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本虞集奉敕序〔1〕

忽思慧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7读书网 www.777du.com,最快更新饮膳正要译注最新章节!

    臣闻古之君子善修其身者,动息节宣以养生,饮食衣服以养体,威仪行义以养德,是故周公〔2〕之制礼也,天子之起居、衣服、饮食,名有其官,皆统于冢宰,盖慎之至也。

    今上皇帝,天纵圣明,文思深运,御延阁〔3〕阅图书,旦暮有恒,则尊养德性,以酬酢万几,得内圣外王之道焉。于是赵国公臣常普兰奚,以所领膳医〔4〕臣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以进。其言曰:昔世祖皇帝〔5〕,食饮必稽于本草,动静必准乎法度,是以身跻上寿〔6〕,贻子孙无疆之福焉。是书也,当时尚医之论著者云。噫!进书者可谓能执其艺事以致其忠爱者矣。是书进上,中宫〔7〕览焉。念祖宗卫生之戒,知臣下陈义之勤,思有以助圣上之诚身而推其仁民之至意,命中政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兹举也,盖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推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恩泽之厚,岂有加于此者哉!书之既成,大都留守〔8〕臣金界奴传敕命臣集序其端云。臣集再拜稽首而言曰:臣闻《易》〔9〕之《传》有之:“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天地之大德,不过生生而已耳。今圣皇正统于上,乾道〔10〕也;圣后顺承于中,坤道〔11〕也。乾坤道备,于斯为盛。斯民斯物之生于斯时也,何其幸欤!愿飏言之,使天下后世有以知夫高明博厚之可见如此。於戏休哉!

    天历三年〔12〕五月朔日〔13〕谨序

    奎章阁侍书学士翰林直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臣虞集撰

    【注释】

    〔1〕景泰本虞集奉敕序:虞集奉皇帝之命写的序。虞集,人名。元代仁寿人,字伯生,号道园,官至奎章阁学士。

    〔2〕周公:姓姬,名旦,武王的弟弟,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初年的政治家。相传《周礼》为周公所作。

    〔3〕延阁:古代帝王藏书之所。

    〔4〕膳医:管理皇帝饮食卫生的医生。

    〔5〕世祖皇帝:即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

    〔6〕忽必烈七十九岁去世,在那个时代算是高寿。

    〔7〕中宫:皇后居住的地方,亦用为皇后的代称。《汉书·霍光传》:“有椒房中宫之重。”

    〔8〕大都留守:大都留守,官名。大都,元首都。蒙古至元四年(1267)在金中都城东北另筑新城,九年改称大都,二十年筑成。蒙古人称汗八里克,意即汗城。城东西两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抵今东西长安街,北抵今千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都城规模宏大,宫殿壮丽,户口繁庶,商业发达,附郭居住各国商人甚多。为当时世界少有的大城。

    〔9〕《易》:即《易经》,古代的卜筮书。《传》:是儒家学者对《易经》所作的解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共十篇。

    〔10〕乾道:即天道。

    〔11〕坤道:即地道。

    〔12〕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天历,元文宗(图帖睦尔)的年号。

    〔13〕朔日:农历的初一。

    【译文】

    臣下听说古代君子善于修身养性的,在行动作息方面都要顺应自然界的时令和节气来宣散自身的气血以保养生命,用饮食、衣服来保养身体,用礼节、礼仪、行为、道义来修养自己的品德。因此,周公制订了一套礼仪,规定天子的起居、衣着、饮食各有专职的官员来从事管理,[这些官员]都受大冢宰的统辖,真是极其慎重。

    当今皇上具有天生的贤德,聪明过人,对国家大事谋虑得非常深远。到延阁读书,从早到晚坚持不懈。修养德性,应付纷繁的政务。以此得到内有圣贤的才德、外有对百姓实施仁爱的王道。于是,赵国公、臣常普兰奚把他所管辖的膳医、臣忽思慧写的《饮膳正要》一书进献给皇上,说:“从前世祖皇帝对饮食,一定要用本草去考查它们对人的利弊,行动一定要以合乎法度为准则,因此活到很高的年龄,给子孙们留下了无限的幸福。这部书,是当时太医所著的。唉!进献此书的人,可以称得上是能用他的技艺向皇上表达忠心和敬爱了。这部书进献到中宫,皇后看了。想到祖宗对卫生方面的禁戒,体察臣下陈述道理的勤恳,考虑到有助于皇上养生修德并进而把仁爱人民的至诚之意加以推广,命令中政院使、臣拜住把这部书刻印后广泛传播。这一举动是要把一个人的安乐加以推广,使天下的人都能得到安乐;把一个人的长寿加以推广,以使天下的人都能长寿。这种恩德的深厚,哪里还有比它更大的呢!”

    书刻成了,大都留守金界奴传皇上的诏令叫我作一篇序文放在书的前面。臣下虞集再拜叩首说:“我听说《易传》上有这样的话:‘上天之德真大呀,万物依靠它开始。大地之德真广呀,万物靠它生长’。天地的大德不过是孕育、生长万物,现在皇上您统治于上,正合于上天乾道;皇后顺承在中,正合于大地坤道。天地之道完备,这是最兴盛的了。百姓和万物生在此时,是多么的幸运啊!臣愿宣扬此事,以使天下后世之人有凭藉地知道皇上、皇后高远明亮的恩德和广大深厚的仁爱是如此的显著可见。啊,真是完美呀!”

    天历三年五月朔日谨序

    奎章阁待书学士翰林直学士中奉大夫千制诰同修国史臣虞集撰