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之都----日本【2】

春晚特约记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樱花之都---日本最新章节!

    政治

    政体

    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天皇没有政治实权,但备受民众敬重。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宪法没有赋予君主任何权力的君主制国家。

    日本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国会,分为众参两院。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

    宪法

    现行《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实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第9条)[3]。

    根据宪法,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鼎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和唯一立法机关。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日本首相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11]

    议会

    议会泛称国会,由众参两院组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众议院定员480名,任期4年。国会可通过内阁不信任案,首相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参议院定员242名,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不得中途解散。在权力上,众议院优于参议院。每年1月至6月召开通常国会,会期150天,其它时间可根据需要召开临时国会和特别国会。

    司法

    日本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属各级法院。采用“四级三审制”。最高法院为终审法院,审理“违宪”和其他重大案件。高等法院负责二审,全国共设四所。各都、道、府、县均设地方法院一所(北海道设四所),负责一审。全国各地还设有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负责民事及不超过罚款刑罚的刑事讼诉。最高法院长官(院长)由内阁提名,天皇任命,14名判事(法官)由内阁任命,需接受国民投票审查。其他各级法院法官由最高法院提名,内阁任命,任期10年,可连任。各级法官非经正式弹劾,不得罢免。

    检察机构与四级法院相对应,分为最高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区(镇)检察厅。检察官分为检事总长(总检察长)、次长检事、检事长(高等检察厅长)、检事(地方检察厅长称检事正)、副检事等。检事长以上官员由内阁任命。法务大臣对检事总长有指挥权。[12]

    天皇

    明仁天皇(Akihito) 是昭和天皇裕仁的长子, 生于1933年12月23日。

    1956年毕业于日本学习院大学经济系,1952年11月被立为皇太子。1989年1月7日即位,成为日本第125位天皇,年号“平成”。根据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

    首相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

    日本首相不是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政党提名、国会众参两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一般而言,国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一职。

    日本宪法规定,当众参两院全体会议在首相指名选举中出现 不同结果时,由众参两院议员组成的两院协议会进行 协商。如两院协议会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则将众议院的选举结果作为国会的表决结果。2012年12月16日,日本自民党在第46届众议院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党首安倍晋三将于2012年12月26日特别国会再度被指名出任首相,他是日本第96任、第63位首相。[13]

    军事

    概述

    日本1945年战败投降后,军队被解散,军事机构被撤消。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基于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发展军事力量。同年,日本组建“警察预备队”,后改称保安队,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1954年新建航空自卫队,7月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海上警备队分别改称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将陆、海、空三军正式定名为自卫队,并成立了防卫厅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健全了统帅指挥机构。[14]

    2007年1月9日起,防卫厅正式升格为防卫省,防卫厅长官也随之升格为防卫大臣。

    截止2006年3月,日本总兵力编制员额33万人,其中现役军人25.2万人,文职2.4万人,预备役5.6万人。其中陆上自卫队约14.8万人,编为5个方面队,辖13个师和2个混成旅、1个空降旅,装备坦克1020辆,装甲车约980辆,各型飞机约511架,各种火炮7630门;海上自卫队约4.4万人,由担负机动作战的联合舰队和负责近海警备的5个地方队组成,装备各型舰艇142艘,39.8万余吨,飞机206架;航空自卫队约有4.5万人,主要作战部队为航空总队,辖3个航空方面队和1个航空混成团,装备各型飞机464余架,其中作战飞机361架。此外还拥有各式导弹28种。防卫厅机关和直属机构编制7000余人。

    皇军

    帝国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军队,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中国称之为“日寇”。通常指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即日语中的“大日本帝国陆军、海军”),日军曾自称“皇军”(现有皇军、国军、皇御军、帝国军、帝国陆海军、大日本军等称呼)。

    帝国军组建于1867年,解散于1945年;最高统帅为日本天皇,由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直接指挥。

    自卫队

    自卫队(TheJapanSelfDefenceForces,JSDF)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国家军事武装力量。正式组建于1954年7月1日,根据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的军事实力只能维持在自卫所需的水平。日本自卫队属民兵编制,不是正规军,因此日本是一个名义上没有军队的国家。

    日本自卫队是由首相领导,而管理则由防卫省负责。日本自卫队现存总兵力大约为23万,由防卫省所统筹管辖。1951年,日本在朝鲜战争中对北朝鲜宣战并派出了扫雷部队参加朝鲜战争,这是二战后日本的首次向国外派兵,同时也是二战后日本唯一的一次对外国宣战。

    日本国内亦有要求因应周边局势(北朝鲜核武威胁、提防中国崛起),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的呼声,以及将自卫队“升格”成“自卫军”。2004年,小泉纯一郎内阁曾发起是否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的全民公决,最终被日本民众否决。

    陆上自卫队

    编制定员16.7383万人,实有兵员14.5928万人。编成5个军区、11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1个步兵旅、2个混成旅、1个空降旅、1个炮兵旅、5个工兵旅、8个防空导弹群。截至1999年3月底,共装备坦克1090辆(90型、74型),装甲车710辆,自行火炮640辆,各型火炮6240门,各型飞机502架。

    陆上自卫队参谋部驻东京都。

    海上自卫队

    编制定员4.5812万人,实有兵员4.3838万人。编有1个联合舰队,下辖1个护卫舰队、1个航空集团、1个潜艇舰队,另有5个地方队。截至1999年9月底,共装备各型作战舰艇140艘,总吨位约35.8万吨,其中驱逐舰、护卫舰53艘18.3万吨,潜艇16艘3.9万吨,扫布雷舰艇32艘2.7万吨;各型飞机215架。

    海上自卫队参谋部驻东京都。补给本部和中央通信队群驻东京都。

    航空自卫队

    编制定员4.7266万人,实有兵员4.5223万人。编有1个航空总队,下辖3个航空方面队(各辖两个战斗航空团)、1个航空混成团、6个防空导弹群;1个航空支援集团;1个航空教育集团(下辖2个训练航空团、3个飞行教育团);1个航空开发实验集团。截至1999年3月底,共装备各型作战飞机498架,其中歼击机358架、侦察机26架、预警机7架、运输机59架。

    航空自卫队参谋部驻东京都。

    航空总队、航空支援集团司令部设在府中市。航空教育集团、航空开发实验集团司令部分别设在浜松市和狭山市。补给本部设在东京都。

    美国驻军

    美国在日本的驻军约3.91万人,其中陆军约1800人、海军约6700人、海军陆战队约1.66万人、空军约1.4万人。

    军衔

    旧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佐官相当于校官,准士官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于军士。

    按照日本的称谓,16级次序为:大将(日军称上将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上校)、中佐(中校)、少佐(少校)、大尉(日军称上尉为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外交

    日本外交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坚持以日美同盟为基轴,以亚洲为战略依托,重视发展大国关系。重视加强日美安全合作,同时致力于稳定对华关系,深化与东盟关系,加强对欧关系,改善日俄和日朝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事务,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12年12月26日,新任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东京表示,日本新一届政府将继承“村山谈话”。(1995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讲话,承认日本过去实行了错误的国策,走了战争道路。他表示,要深刻反省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必须把战争的悲惨告诉年青一代,以便不再重犯过去的错误”。)[3]

    日中关系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1973年1月互设大使馆。[15]日本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2667.9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出口市场。据统计,2010年1至4月,中日两国的贸易额已达886.64亿美元,同比增长37.5%。2011年,中日贸易额达34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2年6月底,日本对华投资累计实际到位金额839.7亿美元,在中国利用外资国别中排名第一。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海外爱国人士纷纷举行抗议游行示威,此次游行成为新世纪以来,反日游行规模最大的一次,仅在大陆就超过180个城市参加。[16]

    日美关系

    在国际关系上,日本的最亲密盟友为美国,由于日本扼东北亚通往太平洋的门户,一直是美国在亚洲的前线岛链,美军在日本设有军事基地。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的重要军事据点。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努力在世界舞台上争取与之经济实力相等的角色。

    日本与美国在1951年,即二战结束5年后签定美日安保条约,日本可以依靠美国这个“挡箭牌”专心发展经济,许多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联系都很密切。日本需要美国的保护,美国需要日本的支持,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

    日印关系

    纵观历史,日本与印度间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几个世纪以来,印度与日本间就有悠久的文化交流,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间接进入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支持钱德拉?鲍斯的印度国民军对抗英国军队。印度是日本政府最大的发展援助对象 。日本和印度都处于各自历史的关键时刻。

    印度独立以来,两个国家一直保持着温和的政治关系。经济上,日本企业如索尼、丰田、本田,在印度建有大量厂房,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也逐渐成为日本企业最重要的市场。事实上,日本企业是第一批在印投资的企业之一。

    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企业是汽车业巨头铃木,它在印度的一家合资公司是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

    2006年12月,日印关系在印度总理辛格的访日中达到了高潮,双方签署了共同声明,表示将构筑两国间“战略性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日本资助印度的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德里的地铁系统。2007年,日本自卫队参加了代号为“马拉巴尔-07”(Malabar 2007)的海上联合军演,这也涉及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和美国。此外,2007年还是“日印友好年”。

    领土纠纷

    1.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尖阁诸岛”

    美国在1972年移交琉球群岛的行政管辖权时把钓鱼岛一同移交的举动曾引发香港学生示威,而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有民间人士参与了保钓运动。2012年9月11日,日本单方面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空前的积极手段表达对日本此举的抗议和反对。

    2. 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

    日本政府一直宣称对在二战期间被苏联占领,苏联解体后仍然由俄罗斯控制的千岛群岛最南端的国后岛、择捉岛、齿舞岛、色丹岛四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拥有主权。

    3. 独岛/竹岛

    日本亦宣称他们拥有位于日本海的竹岛(韩国称“独岛”)的主权,该岛现由韩国控制。

    经济

    战后恢复

    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高速发展,是其固有基础、特殊条件和机遇等多种主客观原因、国内外各方面原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日本充分利用被美国独占和美国将大量加工制造业搬进日本之机,大力吸收美国的资金,学习、借鉴美国的先进工艺、科技和管理经验,并加强仿制、模仿和创新工作,使日本成为世界上对外国技术、工艺消化、吸收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731美元,是世界第17位。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3位(次于美国和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23位。2004年末,日本在海外的纯资产达1.8万亿美元。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企业财阀,2007年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达到了11家。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著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汽车业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马自达、本田和日产等制造商,均有出产汽车行销全球。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17]日本财务省公布预测数据显示,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长期债务余额到2012年度末预计将达到93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75.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些债务占GDP的比例达195%,超过意大利 (128.1%)和美国(103.6%),在发达国家中高居首位。是全球工业化国家中政府负债最严重的。

    农林渔牧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为了弥补此一缺点日本使用系统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农业成果也就是单位土地产量世界第一,达到粮食自给率50%只用了56000km²(1400万英亩)农地。农业在日本是高补助与保护产业,鼓励小规模耕作,而不是美国的大规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护产业,订定了超高490%关税阻挡外国米1988年之前还限制进口配额7.2%总消耗量以下。新规则公布后关税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麦、黄豆之类还是和外国购买,日本也是欧盟最大的粮食出口对象。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渔业国于1989年还曾创下1190万吨渔获,从1973年能源危机后,深海鱼在日本不受欢迎。浅海鱼占50%总量养殖鱼则占33%以上,最受欢迎的有沙丁鱼、金枪鱼、螃蟹、牡蛎、秋刀鱼、鲔鱼和日本鰤鱼。日本至今依然有世界最大渔船船队和全球15%的渔获量占有率。

    医疗

    日本兴起了医疗旅行,而这一次兴起也恰恰针对中国的旅游人群,日本政策投资银行预测,医疗旅行的潜在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5507亿日元,访问者达到42万5000人。为搞活区域经济,日本各地纷纷运用先进医疗技术,大力培育“医疗旅行”产业。大阪大学成立了国际医疗中心,并将与其他机构合作,为访日中国游客提供高度医疗服务。而且,大阪大学还将接受中国医生和护士赴日医疗研修。[18]

    工业

    日本工业集中于几个工业区的方式发展,例如关东地方和东海地方,东京和福冈之间。

    日本制造业

    一个狭长型的工业地带拥有亚洲最悠久的工业史。许多产业在日本是高度发展,包含消费性电子、汽车、半导体、光纤、光电、多媒体、影印机、高级食品。但是也有一些产业日本并不重视或是没有发展条件例如卫星、火箭、大型飞机。因为这些需要大量矿产基础也具有军事敏感性,所以JAXA(The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也许会采用和别国合作方式完成载人登月行动,因为这些行业的配套行业例如电脑补助生产(CAD/CAM),软件数据库,日本都已经具备。总体而言“日本制造”的高品质深植人心,但是这些消费性科技品也有大量外移的现象,因为日本生产成本太高无法竞争,而日本亦不打算发展高价的大型航太业,制造业前景令人担忧也是大量失业的成因。

    动漫产业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民族的特色。已成为日本的经济支柱,在世界占有重要位置。年产值230万亿日元。

    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完整,动漫成日本第三大产业。

    世界7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日本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输出国。

    矿业

    因为日本属于火山活动多发地域,所以埋藏的矿物资源种类丰富。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矿业比较发达。但到了战后,对矿业危害的环境对策,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对策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了行业衰退。仍在出产的有:成本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纯度高,有国际竞争力的金、银、石油、天然气等。

    服务业

    日本服务业产值极为重要占了全国3/4的经济产值。银行、保险、房产仲介、零售(百货)、客运、通讯都算是服务业。像是三菱UFJ、Mizuho、NTT、TEPCO、Nomura、三菱地产、新东京海上产物、JR铁路。全日空等公司都是全球中该领域的龙头地位。将来日本邮政改革后将在2014成为全国最大保险公司。日本有326家企业名列全球福布斯2000大排名占16.3%(2006).在可见的未来服务业将是日本最大规模产业也是工作机会提供者。

    外贸

    外贸[19]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入关”后,日本开始取得和其他缔约方同样的平等地位。按照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此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亚洲国家和欧盟国家。日本财政年度从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主要进口商品有: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食品、原材料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汽车、电器、一般机械、化学制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中国、美国、东盟、韩国、台湾、香港、德国等。日本对华出口减少,是造成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2012年9月份,日本对华出口同比减少14.1%。从口红到汽车,众多日本品牌无一幸免。其中,日本汽车对华出口同比减少44.5%,汽车零部件也下降了17.5%。中日贸易对中日局势的反应最为敏感,最新的贸易数据更是进一步揭示了领土争端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两国关系恶化将会重创日本经济。但日本《朝日新闻》刊发评论文章却认为,日本对华出口减少将会影响中国的就业,同时,在华企业员工的实际收入也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