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之都---日本【1】

春晚特约记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樱花之都---日本最新章节!

    日本国(Japan),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6900多个小岛组成的东亚群岛国家。日本国的名意为“日出之国”。

    公元4世纪中叶成为统一的国家,当时称为大和国,645年大化革新后经济文化不断发展,19世纪中期明治维新后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之一,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在二战期间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二战战败后实行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君主立宪制,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日本经济自1960年代开始了持续长达30年的高度增长,被誉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

    日本以和族为主体,日本是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国民拥有极高的生活质量,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还在科技、教育、医学、工业等方面始终位于世界最前列。

    概况

    日本国(日语平假名: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简称日本(日语平假名:にっぽん,にほん),意为“日出之国”或“日落之国”。

    历史上日本曾有大和、东瀛、扶桑、倭国等别称,位于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6千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根据日本民间传说,日本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国。“日本”的意思为“朝阳升起的地方。日语中“日本”一词有多种读法,日本人一般读作“にっぽん”(Nippon)或“にほん”(Nihon)时至今日,日本政府仍然无规定其标准读音,因此两种读法并存。由于日本地处中国东面的海洋上,故此中文使用上又称其为东瀛或者东洋。英语”Japan“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因为日本的漆器很精美,因此以漆器(japan)命名。

    日本是世界八国集团中,亚洲至今唯一的成员国,亦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过去日本长期实施君主制,现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颁布的《日本国宪法》是日本的最高规范,规定日本为三权分立的国家。国家理念为立宪主义、国民主权、基本人权的尊重、和平主义,以君主天皇作为日本国家与国民的象征。日本人口逾1.26亿,是世界人口数量第10大国。首都东京及周边的数县构成的首都圈居住了3千万以上的人口。

    国旗

    日章旗,亦称太阳旗,呈长方形,长与宽比为3:2(标准国旗长度尺寸)。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白色衬底象征着纯洁,红日居中象征着忠诚。传说日本是太阳神所创造,天皇是太阳神之子,太阳旗来源于此。日章旗古已有之,作为正式国旗是明治三年(1870年)根据太政官布告第57号(商船规则)颁布制定的。

    国徽

    日本国徽是一枚皇家徽记,在日本,由于法律并没有确立正式的国徽,因此习惯上,日本皇室(天皇家)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即菊花纹章被广为作为日本代表性的国家徽章而使用。

    另外,日本内阁所使用的代表徽章“五七梧桐花纹”,也常在国际场合及政府文件作为国家的徽章而使用,例如日本入境许可贴纸的底纹。

    国歌

    君之代(君が代,Kimigayo)是日本国歌。

    歌词:吾皇盛世兮,千秋万代;砂砾成岩兮,遍生青苔;长治久安兮,国富民泰。

    军旗

    旭日旗,白底红日16道红色光芒线,由日章旗演变而来,曾是日本陆海军旗,现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旗,平时在前部桅杆升起称舰旗,战时在后部桅杆升起称战斗旗。

    国鸟

    绿雉

    国石

    水晶

    民族

    主要民族为和族,北海道约有2.4万名阿伊努族,琉球群岛有部分琉球族。

    宗教

    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别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通用日语。

    地理

    自然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9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樱花是日本国的国花,每到春季,青山绿水间樱花烂漫,蔚为壮观。日本境内多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0%,大多数山为火山,其中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的山,也是日本的象征。

    日本地震频发,全国每年发生有感地震1000多次,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

    气候

    日本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本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北海道与本州的东北地区、高原地带属温带,本土大部地区及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地形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富士山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河流

    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地质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据统计,世界全部芮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区划

    政区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县都拥有自治权。全国分为1都(东京都:T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京都府:Kyoto) 和43个县(省),下设市、町、村。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称为“知事”。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其办事机构称“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长”、“村长”。43个县是:爱知、宫崎、秋田、长野、青森、长崎、千叶、奈良、福井、新潟、福冈、大分、福岛、冈山、岐阜、佐贺、爱媛、冲绳、群马、埼玉、广岛、滋贺、兵库、岛根、 茨城、静冈、石川、栃木、岩手、德岛、香川、鸟取、鹿儿岛、富山、神奈川、和歌山、高 知、山形、熊本 、山口、三重、山梨与宫城。

    2012年1月2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成立复兴厅,以应对东日本大地震。复兴厅的设置期限为震后10年,即2021年3月底。总部设于东京,并在盛冈、仙台和福岛3市设置统筹支部的“复兴局”。[3]

    主要城市

    日本的首都是东京,东京也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圈之一。东京都特别区的人口约有860万人,是人口密度高度集中的大城市之一。在东京特别区内和东京周边已经形成了众多副都心。

    如果将东京23区视为一个都市的话,日本共有12个城市人口超过了一百万。其中除了川崎市之外,都是都道府县厅的所在地,如下表:

    序号

    城市

    都道府县

    区域

    人口数量

    1

    东京

    东京都

    关东地方

    9,003,892

    2

    横滨市

    神奈川县

    关东地方

    3,680,503

    3

    大阪市

    大阪府

    近畿地方

    2,641,893

    4

    名古屋市

    爱知县

    中部地方

    2,259,762

    5

    札幌市

    北海道

    北海道地方

    1,906,129

    6

    神户市

    兵库县

    近畿地方

    1,530,068

    7

    京都市

    京都府

    近畿地方

    1,469,350

    8

    福冈市

    福冈县

    九州及冲绳地方

    1,445,628

    9

    川崎市

    神奈川县

    关东地方

    1,385,003

    10

    埼玉市

    埼玉县

    关东地方

    1,183,762

    11

    广岛市

    广岛县

    中国地方

    1,176,502

    12

    仙台市

    宫城县

    东北地方

    1,028,196

    历史

    早期文明

    关于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约1万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全岛进入下个绳文时代。

    约1万2千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文时代。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这个时候的人们制作绳文式陶器、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等经营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也进行栽培,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公元前3世纪左右至公元后3世纪前后的期间被称为弥生时代。时代划分的名称,是由这个时期被视为代表特征性的弥生式陶器而来。1884年,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这种陶器首次被发现,故名。

    古坟时代

    盛行修筑古坟的时代。前方后圆的大小古坟,以奈良县为中心,散布在北起福岛县、南至熊本县和大分县的广大地区。5世纪又从宫城县扩展到鹿儿岛县。古坟只埋葬部族首长,由部族成员共同修筑。

    4世纪后期,在近畿地方逐渐兴起了大和国,经过长期的扩张,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领最初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飞鸟时代

    飞鸟时代得名于奈良县的飞鸟地方(现在的明日香村,当时的都城藤原京)。佛教在这一时期通过百济传来,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592年,和苏我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条宪法;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苏我入鹿还杀害了圣德太子的儿子山背兄皇子,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672年,天智天皇驾崩,儿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与其争位,爆发战争,史称壬申之乱。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飞鸟时代结束。

    奈良时代

    以奈良(平城京)为都的时代。自710年(和铜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历三年)迁都长冈京,共计74年。是律令制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时期,朝廷力图整顿混乱的政治形势,缩减财政开支,改革兵制,向东北地区扩展疆域,谋求整形和重新加强律令制。

    平安时代

    以平安京(京都)为都城的历史时代,始于794年(延历十三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终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历经400年。庄园制度让开垦耕地的人永久拥有耕地,他们结合成利益集团,更武力兼并庄园,渐成各地武家实力的来源。

    镰仓幕府

    源赖朝平定平氏后,建立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历经149年。始期另有1180年说、1183年说、1192年说(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

    在北条时宗在位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侵日未果。后期,幕府的统治日渐衰败,无法维持,终于后醍醐天皇举兵,然后被讨伐大将、上野大族足利尊氏的倒戈而灭亡。

    南北朝时代

    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就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推行新政,史称建武新政。足利尊氏迫后醍醐天皇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是为北朝。后醍醐天皇退位后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今奈良县),是为南朝,至此南北朝终于形成。

    室町幕府

    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开设幕府,是为室町幕府。南北朝的统一是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进行的,他统一了以后,曾企图篡夺皇位。但在他死后,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阻止了此事。由于当初足利氏为了对付南朝,必须于京都开设幕府,而在镰仓设公方府,引来了关东大乱。

    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位的时候,因继承权问题爆发了应仁之乱,自此幕府的权威日下。原本受幕府策封于各地的守护大名,有的渐渐被守护代(副官)、家臣、国人篡夺政权,有的可以保持政权至战国时代。从应仁之乱开始,至足利幕府灭亡,称为战国时代。

    安土桃山时代

    天正元年(1573年),织田信长放逐了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足利幕府宣告灭亡。后逐渐成为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首领,并开始积极拓展统治版图,直到天正十年(1582年)消灭甲斐大名武田氏为止,已几乎完全控制近畿与东海地方,并将势力延伸至中国地方、甲信越地方、四国地方以及北陆地方,此时的全国实际政治中心也转移到安土城的织田氏手上。同年,部将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死去(或说失踪),其长子兼织田家家督织田信忠败给明智光秀后自杀,整个织田氏顿时陷入混乱。

    1584年,羽柴秀吉与东海地方大名德川家康爆发会战,双方经过一番对峙后进行和解并结为同盟,同年,大坂城完工,羽柴秀吉以此为根据地,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计划。经历四次的大规模讨伐后,1590年,接受天皇赐姓丰臣的秀吉完成全国大致上的统一,使日本进入百年来首见的和平时期,全国的实际政治中心也转移到大坂城的丰臣氏手上。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全国再度陷入混乱。

    江户幕府

    1603年(庆长8年)至1867年(庆应3年)间被称为江户时代,于江户设置了江户幕府。政治一安定经济也跟着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景气良好,商人与町人盛行元禄文化(元禄文化)。 江户时代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实行享保改革暂时恢复了财政,却又再度恶化。

    幕府末年被欧美各国逼迫开国,经由培里来航而签下了日美神奈川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得锁国崩裂。随着开国与尊王攘夷思想强盛,幕府大老遇刺身亡与萨英战争都令幕府的权威一落千丈,最终德川庆喜先后把政权与领地交还朝廷。

    明治时代

    明治年间(1868年-1912年)称为明治时代。

    经过王政复古大号令及戊辰战争后,拥戴朝廷的诸藩,成立了明治大日本帝国政府。旧藩士在新政下生活困苦,演变成西南战争,后来渐渐恢复秩序。新政府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及废藩置县等等,这些各项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一方面,新政府确立国家制度,如设立帝国议会及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一方面,又以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富国强兵)为国策推进,急速地发展成近代国家。此外,1879年染指清朝朝贡国琉球国,并改设为冲绳县。日本又在1894年甲午战争及1904年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1910年吞并朝鲜。

    文化上,日本从欧美传入了新的学问,艺术;带有未曾在日本出现过的个人主义小说,文学开始出现,与江户时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开了。宗教上,改变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现象(神佛分离),出现了打压佛教(废佛毁释)等等的运动。

    大正时代

    大正年间(1912年-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

    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大正元年,因为陆军倒阁而引起了第一次护宪运动(即:大正民主运动,日语:大正デモクラシー),开始出现政党政治。

    大正时代前期,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摄政,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以及一战后在国际和平会议中节节败退,使日本日渐艰难。

    权贵与政党不断抗争,发生了第二次护宪运动,实行了全民普选(1925年)。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园寺公望推荐首相,提倡“宪政之常道”。

    昭和时代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驾崩,皇太子裕仁继位,是为昭和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经济景气。

    皇道派军人渐渐掌握政权。皇道派军人掌权后,日本开展了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以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要侵略者。1945年向盟军投降。

    战后的政党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成立。联合政府倒台。吉田茂再次重登相位,连续四次组阁,合共第一次组阁为日本史上唯一的。旧金山和约签定后,日本恢复了国家主权。佐藤组阁后,日本的经济进一步上扬,而美国交还冲绳。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平成时代

    昭和天皇于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驾崩,子明仁继位,驾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称为平成时代(1989年至今)。1993年,由于自民党未能实现政治改革,羽田派在不信任案中造反引致大选。在羽田派、武村正义等人离党竞选下。2012年安倍晋三当选为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