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杨广疑心生暗鬼李渊绝地举义旗(下)

凌源无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大唐演义最新章节!

    有道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自古都有,又何尝单单只一个吴三桂这等泛泛之辈呢?纣王,夫差,吕布俱不在话下。换句话说,红颜祸水,一旦沾惹上这等人间尤物天下极品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李渊从睡梦中醒来,忽然感觉有什么不对。这是咋回事,自己身边怎么平白无故多了两个美人。李渊腾地就坐了起来。“这是,你们是?昨晚上我对你们做了什么?”那两个美人娇声欲滴地说道:“我们是晋阳宫的妃子,昨晚上正是我们姐妹侍奉的您,大人不要怪罪我们,这都是裴大人的主张,我们也是被迫的。”李渊一听大惊失色。睁大双眼质问道,“你姓什么,你又姓什么?”这二人只好如实回答,一个姓尹一个姓张,“你们怎么不早说,李渊多有得罪,还望贵妃见谅!”李渊说时迟那时快就逃也似的离开了。他要当面问个明白,这个裴寂为何要加害于他呢?

    李渊横冲直撞的跑了出来,正巧迎面遇见了裴寂,李渊一看是他,上前一把薅住了裴寂的脖领子。

    “你不说是歌女么,怎么是晋阳宫里的妃子,这到底是咋回事,你给我说清楚了,你为何要加害于我!你这小子!”李渊失去理智的叫嚣道。

    裴寂笑着把他的手轻轻放下,说:“你看你,怎么胆子这么小?收纳了一两个宫女,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就是隋朝江山,现在您不也是唾手可得嘛!”裴寂十分镇定的说道。

    李渊听完更加愤怒,指着裴寂的鼻子恶狠狠的说道:“你住口!你这是在害我,你知道么?弄不好会诛灭九族的!”李渊咆哮着说道。

    裴寂听完哈哈大笑起来。“识时务者为俊杰,杨广昏庸无道,百姓连个安生的日子都过不上,你看看,这外面的人,哪个不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呢,这晋阳城外差不多都快要变成战场了。你手握重兵,连你儿子都在暗地里结交豪杰义士,储备军马。我真想不通,你为什么还不趁机起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却替他杨广老儿卖命呢?”裴寂继续说道。

    听完这话,李渊虽然也觉得有些道理,可是还是一个劲儿地说皇上对他如何如何有恩。裴寂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他说:“那好,我问你,这杨广一旦被打倒,你该怎么办?即便是他没被打倒,就你和他的妃子同床共枕这一节,这也是杀头的死罪呀,你又该怎么办?”

    李渊听完裴寂的这些话,脸色变得惨白,木讷的站在原地没有一丝反应。裴寂一看这阵式也不由得紧张起来,究竟自己这冒险的一招,真的能把李渊逼上造反之路吗?

    正在这个时候李世民从外面走了进来。“父亲,反了吧。”李世民劝道。

    “你给我住口,你想让我们李家满门抄斩么?”李渊怒目相视的说道。

    “父亲,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您还是早做决断为妙。”李渊在房间里来回的踱着步。李渊在心里反复琢磨这个事,自己的后路叫他们堵死了,就算他李渊不谋反也是一个死罪啊,况且皇帝杨广早就对他们李家怀疑了,如果这个事情让他知道,杀了他是肯定的了,弄不好会诛灭九族也未可知。李渊思来想去,审时度势,再加上裴寂和李世民为他分析天下形势,讲清利弊,他终于觉得,自己只有反叛一条路可以走了。但说归说,真要举起谋反的大旗,还必须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和理由,换句话说也就是引子或者是导火索,就像一战当中的萨拉热窝事件,中日战争中的卢沟桥事变,总之不能无缘无故的起事。可偏偏凑巧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盗贼越来越多,再加上突厥屡屡侵犯边塞,而李渊惩治不力,于是皇帝杨广一气之下竟然要抓他到江都问罪,李渊左右为难起来。自己去还是不去呢!这个时候李世民却神秘兮兮的说道,“事态危急,父亲我们可以行动了!”李渊思忖了良久,默不作声。李世民一看这阵式赶紧继续说道,“父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你这一去定是有去无回啊。”李世民真恨不得替父亲做上一回主。

    “好吧,我听你的!”李渊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好几遭终于吐出了口。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外面飞马来报,陛下有旨,鉴于李渊曾有功于社稷,今免其罪,不予追究。钦此。看来也只能先这样收手了。也不知道这皇帝杨广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与此同时,一个人正行走在押解的路上,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密,李密曾经是杨玄感的谋士。说起这个李密就是北周八大柱国的李弼的曾孙,年轻的时候就胸有才略,志气抱负远大,仗义疏财,喜欢结交名士,官职为左亲侍。再看这人的外表,浓眉大眼,圆脸方腮,最重要的是在他的眉宇中间有一颗黑痣,李密也曾私底下询问过旁门左道的高人,据说他是天上的某个星宿下凡也未可知。所以李密总觉得自己是一盘菜,而且是一道硬菜。这不正应了童谣里的那几句话么?莫非他就是那个李姓的真命天子么?他越想越冲动越想越来劲。看来他定是有一番大作为也未尝不可。想当年牛角挂书这一幕被杨素看到,认为他非同一般,就把李密召到自己家中和他交谈。杨素非常高兴,对他的儿子杨玄感说,“李密有如此的见识气度,你们都不如他!”因此,杨玄感和李密结为深交,有时杨玄感侮弄李密,李密对杨玄感说,“人应该说实话,怎么能当面阿谀奉承呢?要是在两军阵前交战,大怒喝喊,使敌人震惊慑服,我不如你,要是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不如我。怎么可以因为您的地位较高就轻慢天下的士大夫呢?”杨玄感笑了,很是佩服李密。

    等到杨玄感起兵时,李密正好赶到。杨玄感大为高兴。他让李密做自己的谋士。对李密讲:“你尝尝以拯救百姓为己任,现在是时候了,我们的策略该如何呢?”李密说:“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就是距幽州也还有千里之遥,南面有大海,北面有强大的胡人,中间夹着一条道,按理来说是极其险恶的。您率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据守临渝关的险要,扼住这条路的咽喉,征伐高丽的隋军归路便被切断,高丽人知道了,必然追踪于隋军之后,不出一个月,隋军的军资粮秣都将消耗殆尽,隋军不是投降就是溃散,皇帝就可以不战而擒了。这是上计。”杨玄感说:“再说说其次的策略。”李密说:“关中之地四面都有要塞屏障,是天府之国,虽然有卫文升,但他不足为虑,如今您统帅部众向西击鼓进军,经过城池不要攻取,直取长安,招收长安的豪杰之士,抚慰长安的士民,凭借险要据守长安,天子虽然从高丽返回,但失掉了根本之地,我们就可以慢慢进取了。”杨玄感说:“再说说再次的策略。”李密说:“挑选精锐士卒,昼夜兼程,袭取东都,借以号令四方,但恐怕唐祎告诉了东都守备,东都事先进行了固守的准备,要是率兵进攻东都,百日内攻城不下,全国各地的军队四面八方的到来,其结果就不是我所能预料的了。”杨玄感说:“不对,如今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要是先攻取东都,就足以扰乱百官们的心。而且,如果经过城池却不攻取,怎能显示我军的威风?你的下策正是我的上策。”于是杨玄感率兵向洛阳进发,他派杨玄挺率领骁勇之士一千人为先锋,先攻取河内,唐祎凭借城池据守,杨玄感攻城不克。

    杨玄感果然兵败,因此李密也获罪牵连。这可是命悬一线,李密心想他可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一个精美绝伦的逃跑计划就在他的脑海里盘旋着。

    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世间万物最后都是靠金钱来衡量的,人活一世无外乎吃喝玩乐,而这一切都要拿手中的钱去交换方得。现如今就连感情都可以进行交易了,更何况是其他的物件呢。李密正是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就得逞了,接下来他做了一笔以钱换命的交易,而那些押解他的军士但见明晃晃的金条放在跟前,他们的身份马上来一个大掉个,放佛他们面对的不是犯人而是主子。

    一干人等行到了河南安阳的石梁驿,军士喝得是烂醉如泥东倒西歪,李密意识到时机已到,此时不跑更待何时。于是趁夜逃之夭夭,不知所踪。

    俗话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经历过一次生死考验之后的李密更加坚定了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的信心,因为他此时已经无路可走,他俨然成了一个逃犯。可以这么说无时无刻都有一张大网张开等待着他,几乎沦落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悲惨境地。所以他每天都诚惶诚恐的,这该如何是好呢?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找到乘凉的大树,可这棵大树真要找起来又谈何容易,于是他就像一只苍蝇一样到处碰壁。

    当刘武周攻打汾阳宫时,李渊便召集众将领、吏属,对他们讲:“如今我任留守,,如果贼寇攻占了皇帝别宫,即使贼寇不杀我等,论罪也该处死。但要出兵迎击,必待朝廷答复,眼下江都交通阻隔、路途遥远,延误了规定的奏报时间怎么办?”众将、吏都说:“国家利益大事,现在能独自决断的人是您。”李渊说:“好!”于是招募兵丁,十天时间招得一万人。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大量募集士兵,疑心发生异常事变,商量趁着到晋祠求雨的机会除掉李渊。

    时有晋阳乡长刘世龙获知,便密告李渊,李渊恼羞成怒。好你个这等吃里扒外的奸佞小人,既然对我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正好来一个将计就计,一不做二不休,上哪去找这等绝佳的大好时机呢。李渊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便命二公子李世民在晋祠外面事先安排了兵甲守卫,又遣使刘文静去见突厥始毕可汗请求援助。五月十五日,李渊和王威、高君雅一道办理公务,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指控王威、高君雅谋反,李渊当即在座位上把他们抓了。十七日,突厥进犯边境,李渊传令军中说:“有人告发王威、高君雅招来突厥,现证实果然如此。”于是杀了王、高二人趁势起兵。并派刘文静出使突厥,相约媾和。

    六月,李渊向各郡发布军事文告,号称是禁暴救乱的义兵,设置大将军府,建立左、中、右三军。以长子李建成任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军隶属其下;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军隶属其下;三子李元吉为姑臧公,中军隶属其下。裴寂任长史,刘文静任司马,石艾县县长殷开山任掾史,刘政会为属,长孙顺德、王长谐、刘弘基、窦琮为统军。开仓救济穷困百姓。

    七月初三,李渊手执白色军旗,在原野上对全军动员、宣誓,拥有三万人马,派李元吉任太原留守。

    皇帝杨广到江都,更加荒淫,宫中一百多间房,每间摆设都极尽豪华,内住美女,每天以一房的美女做主人。江都郡丞赵元楷负责供应美酒饮食,他与萧皇后以及宠幸的美女吃遍了宴会,酒杯不离口,随从的一千多美女也经常喝醉,不过看到天下已然大乱,心情也忧虑不安,下朝后常头戴幅巾,身穿短衣,拄杖散步,走遍行宫的楼台馆舍,不到晚上不止步,不停的观赏四周景色,唯恐没有看够。

    皇帝杨广经常半夜摆酒,抬头看星象,对萧皇后说,外面有不少人算计我,就连李渊那个王八蛋都敢反我。不过我不失为长城公陈叔宝,卿也不失为沈后,我们姑且只管享乐饮酒吧!然后倒满酒杯喝的烂醉。他还曾拿着镜子照着,回头对萧皇后说道,好一个头颅,该由谁斩下来?萧皇后惊异的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笑着说,贵贱苦乐循环更替,又有什么好伤感的。

    杨广见中原已乱,不想回北方,打算把国都迁到丹阳。保守江东,下令群臣在朝堂上议论迁都之事。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都认为不错。右侯卫大将军极力说明不可取,请陛下御驾回长安。并与虞世基忿然争论而下殿。门下录事衡水人李桐客说,江东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环境恶劣,地域狭小,对内要奉养朝廷,对外要供养三军,百姓承受不起,恐怕最终要起来造反的。御史弹劾李桐客诽谤朝政,于是公卿都曲意阿奉陛下之意说,江东百姓渴望陛下临幸已经很久了,陛下过江抚慰统治百姓,这是大禹那样的行为。于是皇帝下令修建丹阳宫,准备迁都丹阳。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