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故伎重演天下改忍辱负重凤凰落(上)

凌源无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大唐演义最新章节!

    却说迁都丹阳不久便有一位宫女告诉萧后,外面人人想造反,萧后说,由你去报告吧。宫女便对皇帝说了,杨广很生气,认为这不是宫女该过问的事,杀了这个宫女,后来又有人对萧后说起,萧后说,天下局面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没法挽救了,不用说了,免得白让皇上担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说起外间的情况。

    唐军继续西进,快到霍邑时,适逢久雨不住,即将断粮,李渊打算回师太原,二公子李世民劝谏说:“义军为天下而起兵,应该直入咸阳,号召、指挥天下。现在退守一城,这是贼寇而已。”李渊不采纳。李世民便在军营门前痛哭,李渊感到惊诧,叫他进来询问,李世民回答说:“返回太原,军众当前就会离散,敌军趁机在后追赶,转眼即被灭亡,所以感到悲伤。”李渊省悟过来,说:“举兵首事的是你,成败也在你。”这时左军已先行返往太原,李世民立即与陇西公李建成分头去追回他们。半夜,李世民迷失道路进入山谷,便舍弃坐骑,步行追上左军,与他们一道返回。李渊继续率军前进,黎明到达霍邑。宋老生闭城不出,李世民带领几名骑兵随从自己,靠近城根,举鞭指挥,好像将要围城的样子。宋老生恼怒而出,背城布阵。李渊率领李建成在他东侧,李世民与柴绍在他南面。宋老生率军迫近东侧,李建成从马上坠落,宋老生趁机追赶,李渊带兵撤退。李世民从南边飞马冲下山坡,分兵将宋老生的军队截成两段,并从宋老生的阵后出击,宋老生兵败逃跑,趁势将宋老生斩了。

    不久,李渊兼任太尉,增设下属僚吏。他用猪、羊做祭礼祭祀黄河,然后渡河。数日,行军停驻长春宫,陇西公李建成、刘文静屯兵永丰仓,驻守潼关。敦煌公李世民从渭北攻下三辅一带,李渊的堂弟李神通,李渊的女儿、柴绍之妻也都相继起兵,都来与李世民会合。自此义军声势更加浩大。

    又几日,李渊停驻长乐宫,拥有部众二十万人。隋朝留守卫文升等辅助代王杨侑守卫京城大兴,李渊派使者去通告他们,他们不予答复。于是李渊围攻京城,但下令:“凡侵犯隋朝宗庙及皇室宗族者,罪及三族。”

    数日后,义军攻克京城。李渊责成主符郎宋公弼收取地图、户籍。制定了十二条法律:杀人、抢劫、违反军令、反叛者处死。十六日,尊奉远在外地的皇帝杨广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施行大赦,改皇帝年号为义宁(617)。十七日,李渊进入京城,来到朝堂,向宫门叩拜。新任皇帝杨侑授予李渊以代皇帝亲征的最高权位“假黄钺”称号、有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权力的“使持节”、任职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晋封李渊为唐王。将武德殿作为丞相府,他发布的训示称为“令”,在虔化门处理政事。

    又数月,隋恭帝追赠唐襄公李虎为景王;唐仁公李日丙为元王;夫人窦氏为唐国妃,以李建成为唐国承袭爵位的世子,李世民为唐国内史令,改封为秦国公,李元吉为齐国公。丞相府设置长史、司录以下的官员。

    义宁二年(618)正月初一,隋恭帝下诏:唐王李渊可佩剑径直上殿,入朝可不按臣子礼仪小步快行,朝拜皇帝不自报名号,出行增加前、后羽饰车盖、仪仗乐队。十一日,周洮投降。二十一日,世子李建成任左元帅,秦国公李世民任右元帅;攻克东都洛阳。

    二月初四,太常卿郑元王寿平定樊、邓二地,使者马元规攻克荆、襄一带。

    三月初四,齐国公李元吉任太原道行军元帅。初十,李世民改封为赵国公。

    十一日,隋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死了太上皇杨广,立秦王杨浩为皇帝。吴兴郡太守沈法兴占据丹阳,自称江南道总管。乐安人祖尚占据光州,自称刺史。二十三日,隋恭帝提升唐王李渊为相国,统领百官、总理朝政,赐予“九锡”———九种显示最高权势的器物,唐国设置丞相等官职,建立祭祀祖先的四庙。

    四月初四,张长訹降顺。初六,朝廷停止使用竹制的使臣信符,颁行银菟符节。

    五月初一,恭帝下诏赐予唐王李渊受用垂有十二条玉串的皇冠,竖立天子的旗帜,出入所经之地按天子规矩戒严。初十,王德仁降顺。十四日,隋恭帝让位,派刑部尚书萧造、司农少卿裴之隐将皇帝印玺奉送唐王,李渊推辞再三才接受。武德元年(618)五月二十日,李渊在太极殿登皇帝位。任命萧造兼太尉,在京城南郊祭告天地以示承受天命,施行大赦,更改皇帝年号。赏赐文武百官和平民加爵位一级,义军所经之地免除徭役三年,其他地方免徭役一年。改郡为州,太守改为刺史。二十六日,白天出现太白星。隋朝东部留守元文都和左武卫大将军王世充立越王杨侗为皇帝。

    六月初一,赵国公李世民任尚书令,裴寂任尚书右仆射,主持政事,刘文静任纳言,原隋朝的民部尚书萧蠫、丞相府司录参军窦威任内史令。初三,白天出现太白星。初六,朝廷追赠高祖李渊的高祖父李熙为宣简公;曾祖父李天赐为懿王;祖父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祖母梁氏为景烈皇后;父亲李日丙为元皇帝,庙号世祖,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妻子窦氏为穆皇后。初七,立世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初十,薛举劫掠泾州,秦王李世民任西讨元帅,刘文静任司马。太仆卿宇文明达赴山东招降抚慰。十二日,封隋恭帝杨侑为隋国公,又把他打回了原形,人家本来就是随国公,但此隋国公非彼随国公。看来还真是风水轮流转,明年到你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话却也。

    李渊早就对杨广的皇后萧氏垂涎三尺。说起这个萧氏的确是貌美如花,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在李渊的眼里这女人俨然成了这世间的极品尤物。这俗话说的好媳妇还是别人的好,越是得不到的越有胃口,这一点和三国的曹操有一拼,据说曹操的众多妻妾当中有过半数都曾经是别人的老婆,都说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可人家曹操专拣别人嚼过的,而且每每嚼起来却津津有味。人这种高级动物是允许私底下有小动作的,尤其是心里活动,虽然表面上对这个弟妹毕恭毕敬彬彬有礼,但心里早就对这个女人产生了非分之想,只是碍于伦理道德更有身份地位的悬殊所以李渊才不敢造次。这在严格意义上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当然了较之他的孙子李治还是无法企及的。李治这小子竟然敢娶辈分上已经是他的母亲武则天为妻。看来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这自然是后话,暂不表。李渊终于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帝,自然还挂念着这个萧皇后,于是便命人把这个女人带到殿上。他要逼其就范,可没想到的是这个萧氏竟然临危不惧,安若泰山。这样一来更增添了几分姿色。李渊甚是喜欢。

    “朕给你个将功赎过的机会,做朕的萧妃如何?你可愿意?”李渊用手挑起她的下巴说道,

    “休想,你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我呸!”萧氏迅速的躲闪着骂道。

    “好好,你骂得好,朕心里很舒服。俗话说的好,成者王侯败者寇,如今朕已经是大唐的皇帝了。朕奉劝你别做无谓的牺牲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做我李渊的妃子总比做那暴君的皇后要舒坦的多。这样的话朕会给你无上荣光的位置,仅此于朕的皇后窦氏。你看如何?”李渊靠近她。几乎能倾听到这个女人急促的呼吸声。

    “我是杨广的女人,这辈子只能有他一个男人,不过并不像你说的那样。都是你们这些乱臣贼子篡夺了我大隋的江山。可惜我们还将唯一的女儿嫁进你们李家。笑话,天大的笑话,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可不想让你肮脏的身体玷污了我的清白。”萧氏哈哈大笑着说道。

    “眼下摆在你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做我李渊的女人,二是你将会被处死。给你些时间。你好好考虑考虑吧。”李渊一甩袖子走了。

    几天后,李渊命李世民看守住似玉公主。万不可节外生枝。

    于是下令处死隋恭帝杨侑。杨侑是杨广的孙子。也就是似玉公主的侄子。李渊故意把萧氏带到近前观看。

    萧氏痛苦不堪。

    “对了,朕还要给你一个恩典,朕可以放了你的孙子杨侑,让他世代为民。永不追究。当然了朕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你做朕的萧妃。”李渊拿起案子上的令牌说道。

    “李渊你怎么这么残忍,杨侑还只是一个孩子,何必要断子绝孙呢?”萧氏喊道。

    “我也不想,这完全取决于你。难道你要亲手杀死杨家的子孙么?”李渊冷笑的说道。

    “好吧,我答应你,你也要答应我,咱们做个君子约定。只要你放杨侑一马,我从今以后终身服侍于你。绝无二心。”萧氏犹豫了半晌终于说道。

    “这可是你说的。我李渊说一不二,吐口吐沫就是钉。叫朕放人可以,但你必须保证杨侑远离朝堂,隐姓埋名。永远不说他是杨家的子孙。你能保证么?”李渊怒视着。

    “好,我都答应你。务必保他衣食无忧。如果你没有兑现承诺我分分秒秒都绝不独活。”萧氏双眼圆睁的说道。

    “好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放人。赐姓武姓,贬为庶民。”李渊命令道。

    萧氏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她要保住杨家的子孙。俗话说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要亲眼看到李家王朝的覆灭,此时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这个女人的心里酝酿起来。

    这一切都是李渊秘密处置的。其他的人概莫能知。

    说来也怪,萧氏还真老老实实的做起李渊的妃子了。完全忘记了曾经的仇恨和痛苦。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您说啥?叫我改姓武姓,这万万不行。这不是我们杨家的奇耻大辱么?我宁愿一死,到落得个清静。最起码对得起泉下的列祖列宗。”杨侑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一旁的萧氏略微沉思了片刻。

    “杨侑,你给我听好了,你不是一个人,你是我们杨家的希望所在。只要你活着,杨家的天下还会有的。可是一旦你人没了,祖宗的江山岂不是有去无回了么?杨家还指望你能翻盘呢?”萧氏一眨不眨的望着年幼的孙子。

    “可是,可是,好你个李渊老儿。叫朕受这等窝囊气。我永生不忘。”杨侑义愤填膺的说道。

    “杨侑,忍辱负重懂么?这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人啊。小不忍则乱大谋。你还记的越王勾践的故事么?那样的耻辱人家都受得了,与其比起来这又算得了啥?俗话说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就不信这个邪了,驴粪球子还有反烧的时候呢?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都说亮剑容易,可磨剑的工夫岂非容易之事呢?只要有我在,我就会把江山夺回来。听我的没错。杨侑你可是我们杨家的命脉啊。”萧氏语重心长的说道。杨侑似乎明白了奶奶的心思。于是很顺从的点了点头。这时萧氏的脸上闪现出一丝希望的光芒来。

    几天后,杨侑举家被一队人马护送到了偏远的山村里去了。萧氏也在李渊面前保证过永远不再和这个孙子再有任何来往。这事才算作罢。

    晚上,李渊去张妃尹妃那里过夜。床榻之上,这姐俩千娇百媚,风情万种。李渊龙颜大悦,甚是尽兴。待雨过天晴风平浪静之际自然是枕边之语。

    “陛下,你觉得在三个儿子当中谁是最优秀的?”张妃问道。尹妃也在旁边附和。

    “是啊是啊,陛下快说嘛!”尹妃干脆爬到李渊的身上催促道。

    “我可以说实话吗?”皇上李渊犹豫了一下说道。

    “当然,此时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说无妨!”这姐俩异口同声的说道。

    “在我这三个儿子当中,我最欣赏的就是世民,你知道为什么吗?”李渊意味深长的说道。张妃尹妃十分好奇。

    “陛下快说,为什么啊?”这姐俩着急的说道。

    “你知道么?在三个儿子当中,只有世民最像我,所以我最欣赏世民。”李渊心满意足的说道。

    “可是你还是让建成做了太子。”张妃很不理解李渊的做法。

    “就是因为他太优秀了,这俗话说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李渊不无担心的说道。

    “我觉得陛下在为自己考虑?”尹妃不假思索的说道,这句话正好说到李渊的痛处之上了。李渊心里狠狠的纠结了一下,紧跟着又是一下。

    “继续说下去,我怎么为自己考虑了?”皇上李渊近乎用命令的口吻说道。

    “你是怕世民功高盖主,会危及陛下的皇位?”尹妃大胆的说道。

    “你太放肆了,这天下哪有父亲怕儿子的道理。这是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李世民还敢做出什么违逆之事么?住口。朕不想听到这些话。”皇帝李渊一下子从床榻上坐起来。

    “陛下赎罪,臣妾失言了。以后再也不敢了。”这姐俩赶紧求饶道。

    “好了,你们安歇吧。朕要出去走走。”皇上李渊一边说着话一边走下了床榻。喊来贴身的太监伺候他离开了皇后的寝宫。

    这姐俩顿时吓得脸色惨白。看来还真让她们说中了,李渊绝不是为了遵守古训,立长子建成为大唐的太子。在李渊的心里只有李建成才是最听话的儿子。但这二人心里明白,这个李建成决非当皇上的料,废长立幼自古都是取乱之道。李世民就算再优秀他也是排行第二。这是一个人的命数。任何人都无法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