒。主金疮,烦懑热中,胸膈气塞,食不化。一名跳铁。

    铁精

    平,微温。主明目,化铜,疗惊悸,定心气,小儿风痫,阴脱肛。

    光明盐

    味咸甘平,无毒。主头面诸风,目赤痛,多眵〔4〕泪。生盐州五原盐池下,凿取之,大者如升,皆正方光澈〔1〕,一名石盐。

    〔4〕眵(chī 笞) 目汁,即眼屎。《广韵•支韵》:“眵,目汁凝也。”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眵,今人谓眼中凝汁为眼眵。读如矢。”

    〔1〕光澈 《证类本草》卷四•玉石部中品作“光彻”。

    绿盐

    味咸苦辛平,无毒。主目赤泪出,肤瞖眵暗。

    蜜陀僧

    味咸辛平,有小毒。主久痢五痔,金疮,面上瘢皯〔2〕,面膏药用之。

    〔2〕瘢皯 谓皮肤上的黑色斑点。按“皯”,面黑而憔悴。《说文解字•皮部》:“皯,面黑气也。”“瘢”,皮肤上的斑点。《汉书•王莽传》:“莽因曰:诚见君面有瘢,美玉可以灭瘢,欲献其瑑耳。”

    桃花石

    味甘温,无毒。主大肠中冷脓血痢,久服令人肌热能食。

    珊瑚

    味甘平,无毒。主宿血,去目中瞖,鼻衄,末吹鼻中。生南海。

    石花〔3〕

    味甘温,无毒。酒渍服,主腰脚风冷,与殷孽同。一名乳花。

    〔3〕石花 石钟乳之一种。《证类本草》卷四•玉石部中品引《蜀本草》:“凡钟乳之类有五种:一钟乳,二殷孽,三孔公孽,四石床,五石花。虽一体而注疗有异。”

    石床

    味甘温,无毒。酒渍服,与殷孽同。一名乳床,一名逆石。

    玉石部下品三十一味

    青琅玕

    味辛平,无毒。主身痒,火疮痈伤,白秃疥瘙,死肌浸淫〔4〕在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一名石珠,一名青珠。生蜀郡平泽,采无时。

    〔4〕浸淫 《证类本草》卷五•玉石部下品“浸”作“侵”。

    譽石

    味辛甘大热,生温,熟热,有毒。主寒热鼠瘘,蚀疮死肌,风痹,腹中坚癖邪气,除热明目,下气,除膈中热,止消渴,益肝气,破积聚,痼冷腹痛,去鼻中瘜肉。久服〔5〕令人筋挛,火炼百日,服一刀圭,不炼服则杀人及百兽。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一名固羊石,一名白礜石,一名太白石,一名泽乳,一名食盐。生汉中山谷及少室,采无时。

    〔5〕久服 “服”原作“腹”,据《证类本草》卷五•玉石部下品改。

    特生譽石

    味甘温,有毒。主明目利耳,腹内绝寒,破坚结及鼠瘘,杀百虫恶兽,久服延年。一名苍礜石,一名鼠毒。生西域,采无时。

    握雪譽石

    味甘温,无毒。主痼冷积,轻身延年。多食令人热。

    方解石

    味苦辛大寒,无毒。主胸中留热结气,黄疸,通血脉,去蛊毒。一名黄石。生方山,采无时。

    苍石

    味甘平,有毒。主寒热,下气,瘘蚀,杀禽兽。生西城〔1〕,采无时。

    〔1〕西城 原作“西域”,据《证类本草》卷五•玉石部下品改。按《证类本草》卷五•玉石部下品引唐本注云:“西城在汉川金州也。”即今陕西安康。

    土阴孽

    味咸,无毒。主妇人阴蚀,大热干痂。生高山崖上之阴,色白如脂,采无时。

    代赭

    味苦甘寒,无毒。主鬼疰,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一名须丸,一名血师。生齐国山谷,赤红青色,如鸡冠有泽〔2〕染爪甲不渝者良,采无时。

    〔2〕有泽 “泽”字原缺,据《证类本草》卷五•玉石部下品补。

    卤咸

    味苦咸寒,无毒。主大热,消渴狂烦,除邪及下蛊毒,柔肌肤,去五脏肠胃留热结气,心下坚,食已呕逆喘满,明目,目痛。生河东盐池。

    大盐

    味甘咸寒,无毒。主肠胃结热,喘逆,胸中病,令人吐。生邯郸及河东池泽。

    戎盐

    味咸寒,无毒。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蛊,心腹痛,溺血吐血,齿舌血出。一名胡盐。生胡盐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禄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

    白垩

    味苦辛温,无毒。主女子寒热,癥瘕月闭,积聚,阴肿痛,漏下,无子,泄痢,不可久服,伤五脏,令人羸瘦。一名白善。生邯郸山谷,采无时。

    铅丹

    味辛微寒,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炼化还成九光〔1〕,久服通神明。一名铅华,生于铅。生蜀郡平泽。

    〔1〕九光 “九”原作“丸”,据《证类本草》卷五•玉石部下品改。

    粉锡〔2〕

    〔2〕粉锡 即铅粉,又名解锡、水粉、胡粉,为用铅加工制成的碱式碳酸铅。

    味辛寒,无毒。主伏尸毒螫,杀三虫,去鳖瘕,疗恶疮,堕胎,止小便利。一名解锡。

    锡铜镜鼻

    主女子血闭,癥瘕伏肠,绝孕及伏尸邪气。生桂阳山谷。

    铜弩牙

    主妇人产难血闭,月水不通,阴阳隔塞。

    金牙

    味咸,无毒。主鬼疰,毒蛊诸疰。生蜀郡,如金色者良。

    石灰

    味辛温,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瘜肉,疗髓骨疽。一名恶灰,一名希灰。生中山川谷。

    冬灰〔3〕

    〔3〕冬灰 即草木灰,又名藜灰,为柴草烧成的灰。

    〔4〕疣 原作“肬”,今改。按“肬”,与“疣”同。《说文解字•肉部》:“肬,赘也。从肉,尤声。”桂馥《札朴•览古•食疣》:“肬疣古今字,谓赘肬也。”

    〔5〕玄谷 《证类本草》卷五•玉石部下品作“方谷”。

    味辛微温,主黑子,去疣〔4〕瘜肉,疽蚀疥瘙。一名藜灰。生玄谷〔5〕川泽。

    锻灶灰

    主癥瘕坚积,去邪恶气。

    伏龙肝

    味辛微温,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东壁土

    主下部痒,脱肛。

    紫铆骐竭〔6〕

    〔6〕骐竭 即血竭,又名海蜡,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按“骐”,同“麒麟”。《战国策•赵策四》:“刳胎焚天,而骐不至。”《史记•孔子世家》作“麒麟”。

    味甘咸平,有小毒。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疮生肉。与骐竭二物,大同小异。

    硇砂

    味咸苦辛温,有毒。不宜多服,主积聚,破结血烂胎,止痛下气,疗咳嗽宿冷,去恶肉,生好肌。柔金银,可为焊药〔1〕。出西戎〔2〕,形如牙消,光净者良,驴马药亦用。

    〔1〕焊药 焊接金铁的药。《集韵•翰韵》:“釬(焊),固金铁药。”

    〔2〕西戎(róng 容) 古代泛指我国西部诸少数民族。《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大戴礼记•千乘》:“西辟之民曰戎。”

    姜石

    味咸寒,无毒。主热,豌豆疮疔毒等肿。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色,白者最良,所在有之,以烂不碜者好,齐州历城东者良。

    赤铜屑

    以醋和如麦饭,袋盛,先刺腋下脉出血,封之,攻腋臭,神效。又熬使极热,投酒中,服五合,日三,主贼风反折。又烧赤铜五斤,纳酒二斗中百遍,服同前,主贼风,甚验。

    铜矿石

    味酸寒,有小毒。主疔肿恶疮,驴马脊疮,臭腋,石上水磨取汁,涂之,其疔肿末之,敷疮上良。

    白瓷瓦屑

    平,无毒。主妇人带下白崩,止呕吐逆〔3〕,破血止血,水磨涂疮,灭瘢。定州者良,余皆不如。

    〔3〕止呕吐逆 《证类本草》卷五•玉石部下品“吐”下无“逆”字。

    乌古瓦

    寒,无毒。以水煮及渍汁饮,止消渴。取屋上年深者良。

    石燕

    以水煮汁饮之,主淋有效。妇人难产,两手各把一枚,立验。出零陵。

    梁上尘

    主腹痛,噎,中恶,鼻衄,小儿软疮。

    草部上品之上四十一味

    青芝〔4〕

    〔4〕青芝 灵芝草之一种。《本经》所载有六芝,即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及紫芝。六芝皆入药用,性味及效用有差,然今用多为紫芝和赤芝二种。紫芝又名木芝,为多孔菌科植物紫芝的全株。赤芝与紫芝同科,惟色稍异。

    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龙芝。生泰山。

    赤芝

    味苦平,主胸腹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1〕,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生霍山。

    〔1〕增智慧 “慧”原作“惠”,据《证类本草》卷六•草部上品之上改。按“惠”,通“慧”。《列子•周穆王》:“秦人逄氏有子,少而惠。”

    黄芝

    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芝。生嵩山。

    白芝

    味辛平,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玉芝。生华山。

    黑芝

    味咸平,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玄芝。生常山。

    紫芝

    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一名木芝。生高夏山谷。六芝皆无毒,六月八月采。

    赤箭〔2〕

    〔2〕赤箭 即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根茎。

    味辛温,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一名离母,一名鬼督邮。生陈仓川谷雍州及太山少室,三月四月八月采根,曝干。

    天门冬

    味苦甘平,大寒,无毒。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不饥。一名颠勒。生奉高山谷,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根,曝干。

    麦门冬

    味甘平,微寒,无毒。主心腹结气,伤中〔3〕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秦名羊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耆〔4〕,一名禹葭,一名禹余粮,叶如韭,冬夏长生。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阴干。

    〔3〕伤中 《证类本草》卷六•草部上品之上作“肠中”。

    〔4〕羊耆 《证类本草》卷六•草部上品之上作“羊蓍”。

    术

    味苦甘温,无毒。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疽,止汗除热,消食,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一名山姜,一名山连。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根,曝干。

    女萎萎蕤

    味甘平,无毒。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痛,茎中寒及目痛,眦烂泪出,久服去面黑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一名荧,一名地节,一名玉竹,一名马薰,生太山山谷及丘陵,立春后采,阴干。

    黄精

    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重楼,一名菟竹,一名鸡格,一名救穷,一名鹿竹,生山谷。二月采根,阴干。

    干地黄

    味甘苦寒,无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生者尤良。

    生地黄

    〔1〕血上薄心 谓气血逆乱向上逼迫于心。按“薄”,迫,逼迫。《楚辞•九章•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洪兴祖补注:“薄,迫也,逼近之意。”

    〔2〕伤身 谓伤胎。按“身”,身孕。《正字通•身部》:“身,女怀妊曰身。”

    大寒,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1〕闷绝,伤身〔2〕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踠折,瘀血留血,衄鼻吐血,皆捣饮之,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一名,一名芑。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昌蒲

    味辛温,无毒。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久服轻身,聪耳明目,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一名昌阳。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露根不可用,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

    远志

    味苦温,无毒。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1〕,利丈夫,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2〕,皮肤中热,面目黄,久服轻身不老,好颜色,延年。叶名小草,主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泄。一名棘苑〔3〕,一名葽绕,一名细草。生太山及冤句川谷,四月采根叶,阴干。

    〔1〕倍力 谓增益气力。按“倍”,增加。《集韵•队韵》:“倍,加也。”

    〔2〕膈气 当作“隔气”。《证类本草》卷四•玉石部中品•石膏:“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肠胃中隔气……”可参。

    〔3〕棘苑 《证类本草》卷六•草部上品之上作“棘菀”。

    泽泻

    味甘咸寒,无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4〕停水,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扁鹊云:多服病人眼。一名水泻,一名及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生汝南池泽,五月六月八月采根,阴干。叶味咸,无毒,主大风,乳汁不出,产难,强阴气,久服轻身,五月采。实味甘,无毒,主风痹消渴,益肾气,强阴,补不足,除邪湿,久服面生光,令人无子,九月采。

    〔4〕三焦 “焦”原作“膲”,今改。按“膲”,同“焦”。《广韵•霄韵》:“膲,人之三膲。”《集韵•霄韵》:“膲,三膲无形之府,通作焦。”

    署预

    味甘温,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主头面游风,风头眼眩,下气,止腰痛,补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生嵩高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菊花

    味苦甘平,无毒。主风头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疗腰痛去来陶陶〔5〕,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一名节华,一名日精,一名女节,一名女华,一名女茎,一名更生,一名周盈,一名傅延年,一名阴成。生雍州川泽及田野,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皆阴干。

    〔5〕陶陶 长久貌。《楚辞•九思•哀岁》:“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甘草

    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1〕,解毒,温中下气,烦懑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2〕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久服轻身延年。一名蜜甘,一名美草,一名蜜草,一名蕗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

    〔1〕尰(zhǒng 肿) 足肿之疾。《广韵•肿韵》“尰,足肿疾。”《诗经•小雅•巧言》:“既微且。”毛传:“骭疡为微,肿足为尰。”

    〔2〕九土 九州之土。《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

    人参

    味甘微寒,微温,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一名神草,一名人微,一名土精,一名血参,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曝干,无令见风。

    石斛

    味甘平,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疿气,脚膝疼冷痹弱,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定志除惊。一名林兰,一名禁生,一名杜兰,一名石。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七月八月采茎,阴干。

    牛膝

    为君,味苦酸平,无毒。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百倍。生河内川谷及临朐,二月八月十月采根,阴干。

    卷柏

    味辛甘温,平,微寒,无毒。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癥瘕血闭,绝子,止咳逆,治脱肛,散淋结,头中风眩,痿蹶,强阴益精,久服轻身,和颜色,令人好容体。一名万岁,一名豹足,一名求股,一名交时。生常山山谷石间,五月七月采,阴干。

    细辛

    味辛温,无毒。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1〕,风痫癫疾,下乳结汁不出〔2〕,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一名小辛。生华阴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1〕齆(wèng 瓮)鼻 鼻腔阻塞之病。《龙龛手镜•鼻部》:“齆,鼻塞病也。”

    〔2〕汁不出 《证类本草》卷六•草部上品之上“汁”作“汗”。

    独活

    味苦甘平,微温,无毒。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3〕痫痓〔4〕,女子疝瘕,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一名胡王使者,一名独摇草,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生雍州川谷或陇西南安,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3〕奔豚 原作“贲肫”,今改。按“贲”,通“奔”。《说文通训定声•屯部》:“贲,假借为奔。”“肫”,同“豚”。《集韵•魂韵》:“,《说文》:小豕也。或作豚,通作肫。”

    〔4〕痫痓 因惊痫而致痉强搐搦。按“痓”,风痉之证。《集韵•至韵》:“痓,风病。”《素问•气厥论》:“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王冰注:“痓,谓骨痓而不随。”《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痉风》:“痉风,即痓病,属太阳督脉二经。其症发热,口噤如痫,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搐搦。”

    升麻

    味甘苦平,微寒,无毒。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5〕殃鬼〔6〕,避温疫瘴气,邪气蛊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身长年。一名周麻。生益州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日干。

    〔5〕老物 古时以为万物之老者皆有神灵,因之为岁终蜡祭的对象。《周礼•春官•籥章》:“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郑玄注:“求万物而祭之者,万物助天成岁事,至此,为其老而劳,乃祀而老息之。”

    〔6〕殃鬼 能为人灾祸之鬼。按“殃”,凶,灾祸。《说文解字•歹部》:“殃,咎也。”《广雅•释言》:“殃,祸也。”《周易•坤卦》:“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茈胡〔1〕

    〔1〕茈胡 即柴胡,又名地熏、山菜、茹草,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

    为君,味苦平,微寒,无毒。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一名山菜,一名茹草。叶名芸蒿,辛香可食。生弘农川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防葵

    味辛甘苦寒,无毒。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疗五脏虚气,小腹支满,胪胀〔2〕,口干,除肾邪,强志,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中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见鬼。一名梨盖,一名房慈,一名爵离,一名农果,一名利茹,一名方盖。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太山少室,三月三日采根,曝干。

    〔2〕胪胀 腹胀。按“胪”,肚腹前部。《急就篇》第四章:“寒气泄注腹胪胀。”《广韵•鱼韵》:“胪,腹前曰胪。”

    蓍实

    味苦酸平,无毒。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先知,久服不饥,不老轻身。生少室山谷,八月九月采实,日干。

    菴子

    味苦微寒,微温,无毒。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胪胀留热,风寒湿痹,身体诸痛,疗心下坚,膈中,寒热周痹,妇人月水不通,消食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不老,〔3〕食之神仙。生雍州川谷,亦生上党及道边,十月采实,阴干。

    〔3〕原作“驱”,据《证类本草》卷六•草部上品之上改。按“”,兽名。形似骡,可骑乘。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七十八引《考声》:“,似骡而小,面短而折。”

    薏苡仁

    味甘微寒,无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一名解蠡,一名屋菼,一名起实,一名赣〔4〕。生真定平泽及田野,八月采实,采根无时。

    〔4〕赣 《证类本草》卷六•草部上品之上作“”。按《说文解字•部》:“也。”朱骏声通训定声:“《广雅•释草》:赣,薏以也。”则“”与“赣”俱为薏苡异名。

    车前子

    味甘咸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疗赤痛,久服轻身耐老。叶及根味甘寒,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一名当道,一名芣苢,一名虾蟆衣,一名牛遗,一名胜舄。生真定平泽丘陵阪道中,五月五日采,阴干。

    菥蓂子

    味辛微温,无毒。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疗心腹腰痛,久服轻身不老。一名蔑菥,一名大蕺,一名马辛,一名大荠。生咸阳川泽及道旁,四月五月采,曝干。

    茺蔚子

    味辛甘微温,微寒,无毒。主明目益精,除水气,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久服轻身。茎主瘾疹上音隐,下音诊痒,可作浴汤。一名益母,一名益明,一名大札,一名贞蔚。生海滨池泽。五月采。

    木香

    味辛温,无毒。主邪气,避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疗气劣,肌中偏寒,主气不足,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行药之精,久服不梦寤魇寐,轻身,致神仙。一名蜜香。生永昌山谷。

    龙胆

    味苦寒,大寒,无毒。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痢,去肠中小虫〔1〕,益肝胆气,止惊惕,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一名陵游。生齐朐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阴干。

    〔1〕小虫 “虫”原作“蛊”,据《证类本草》卷六•草部上品之上改。

    菟丝子

    味辛甘平,无毒。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养肌强阴,坚筋骨,主〔2〕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一名菟芦,一名菟缕,一名蓎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网,一名菟纍。生朝鲜川泽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纍,九月采实,曝干。

    〔2〕主 原作“生”,据《证类本草》卷六•草部上品之上改。

    巴戟天

    味辛甘微温,无毒。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下气,补五劳,益精,利男子。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白英

    味甘寒,无毒。主寒热,八疸消渴,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一名榖菜,一名白草。生益州山谷,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根。

    白蒿

    味甘平,无毒。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1〕,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

    〔1〕心悬 谓心有虚悬,无所依傍感。按“悬”,悬空。赵希鹄《古翰墨真迹辩》:“山谷(黄庭坚)乃悬腕书,深得《兰序》风韵。”

    草部上品之下三十八味

    肉苁蓉

    味甘酸咸微温,无毒。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癥瘕,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久服轻身。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

    地肤子

    味苦寒,无毒。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使人润泽。一名地葵,一名地麦。生荆州平泽及田野,八月十日采实,阴干。

    忍冬

    味甘温,无毒。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十二月采,阴干。

    蒺藜子

    味苦辛温,微寒,无毒。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可作摩粉。其叶主风痒,可煮以浴,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一名即藜,一名茨。生冯翊平泽或道旁,七月八月采实,曝干。

    防风

    味甘辛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2〕,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懑,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3〕金疮内痉,久服轻身。叶主中风热汗出。一名铜芸,一名茴草,一名百枝,一名屏风,一名根,一名百蜚。生沙苑川泽及邯郸琅邪上蔡,二月十月采根,曝干。

    〔2〕大风头眩痛 “眩”原作“胘”,据《证类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改。

    〔3〕字乳 谓妇人生产。按“字”、“乳”,俱为生产。《说文解字•子部》:“字,乳也。”段玉裁注:“人及鸟生子曰乳。”《广雅•释诂一》:“乳,生也。”

    石龙刍

    味苦微寒,微温,无毒。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鬼疰恶毒,补内虚不足,痞满,身无润泽,出汗,除茎中热痛,杀鬼疰恶毒气,久服补虚羸,轻身,耳目聪明,延年。一名龙须,一名草续断,一名龙朱〔1〕,一名龙华,一名悬莞〔2〕,一名草毒,九节多味者良。生梁州山谷湿地,五月七月采茎,曝干。

    〔1〕龙朱 《证类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作“龙珠”。

    〔2〕悬莞 原作“悬”,据《证类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改。

    络石

    味苦温,微寒,无毒。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不通,水浆不下,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久服轻身明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通神。一名石鲮,一名石磋〔3〕,一名略石,一名明石,一名领石,一名悬石。生太山川谷或石山之阴,或高山岩石上,或生人间,正月采。

    〔3〕石磋 《证类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作“石蹉”。

    千岁虆〔4〕汁

    〔4〕千岁虆(léi 雷) 即葛藟汁,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藤汁。

    味甘平,无毒。主补五脏,益气,续筋骨,长肌肉,去诸痹,久服轻身,不饥耐老,通神明。一名虆芜。生太山川谷。

    黄连

    味苦寒,微寒,无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泪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连。生巫阳〔5〕川谷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

    〔5〕巫阳 原作“阳”,据《证类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改。

    沙参

    味苦微寒,无毒。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久服利人。一名知母,一名苦心,一名志取,一名虎须,一名白参,一名识美,一名文希。生河内川谷及冤句般阳续山,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丹参

    味苦微寒,无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懑,益气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一名郄蝉草,一名赤参,一名木羊乳。生桐柏山川谷及太山,五月采根,曝干。

    王不留行

    味苦甘平,无毒。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瘘乳,妇人产难,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太山山谷,二月八月采。

    蓝实

    味苦寒,无毒,主解诸毒,杀蛊蚑〔1〕疰鬼螫毒,久服头不白,轻身。其叶汁杀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其茎叶可以染青。生河内平泽。

    〔1〕蚑(qí 奇) 虫名。《文选•枚乘•七发》:“蚑蝼蚁闻之,柱喙而不能前。”吕延济注:“蚑蝼蚁,皆小虫名也。”

    景天

    味苦酸平,无毒,主大热火疮,身热烦,邪恶气,诸蛊毒痂庀,寒热风痹,诸不足。花主女人漏下赤白,轻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一名戒火,一名火母,一名救火,一名据火,一名慎火。生太山川谷,四月四日七月七日采,阴干。

    天名精

    味甘寒,无毒。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除小虫,去痹,除胸中结热,止烦渴,逐水,大吐下,久服轻身耐老。一名麦句姜,一名虾蟆蓝,一名豕首,一名天门精,一名玉门精,一名彘颅,一名蟾蜍兰,一名觐。生平原川泽,五月采。

    蒲黄

    味甘平,无毒。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生河东池泽,四月采。

    香蒲

    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睢,一名醮。生南海池泽。

    兰草

    味辛平,无毒。主利水道,杀蛊毒,避不祥,除胸中痰癖,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一名水香。生大吴池泽,四月五月采。

    决明子

    味咸苦甘平,微寒,无毒。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疗唇口青,久服益精光,轻身。生龙门川泽,石决明生豫章,十月十日采,阴干百日。

    芎

    味辛温,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1〕,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一名胡穷,一名香果,其叶名蘼芜。生武功川谷斜谷西岭,三月四月采根,曝干。

    〔1〕忽忽如醉 谓恍惚不清,犹若醉酒。按“忽忽”,恍惚不清貌。《淮南子•原道》:“忽兮怳兮,不可为象兮。”高诱注:“忽、怳,无形貌也。”

    蘼芜

    味辛温,无毒。主咳逆,定惊气,避邪恶,除蛊毒鬼疰,去三虫,久服通神,主身中老风,头中久风风眩。一名薇芜,一名茳蓠,芎苗也。生雍州川泽及冤句,四月五月采叶,曝干。

    续断

    味苦辛微温,无毒。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伤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及踠伤〔2〕恶血腰痛,关节缓急,久服益气力。一名龙豆,一名属折,一名接骨,一名南草,一名槐。生常山山谷,七月八月采,阴干。

    〔2〕踠(wò 沃)伤 (手足等)猛折而筋骨受伤。《后汉书•方术传上•李南》:“马踠足,是以不得速。”李贤注:“踠,屈损也。”

    云实

    味辛苦温,无毒。主泄痢肠澼,杀虫蛊毒〔3〕,去邪恶结气,止痛,除寒热消渴。花主见鬼精物,多食令人狂走,杀精物,下水烧之致鬼,久服轻身,通神明,益寿。一名员实,一名云英,一名天豆。生河间川谷,十月采,曝干。

    〔3〕杀虫蛊毒 “虫”原作“蛊”,据《证类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改。

    黄芪

    味甘微温,无毒,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白水者〔4〕冷补。其茎叶疗渴及筋挛,痈肿疽疮。一名戴糁,一名戴椹,一名独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日采,阴干。

    〔4〕白水者 《证类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作“生白水者”四字。

    徐长卿

    味辛温,无毒。主鬼物百精,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久服强悍轻身,益气延年。一名鬼督邮。生太山山谷及陇西,三月采。

    杜若

    味辛微温,无毒。主胸胁下逆气,温中,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眩倒,目〔1〕,止痛,除口臭气,久服益精明目,轻身,令人不忘。一名杜蘅,一名杜连,一名白连,一名白芩,一名若芝。生武陵川泽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1〕目不明貌。《玉篇•目部》:,目不明。”《素问•脏气法时论》:“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

    蛇床子

    味苦辛甘平,无毒。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疮,温中下气,令妇人子脏热,男子阴强,久服轻身,好颜色,令人有子。一名蛇粟,一名蛇米,一名虺床,一名思益,一名绳毒,一名枣棘,一名墙蘼。生临淄川谷及田野,五月采实,阴干。

    茵陈蒿

    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之仙。生太山及丘陵坂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

    漏芦

    味苦咸寒,大寒,无毒。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一名野兰。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

    茜根

    味苦寒,无毒。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止血,内崩下血,膀胱不足,踒跌蛊毒,久服益精气,轻身,可以染绛。一名地血,一名茹,一名茅蒐,一名蒨。生乔山川谷,二月三月采根,曝干。

    飞廉

    味苦平,无毒。主骨节热,胫重酸疼,头眩顶重,皮间邪风如蜂螫针刺,鱼子细起,热疮痈疽痔,湿痹,止风邪咳嗽,下乳汁,久服令人身轻,益气明目,不老,可煮可干。一名漏芦,一名天荠,一名伏猪,一名飞轻,一名伏兔,一名飞雉,一名木禾。生河内川泽,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

    营实

    味酸温,微寒,无毒。主痈疽,恶疮结肉,跌筋败疮,热气阴蚀不瘳,利关节,久服轻身益气。根止泄痢腹痛,五脏客热,除邪逆气,疽癞诸恶疮〔2〕金疮伤挞,生肉复肌。一名墙薇,一名墙麻,一名牛棘,一名牛勒,一名蔷蘼,一名山棘。生零陵川谷及蜀郡,八月九月采,阴干。

    〔2〕疽癞诸恶疮 “癞”原作“瘫”,据《证类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改。

    薇衔

    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痹,历节痛,惊痫吐舌,悸气贼风,鼠瘘痈肿暴癥,逐水,疗痿蹶,久服轻身明目。一名麋衔,一名承膏,一名承肌,一名无心,一名无颠。生汉中川泽及冤句邯郸,七月采茎叶,阴干。

    五味子

    味酸温,无毒。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一名会及,一名玄及。生齐山山谷及代郡,八月采实,阴干。

    旋花

    味甘温,无毒。主益气,去面皯黑,色媚好。其根味辛,主腹中寒热邪气,利小便,久服不饥轻身。一名筋根花,一名金沸,一名美草。生豫州平泽,五月采,阴干。

    白兔藿

    味苦平,无毒。主蛇虺蜂虿猘狗菜肉蛊毒鬼疰风疰诸大毒不可入口者,皆消除之,又去血,可末著痛上,立消,毒入腹者,煮饮之即解。一名白葛。生交州山谷。

    鬼督邮

    味辛苦平,无毒。主鬼疰,卒忤中恶,心腹邪气,百精毒,温疟疫疾,强腰脚,益膂力。一名独摇草。

    白花藤

    味苦寒,无毒。主解诸药菜肉中毒,酒渍服之,主虚劳风热〔1〕。生岭南〔2〕交州广州平泽。

    〔1〕风热 “热”原作“势”,据《证类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改。

    〔2〕岭南 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又道名,唐太宗贞观元年置,治所在广州,所辖约相当于今两广地区。

    草部中品之上三十八味

    当归

    味甘辛温,大温,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痓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一名干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秦胶

    味苦辛平,微温,无毒。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生飞乌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黄芩

    味苦平,大寒,无毒。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一名腐肠,一名空肠,一名内虚,一名黄文,一名经芩,一名妬妇。其子主肠澼脓血。生秭归川谷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芍药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一名白术〔1〕,一名余容,一名犁食,一名解仓,一名。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1〕白术 《证类本草》卷八•草部中品之上作“白木”。

    干姜

    味辛温,大热,无毒。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者尤良。

    生姜

    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犍为川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

    藁本

    味辛苦温,微温,微寒,无毒。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悦颜色,避雾露,润泽,疗风邪亸曳,金疮,可作沐药面脂。实主风流四肢。一名鬼卿,一名地新,一名微茎。生崇山山谷,正月二月采根〔2〕,曝干,三十日成。

    〔2〕采根 “根”原作“干”,据《证类本草》卷八•草部中品之上改。

    麻黄

    味苦温,微温,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疼,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一名卑相,一名龙沙,一名卑盐。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

    葛根

    味甘平,无毒。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大寒,疗消渴,伤寒壮热。葛谷主下痢。十岁以〔1〕上白葛烧以粉疮,止痛断血。叶主金疮,止血。花主消酒。一名鸡齐根,一名鹿藿,一名黄斤。生汶山川谷,五月采根,曝干。

    〔1〕以 原作“已”,今改。按“已”,同“以”。《正字通•已部》:“已,与古共一字。隶作、以。”《孙子•作战》:“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前胡

    味苦微寒,无毒。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知母

    味苦寒,无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疽。多服令人泄。一名母,一名连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蝭母,一名女雷,一名女理,一名儿草,一名鹿列,一名韭逢,一名儿踵草,一名东根,一名水须,一名沈燔,一名荨。生河内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大青

    味苦大寒,无毒。主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三月四月采茎,阴干。

    贝母

    味辛苦平,微寒,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一名空草,一名药实,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勒母〔2〕。生晋地,十月采根,曝干。

    〔2〕勒母 《证类本草》卷八•草部中品之上作“勤母”。

    栝楼根

    味苦寒,无毒。主消渴身热,烦懑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除肠胃中痼热〔3〕,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一名地楼,一名果臝,一名天瓜,一名泽姑。实名黄瓜,主胸痹,悦泽人面。茎叶疗中热伤暑。生弘农川谷及山阴地,入土深者良,生卤地者有毒,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

    〔3〕肠胃中痼热 “痼”原作“固”,据《证类本草》卷八•草部中品之上改。

    玄参

    味苦咸微寒,无毒。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主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1〕,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癥,定五脏,久服补虚明目,强阴益精。一名重台,一名玄台,一名鹿肠,一名正马,一名咸,一名端。生河间川谷及冤句,三月四月采根,曝干。

    〔1〕洒洒 恶寒貌。《素问•疏五过论》:“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王冰注:“洒洒,寒貌。”

    苦参

    味苦寒,无毒。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疮,平胃气,令人嗜食,轻身。一名水槐,一名苦,一名地槐,一名菟槐,一名桥槐〔2〕,一名白茎,一名虎麻,一名禄茎〔3〕,一名禄白,一名陵郎。生汝南山谷及田野,三月八月十月采根,曝干。

    〔2〕桥槐 《证类本草》卷八•草部中品之上作“骄槐”。

    〔3〕禄茎 《证类本草》卷八•草部中品之上作“岑茎”。

    石龙芮

    味苦平,无毒。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懑,平肾胃气,补阴气不足,失精茎冷,久服轻身,明目不老,令人皮肤光泽,有子。一名鲁果能,一名地椹,一名石能,一名彭根,一名天豆。生太山川泽石边,五月五日采子,二月八月采皮,阴干。

    石韦

    味苦甘平,无毒。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脏,去恶风,益精气。一名石,一名石皮。用之去黄毛,毛射人肺,令人咳,不可疗。生华阴山谷石上,不闻水及人声者良,二月采叶,阴干。

    狗脊

    味苦甘平,微温,无毒。主腰背强,关机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疗失溺不节,男子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暗,坚脊,利俯仰,女子伤中,关节重。一名百枝,一名强膂,一名扶盖。一名扶筋。生常山川谷,二月八月采根〔1〕,曝干。

    〔1〕采根 “根”字原脱,据《证类本草》卷八•草部中品之上补。

    萆薢

    味苦甘平,无毒。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伤中,恚怒,阴痿失溺,关节老血,老人五缓。一名赤节。生真定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菝葜

    味甘平,温,无毒。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通草

    味辛甘平,无毒。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齆鼻瘜肉,堕胎,去三虫。一名附支,一名丁翁。生石城山谷及山阳,正月采枝,阴干。

    瞿麦

    味苦辛寒,无毒。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一名巨句麦,一名大菊,一名大兰。生太山川谷,立秋采实,阴干。

    败酱

    味苦咸平,微寒,无毒。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腹痛〔2〕。一名鹿肠,一名鹿首,一名马草,一名泽败。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曝干。

    〔2〕腹痛 《证类本草》卷八•草部中品之上作“疾痛”。

    白芷

    味辛温,无毒。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疗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一名芳香,一名白茝,一名,一名莞,一名苻蓠,一名泽芬。叶名蒚麻,可作浴汤。生河东川谷下泽,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杜蘅

    味辛温,无毒。主风寒咳逆,香人衣体。生山谷,三月三日采根,熟洗,曝干。

    紫草

    味苦寒,无毒。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齇。一名紫丹,一名紫芙。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三月采根,阴干。

    紫菀

    味苦辛温,无毒。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脏,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一名紫蒨,一名青苑。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郸,二月三月采根,阴干。

    白鲜

    味苦咸寒,无毒。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疗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大热,饮水欲走大呼,小儿惊痫,妇人产后余痛。生上谷川谷及冤句,四月五月采根,阴干。

    白薇

    味苦咸平,大寒,无毒。主暴中风,身热支满〔1〕,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一名白幕,一名薇草,一名春草,一名骨美,久服利人,生平原川谷,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1〕支满 《证类本草》卷八•草部中品之上作“肢满”。

    葈耳实〔2〕

    〔2〕葈耳实 即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带总苞的果实。

    味甘苦温,叶味苦辛微寒,有小毒。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一名胡葈,一名地葵,一名葹,一名常思。生安陆川谷及六安田野,实熟时采。

    茅根

    味甘寒,无毒。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久服利人。其苗主下水。一名兰根,一名茹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一名兼杜。生楚地山谷田野,六月采根。

    百合

    味甘平,无毒。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肿,止涕泪。一名重葙,一名重迈,一名摩罗,一名中逢花,一名强瞿。生荆州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酸浆

    味酸平,寒,无毒。主热烦懑,定志益气,利水道,产难吞其实,立产。一名醋浆。生荆楚川泽及人家田园中,五月采,阴干。

    紫参

    味苦辛寒,微寒,无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疗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诸疮,止渴益精。一名牡蒙,一名众戎,一名童肠,一名马行。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

    女萎

    味辛温,主风寒洒洒,霍乱泄痢,肠鸣游气,上下无常,惊痫寒热,百病出汗。李氏本草云:止下消食。

    淫羊藿

    味辛寒,无毒。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丈夫久服令人无子。一名刚前。生上郡阳山山谷。

    蠡实〔1〕

    〔1〕蠡实 即马蔺子,又名荔实,为鸢尾科植物马蔺的种子。

    味甘平,温,无毒。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止心烦懑,利大小便,长肌肉肥大,久服轻身。花叶去白虫,疗喉痹。多服令人溏泄。一名荔实,一名剧草,一名三坚,一名豕首。生河东川谷,五月采实,阴干。

    草部中品之下三十九味

    款冬

    味辛甘温,无毒。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消渴,喘息呼吸。一名橐吾,一名颗东,一名虎发〔2〕,一名菟奚,一名氐冬。生常山山谷及上党水旁,十一月采花,阴干。

    〔2〕虎发 《证类本草》卷九•草部中品之下作“虎须”。

    牡丹

    味辛苦寒,微寒,无毒。主寒热,中风瘛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巴郡山谷及汉中,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防己

    味辛苦平,温,无毒。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诸蜗〔3〕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一名解离,纹如车辐理解者良。生汉中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3〕蜗 恐当作“瘑”。

    女菀

    味辛温,无毒。主风寒洗洗,霍乱泄痢,肠鸣上下无常处,惊痫,寒热百疾,疗肺伤咳逆出汗,久寒在膀胱,支满,饮酒夜食发病。一名白菀,一名织女菀,一名茆。生汉中川谷或山阳,正月二月采,阴干。

    泽兰

    味苦甘微温,无毒。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疮脓,产后金疮内塞。一名虎兰,一名龙枣,一名虎蒲。生汝南诸大泽旁,三月三日采,阴干。

    地榆

    味苦甘酸微寒,无毒。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十二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止脓血,诸瘘恶疮〔1〕,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生桐柏及冤句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1〕诸瘘恶疮 《证类本草》卷九•草部中品之下“疮”下有“热疮”二字。

    王孙

    味苦平,无毒。主五脏邪气,寒湿痹,四肢疼酸,膝冷痛,疗百病,益气。吴名白功草,楚名王孙,齐名长孙,一名黄孙,一名黄昏,一名海孙,一名蔓延。生海西川谷及汝南城郭垣〔2〕下。

    〔2〕郭垣 外城的城墙。按“郭”,外城,古时在城的外围加筑的城墙。《释名•释宫室》:“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

    爵床

    味咸寒,无毒。主腰脊痛不得著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生汉中川谷及田野。

    白前

    味甘微温,无毒。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

    百部根

    微温,有小毒〔3〕。主咳嗽上气。

    〔3〕有小毒 《证类本草》卷九•草部中品之下无此三字。

    王瓜

    味苦寒,无毒。主消渴内痹,瘀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愈聋,疗诸邪气,热结鼠瘘,散痈肿留血,妇人带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数不禁,逐四肢骨节中水,疗马骨刺人疮。一名土瓜,生鲁地平泽田野及人家墙间。三月采根,阴干。

    荠苨

    味甘寒,无毒。主解百药毒。

    高良姜

    大温,无毒。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马先蒿

    味苦平,无毒。主寒热鬼疰,中风湿痹,女子带下病,无子。一名马屎蒿。生南阳川泽。

    蜀羊泉

    味苦微寒,无毒。主头秃恶疮,热气疥瘙痂癣虫,疗龋齿,女子阴中内伤,皮间实积。一名羊泉,一名羊饴。生蜀郡川谷。

    积雪草

    味苦寒,无毒。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生荆州川谷。

    恶实〔1〕

    〔1〕恶实 即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

    味辛平,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久服轻身耐老。生鲁山平泽。

    莎草根〔2〕

    〔2〕莎草根 即香附,又名雀头香,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

    味甘微寒,无毒。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一名薃,一名侯莎,其实名缇。生田野,二月八月采。

    大小蓟根

    味甘温,主养精保血,大蓟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五月采。

    垣衣

    味酸,无毒。主黄疸,心烦咳逆,血气暴热在肠胃,金疮内塞,久服补中益气,长肌,好颜色。一名昔邪,一名乌韭,一名垣嬴,一名天韭,一名鼠韭。生古垣墙阴或屋上,三月三日采,阴干。

    艾叶

    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一名冰台〔3〕,一名医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曝干,作煎勿令见风。

    〔3〕冰台 原作“水台”,据《证类本草》卷九•草部中品之下改。

    水萍

    味辛酸寒,无毒。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下气,以沐浴生毛发,久服轻身。一名水花,一名水白,一名水苏。生雷泽池泽,三月采,曝干。

    海藻

    味苦咸寒,无毒。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癥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肿,疗皮间积聚暴,留气热结,利小便。一名落首,一名藫。生东海池泽,七月采,曝干。

    昆布

    味咸寒,无毒。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瘘疮。生东海。

    荭草

    味咸微寒,无毒。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一名鸿,如马蓼而大。生水旁,五月采实。

    陟厘

    味甘大温,无毒。主心腹大寒,温中消谷,强胃气,止泄痢。生江南池泽。

    井中苔及萍

    大寒,主漆疮热疮,水肿。井中蓝杀野葛巴豆诸毒。

    蔛草

    味甘寒,无毒。主暴热喘息,小儿丹肿。一名蔛荣。生水旁。

    凫葵

    味甘冷,无毒。主消渴,去热淋,利小便。生水中,即荇菜也。一名接余,五月采。

    菟葵

    味甘寒,无毒。主下诸石五淋,止虎蛇毒。

    鲤肠

    味甘酸平,无毒。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立已,汁涂须眉,生速而繁。生下湿地。

    蒟酱

    味辛温,无毒。主下气温中,破痰积。生巴蜀。

    百脉根

    味甘苦微寒,无毒。主下气止渴,去热,除虚劳,补不足,酒浸若水煮,丸散兼用之。出肃州巴西。

    萝摩子

    味甘辛温,无毒。主虚劳,叶食之功同于子。陆机〔1〕云:一名芄兰。幽州谓之雀瓢。

    〔1〕陆机 人名,或作陆玑。三国吴郡人,字元恪,任吴太子中庶子、乌程令。撰有《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二卷。

    白药〔2〕

    〔2〕白药 即白药子,又名白药根,为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的块根。

    味辛温,无毒。主金疮,生肌。出原州。

    蘹香子〔3〕

    〔3〕蘹香子 即茴香,又名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

    味辛平,无毒。主诸瘘,霍乱及蛇伤。

    郁金

    味辛苦寒,无毒。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

    姜黄

    味辛苦大寒,无毒。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

    阿魏

    味辛平,无毒。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癥积,下恶气,除邪鬼蛊毒。生西蕃及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